優秀作文在內容上獨具一格,有獨特的觀點和深度的思考。這些優秀作文范文的作者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深邃的思考,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一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下面是關于小學寫人作文寫作指導的內容,歡迎閱讀!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二
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人物的特點總是在具體事例中表現出來的。比如,《西游記》中寫豬八戒貪財的品質特點,就是通過他把銀子藏在耳朵里這件事來表現的。故而,寫人的文章應以寫事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個性更鮮明,形象更豐滿,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選擇事例時應做到以下兩點:。
1.選擇的事例要小。“一粒沙里看世界”,從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達到寫作目的重要途徑之一。許多深刻的立意都體現在一件小事中,取材越小,所闡述的道理越能撼動人心,就越能寫出情深深、意切切的佳作。
2.選擇的事例要精。能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例一般比較多,我們可不能一寫就是十件八件,一定要注意篩選,求精不求多,應該選擇其中最能鮮明表現個性特點的一兩個典型事例具體寫,讓人物的性格特點在事例中顯現出來。
二、抓住細節,寫出特點。
每個人物因其年齡、職業、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寫人的文章一定要寫出人物的特點來。人物的特點可以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來展現。
1.人物的外貌描寫。每個人的外貌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特點,善于抓住外貌特點進行描寫,是寫人作文最常用的方法。描寫人物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特點寫,努力達到“以貌傳神”的效果。
2.人物的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其性格特征的鏡子,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所以,寫人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語句,來表現人物的個性和思想。人物的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和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語言,小孩有小孩的'語言,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也不同。另外,人物的語言描寫還要符合人物的特點,有的人說話直率、干脆,有的人說話則幽默風趣。
3.人物的動作描寫。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寫人的行為,就必須細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進行描述,這樣才能使人物立起來,才能寫出生動、具體、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來。
4.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心理描寫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鮮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可以通過人物直接傾吐內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與語言、動作相結合的方法,共同透視人物內心深處的秘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三
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學們為自己筆下的人物設計語言,更應該如此。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深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不然,人物的形象無論如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心理活動的展現和其它事物的發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我們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因為別人心里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常常處在不協調的矛盾狀態之中。為了顯示人物性格的差異,寫。
作文。
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抖落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這是最常見最樸素的寫人結構。它的特點是有一個點明題意的開頭(a),簡潔醒目,作為文章的總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說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幾段互相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在編排先后的次序上還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結尾e是文章的總結部分,它不僅是d的自然過渡,而且常常是對b、c、d的歸納小結,又是對a的照應。
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用一件事寫人。它的特點是:第一層次a,寫事情的起因;第二層次b,寫事情的發展;第三層次c,寫事情的高潮;第四層次d,寫事情的結局。文章的二三層次是全文的靈魂和力量所在。這兩個層次寫得好,常??梢允刮恼聝热葚S富起來。
根據表達的需要,描寫人物的外貌。
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著和表情的描寫,叫做外貌描寫。我們有的同學一寫到以記人為主的作文時,往往是作這樣的描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模樣。其實,世界上的人有千千萬萬,沒有完全相同的外貌。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根據表達的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
第一、根據表達的需要,描寫人物的外在特征。每個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總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現出內在狀態。由于人們的出身、經歷、素養、社會環境的影響,同時自己鮮明的個性,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態、服飾等方面都能流露出來。
第二、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描寫外貌。
有的同學他們不分主次,不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進行描寫。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羅里羅嗦,讓人看半天也不會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據表達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寫的順序。對于一個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從多方面進行的.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寫,哪些后寫,應該遵循一定的順序。但是,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或者觀察角度的變化,外貌描寫的順序也會有變化。
總之,外貌描寫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達,有利于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示,只有這樣,才可以說文章的外貌描寫是成功的。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勞的手,懶惰的手,致富的手,靈巧的手,然而,我寫的卻是媽媽一雙勤勞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長期的勞動使繭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長了一層淺黑色的皮。
當雞叫三遍的時候,媽媽的手已經開始工作了:忙著做早點。臨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著做午飯。下午,她的手又開始工作了:忙著做晚飯。夜晚,當明月高懸的時候,媽媽的手又工作了:忙著洗衣服??傊瑡寢尩氖謺r時刻刻工作著。
媽媽的手既是勤勞的手,又是充滿母愛的手。記得一個寒冬的下午,天氣比較冷。我在做作業,媽媽在做針線活。
夜深了,天氣變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顫,不敢寫了,怕把作業做壞。這時,媽媽走到了我身旁,關心地對我說:冷嗎?我輕輕地把我的手夾在她的兩手之中。頓時,我覺得無比暖和。在她的鼓勵下,我終于認真地完成了作業。
記得還有一個隆冬的早晨,天氣很冷。為了御寒,我和伙伴們到小河邊滑冰。我一不小心,雙腳跌進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腳提出來,可皮靴里已塞滿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斷地把皮靴脫掉,準備要媽媽給我洗,又一想:媽媽會批評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皮靴藏到門縫里,等天氣暖和一點再洗。第二天,天氣稍微暖和一點,我就去洗皮靴。但門縫里皮靴的影子都沒有。我著急得差點哭起來,過了一會兒,鎮靜下來,就到別處去找。剛找到后門,就聽見熟悉的唰、唰、唰聲。這不是媽媽的手工作時的聲音嗎?我隨著聲音走去,在天井里,我發現了媽媽,她正在為我洗皮靴。她的手凍得紅紅的,裂開了幾條縫。雖然天冷,但是從媽媽的兩頰中仍然掉下幾顆晶瑩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邊,奪下刷皮靴的刷子,一邊說:媽媽,我來洗。媽媽關心地說:振振,我來洗。我怎么也不答應,可是,她已經把皮靴和刷子奪去了。最終,還是媽媽洗了。她洗完后,又一絲不茍地烤皮靴,當我重新穿上皮靴時,眼睛已被淚水模糊了。
啊!我要贊美,贊美媽媽的手,更要贊美您――媽媽。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四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五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寫人作文的寫作指導,歡迎大家分享。
記一個人的寫人記敘文,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通過寫一件事寫一個人。
有的文章寫人只寫了一件事,寫這一類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畫寫。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過一件事寫人就要選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來寫。
2、要寫出事情的發展過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寫具體。用一個典型事例記敘一個人,應該把這一事例寫具體,這樣人物形象才能豐滿。
4、為了使讀者對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點記敘的這件事有充分的依據和堅實的思想基礎,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文章的.開頭可以對人物作簡要的介紹。
(二)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
我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時使用一件事來反映一個人就顯得比較單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點及其品質,因此,必須用兩三件事才可能說的明白,再現得充分。
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幾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幾件事中要和諧、統一。
2、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在一篇簡短的作文中要用幾件事寫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件事詳細敘述,因此一般可以彩楊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
3、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
通過對比方法寫一個人,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變化;第二種是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的品質;第三種是一個人同另一個人比,突出歌頌其中一個人。
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點。
(2)要寫出人物的真實表現,不要捏造事實,采用拔高或貶低的方法。
寫兩個人,一般是寫《我和xx》,xx應包括親人、同學、朋友、老師等熟悉的人,要寫好這一類型的作文必須注意:
(一)要寫好人物之間的聯系。
《我和xx》,題目中突出了一個“和”字,這就要求從雙方寫起,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我”和xx之間的聯系。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彼此之間都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從雙方落筆,才能把握住題目要求寫的重點。
(二)用對話展開情節。
寫《我和xx》作文時,由于要寫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一定要寫好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要用對話展開情節,用對話表現文章的中心。
寫幾個人是比較復雜的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以寫“一家子”、“這一班”,也可以寫“幾個小伙伴”。總之,不論是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幾人都行。
這類作文有以下幾種寫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紹。
(二)有代表性的介紹。
(三)以一件事為線索寫幾個人。
(四)通過幾件事寫幾個人。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六
人物是寫人記敘文的重點,寫人記敘文的目的就是要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那么怎樣去寫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怎樣讓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動人心弦呢?每個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語言、行動,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寫人的第一寶典就是描寫。人物的描寫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
第一、通過人物的肖像寫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飾、姿態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寫可以寫人物的靜態,也可以寫人物的動態。肖像描要注意兩點:
一、肖像描寫不是說把一個人,從眼睛寫到鼻子,從鼻子寫到嘴巴,從嘴巴寫到耳朵,從耳朵寫到頭發,從臉寫到身材。通常我們只是選取這個人的外表上一個最最鮮明的部分進行特寫,比如說,寫眼睛,按魯迅的話說,是要“畫眼睛”?!爱嬔劬Α笔菍懭宋镄は竦年P鍵。他在《祝福》中14次寫到祥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我們不是說都要寫眼睛,而是說魯迅用了“畫”這個字,強調對人物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寫,通常寫人的外表都是為了表現人物的性格服務的。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發”以表現其悲慘的命運;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重點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是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反映了閏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寫切忌公式化、臉譜化。一般情況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內心與外貌并不總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靈就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他的腿瘸了,面部丑陋,有刀痕,卻是高大的善良的有愛心的形象。又比如《紅樓夢》中的王熙風,她生得美麗俊俏,卻心狠手辣。
第二、通過人物的語言寫人。
寫人要善于運用人物的語言。人物的語言要充分個性化,能表現人物的出身、教養、經歷和性格,讓人讀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魯迅先生指出:“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這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征。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如《孔乙己》當中的孔乙己總是“之乎者也”,這正好符合了孔乙己這個落魄秀才的庸腐形象。而在文章當中描寫一個農民說的道理,言語一般都是樸實的,如果你寫得文縐縐,顯然就脫離了生活實際。
二、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說的話就處處表現出了他的酸腐氣。
第三、通過人物的行動寫人。
人物的行動要符合生活的本質,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梢赃x擇具體的、富有特征的行動來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人們的所作所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現,茅盾說:“人物的性格必須通過行動來表現。”比如,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陽崗武松打虎”,全是寫武松怎樣“打”,從行動上描寫出武松謀略的機智和武藝的高強。
在描寫人物行動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人物行動的生動性和典型性。所謂生動性,指的是作者不僅要寫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寫出他怎樣做。所謂典型性,則指的是作者要寫出人物為什么這樣做,而不那樣做。
第四、通過人物的心理寫人。
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的,心理描寫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愛慕、思念、苦悶、痛苦、怨恨、驚恐、嫉妒等等。常見的心理描寫方式有內心獨白、思憶聯想、夢境幻覺等。
但不是每篇文章都適合出現心理活動的,我們在寫心理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
1.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產生的心理活動。比如《賣炭翁》中有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本來寒冷的冬天,賣炭翁縱然身上衣衫單薄,為了賣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這里的“愿天寒”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2.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高爾基的《母親》最后一章,作者就細致入微地寫出了尼洛夫娜發現暗探時一剎那的動搖、害怕,以及內心沖突,直到堅定、沉著。
第五、通過人物的活動環境寫人。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人物個性的形成與他所處的環境有關,寫好環境對表現人物的性格極為有用。
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地,環境也創造人?!泵┒芤舱J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因此,作品中就必須寫到環境。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系著人物的思想行動”。因此寫人的記敘文常常需要對環境進行描寫。
同學們都知道環境描寫分為兩類:
(一)自然環境描寫,又稱景物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自然景物進行的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主要有:(l)寫景襯托人物心情;(2)寫景點明時令、地點;(3)寫景表現人物關系;(4)寫景表現人物性格。但進行景物描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l、抓住景物特征描寫。
2、要選好寫景的角度。
3、寫景應滲透人物的感情。應該有意識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圍的自物景物中去,或者在所寫的景物上直接滲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對比方法寫景。如《祝?!返拈_頭與結尾寫祝福時的景色氣氛,以樂景反襯祥林嫂的悲劇,更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種社會環境,如高爾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說,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而從廣義上說,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社會環境描寫應該注意兩點:
1、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我們所處的時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紀新人、新新人類,都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產生的。
2、必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以魯迅的《祝?!窞槔闹杏昧舜罅康墓P墨來描寫魯鎮的風情,就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七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于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略敘法。
略敘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于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詳敘法。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八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寫人作文寫作方法指導,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記敘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事,并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外貌描寫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采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鉆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容貌、衣著、姿態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寫。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眼睛的神情也不同。比如,當你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當你受到委屈時,眼睛又會流露出哀怨的神情;當你看到不良行為時,眼睛立刻會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這些特征,你寫的眼睛就活了。
有一次,我讓同學們寫《我的媽媽》。一個同學是這樣描寫他媽媽的外貌的——“我的媽媽長長的頭發,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唇?!焙髞?,我又讓他寫《我的妹妹》,結果他寫道:“我的妹妹長長的頭發,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唇?!蔽倚南耄@么寫也有“理由”,他的妹妹長得像媽媽,這沒什么不對。過了一段時間,我又讓他寫《我的奶奶》。結果,他寫道:“我的奶奶長長的頭發,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唇?!蓖瑢W們,你們說他這樣寫對嗎?如果按照他寫的樣子,把人物畫下來,那這三個人就是一個樣子。這個例子說明,這個同學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沒有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
那么,怎樣才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呢?其實,我們抓住這個人特有的、與眾不同的外貌特征來寫就可以了。比如,班里來了一個瘦瘦的男孩子,有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他長著細細的胳膊,細細的腿,細細的脖子,連眼睛也是細細的。還有些害羞,像個女孩子。”看了這樣的描寫,一個瘦弱的、有些靦腆的男孩子的形象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再比如,有一次我讓我班上的學生來寫一寫我。因為我的頭發長長的,一個學生寫道:“老師有一頭濃密的、烏黑的長發,像瀑布一樣,真漂亮?!边@樣的描寫,抓住了我的外貌特點——烏黑的長發,形象地表達出我與眾不同的外貌特點。
第二,寫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順序。外貌描寫的順序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描寫的時候,東一筆,西一筆,就沒有條理了。
總之,寫人物的外貌時,要細致觀察人物的長相、衣著、姿態、表情等,這是整體的觀察。然后再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獨特之處,進行重點觀察。
人的思想品質和性格往往通過人物的行動表現出來,要寫好人物,就要寫他做了什么和怎樣做的。寫人物的行動,既要仔細觀察動作的全過程,又要觀察整個動作是分幾個環節進行的,分辨出動作的變化,這樣才能將一連串的動作寫好。同時還要使用確切的詞語,特別是動詞來描寫人物的動作,加強文章的表現力。
精彩的語言會使讀者聞其聲而見其人。寫人物的語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經歷和性格,要有人物的個性特點,不能千人一腔。
語言描寫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是引語和提示語。引語指引用的人物原話,反映到書面,就是引號之內的內容;提示語則在引號之外,交待說話者及其情態。按提示語和引語位置的不同,語言描寫有以下幾種基本形式。
1、提示語在前,引語在后,“說”后用冒號。如:
他們齊聲說:“請看!新衣服縫好了!”
2、引語在前,提示語在后,“說”后用句號。如:
“一點也不錯?!彼械尿T士都說。
3、提示語在中間,前后都有引語,“說”后用逗號。如:
“現在請皇上脫下衣服,”兩個騙子說,“好讓我們在這個大鏡子面前為您換上新衣?!?/p>
4、只有引語,沒有提示語。如:
“他并沒穿什么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穿什么衣服呀!”
應該注意的是,使用最后一種形式時,讀者應能根據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話是哪個人說的,或者語境很清楚沒有必要點明說話者。
以上是語言描寫的四種基本形式。在寫作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地選用不同的表現形式。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描寫,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表現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俗語說“人心隔肚皮”,寫自己的心理活動還可以,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別人怎么想的,我們怎么能知道?其實,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直接寫出人物對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內心活動;也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描寫,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
人物的內心活動,往往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反映出來。例如,人害羞的時候往往會臉紅,犯錯的時候往往會耷拉著腦袋不吭聲,興奮的時候往往眉飛色舞,痛苦的時候往往會滿臉愁苦……這些心理活動可以借助外貌、神態的描寫反映出來。
1、直接地描寫心理活動,展示人物形象。在寫作時,可以用“我想”“他心想”“心里嘀咕著”“心里盤算著”等句式表達出來。例如,下面這段文章,就是人物獨白式的心理描寫:
這時,我想起我們班的好班長田洋。田洋平時樂于助人,別人有困難,他總是非常熱心地伸出援手。在班上,他為同學解答疑難問題;在路上,他替行動不便的同學背書包;每天放學,他還護送同學過斑馬線……那我怎么能不幫助小弟弟呢?想到這里,我停住了腳步,仿佛眼前站著田洋同學,他正滿腔熱情地幫助這個小弟弟尋找丟失的小狗。
2、間接地描寫心理活動,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人物的心理描寫離不開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因為一個人的想、做、說,總是互相關聯的。請看下面這段心理活動描寫:
明明最怕放鞭炮。除夕那天,屋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明明一聽,跑到床上,鉆進了被子里。過了一會兒,鞭炮聲停了,被子里傳出咯咯的笑聲,明明慢慢地露出頭來。看著他那通紅的小臉蛋兒,我們都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做功課,不知誰在院子里放了一個“二踢腳”,嚇了我一跳,明明也嚇得捂住了耳朵??墒?,他看到了我的神情,馬上露出頑皮的笑容,大聲說:“原來哥哥也害怕鞭炮!”我回頭瞪了他一眼,他立刻不出聲了,還朝我吐了吐舌頭。
作者抓住了能夠反映人物內心狀態的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放鞭炮時,明明鉆進被子里,一陣咯咯的笑聲過后,才慢慢地露出頭來,這樣,就把小朋友既害怕又覺得有趣好玩兒的心態形象地表現出來。見‘我’被鞭炮聲嚇了一跳,他“捂住耳朵”,大聲笑話‘我’,還朝‘我’吐舌頭。這些描寫,把明明頑皮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
確定人物,即寫什么人的問題。很多學生一提寫人,基本上都把目光投到了父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身上,文章千篇一律。我曾在幾個班中作過一個統計,以上幾類人物將近占到了百分之六十,非常令人震驚。學生缺少選人的構思,仍然在以前的水平上徘徊,造成了學生今天的寫作尷尬與困境。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的目光放遠一些,伸到社會、歷史以及文學作品中。選取社會、歷史、文學中的人物。這樣既可以避免寫人作文中“全家?!爆F象,讓學生的作文避免踏步不前;同時又可以讓學生拓寬視野,在作文中展現自我個性,百花齊放,姿態各異。
寫人要寫出人物的個性。發掘人物的個性,就是寫人物的什么個性問題。人物的個性要真實,鮮明、豐滿。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彼詫懭艘獋€性鮮明。鮮明則要求發掘眾多個性中最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很多學生在寫人作文中往往發掘不到這一點,寫人則千人一面。父母大多是慈祥關愛,同學朋友則勤奮好學,樂于助人等等,對人物鮮明個性的發掘存在盲區。同樣一類人物,抓住人物鮮明獨特的個性,則更容易將人物寫的富有表現力,更容易打動讀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有些同學同樣是寫父親,抓住父親沉默倔強個性,寫父親對子女關愛卻不流于言表等內容,這樣在眾多寫父親的作文中顯得比較另類,一下子就脫穎而出了。
豐滿是相對單薄來說的。人物個性是豐富的、多面的,不是單一片面的。所以寫人作文應該從很多方面來表現人物形象。寫一個人既可以寫他頑皮可愛的一面,還可以同時寫他圓滑世故的一面,寫他憂郁深沉的一面,灑脫豁達的一面等等。這些個性的綜合起來,塑造成一個豐滿的人物。 寫人就應該抓住人物個性。在寫作前,應該有意識的去發掘個性。
人物個性確定以后,就要選擇素材。選擇素材,即選取哪些素材來表現人物的個性。
素材的選擇一是要恰當,符合人物個性,能夠有力地表現人物的個性。很多學生的作文選擇素材過于隨意,素材與人物個性之間無甚關聯,即不能表現人物個性。
二是選擇的素材要新鮮。很多學生作文中素材,雖然能表現人物的個性,卻有些俗套陳舊。表現父母的慈愛,必定是母親在自己看書時沖杯牛奶給自己;下雨天父母冒著雨給打傘來接自己;天氣冷了,又必定有父母冒著寒氣給自己送被子。寫同學朋友的好心又是公共汽車上為老弱病殘者讓座位,馬路上看到乞討的人忍不住投給幾塊錢等等。這樣陳舊、俗套的素材基本沒有什么表現力,可以說一看就讓人審美疲勞。因此,寫作之前要提醒學生避開類似素材,選取新鮮的素材,為作文注入新鮮的血液。比如有一個學生的作文是《走盲道的母親》,表現母愛的作文,文章立意很尋常,但他選取了素材很有表現力,說自己生病可能雙目要失明,母親為了不讓自己失明,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出來,于是開始閉著眼睛,練習走盲道。事后自己的病好了,母親不用捐獻眼角膜了,但每當家人一起說笑起這件事情,看到母親演示當時走盲道的樣子,心下一陣感動。這篇文章正因為選材很恰當、別致、新鮮,給人的印象很深,所以一直記到現在。
最后是組織語言,即采用什么風格語言來表達。文章的語言風格既取決于人物的選擇,又取決于個性的發掘和素材的選擇。風格有很多種,有優美抒情的,有生動形象的,有幽默活潑的,有深沉厚重的等等,關鍵是選擇適合的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的組織包括對句式的揣摩和詞語的錘煉。句式的揣摩就是多思考一下,句子用長句還是短句,整句還是散句,主動句還是被動句,省略句或者倒裝句等等,這些對語言的表達效果都會有很大影響。
“一切景語皆情語”,特定的環境往往能突出人物的個性風采。將人物描寫置于特意營造的環境之中,越發能凸顯人物的個性。如下文的環境營造:
作者在文章開頭就有意營造了小升初的那種緊張激烈的備考氛圍,為下文人物對于考試成績的種種動作和心態作出了合理支撐,同時也越發地體現人物在這一特定環境中的喜樂哀愁。在環境營造中可以著重從自然環境描寫和具體事件的氛圍營造兩個方面入手,使得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展現個性風采。
外貌尤其是具體事件和情況中的神態刻畫往往最能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征,體現一個人的情感、性格、思想、心理、態度、價值觀等。如下文的神態刻畫:
試卷終于發下來了。我信心滿滿地翻開,卻頓時傻了眼——滿目蒼涼,我的牙死死咬住嘴唇,雙手的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漸漸泛白。我無意間瞥了瞥同桌的試卷,本已受傷的自尊心無疑又再次受了致命一擊,我將頭深深埋了下去。
作者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內心的預期破滅了,于是這一切都展現在神態上。拿到成績前的“信心滿滿”,拿到成績時的“頓時傻了眼”、“滿目蒼涼”、“關節泛白”、“深深埋頭”,就將事件前后的神態變化在運動中描繪出來,對比鮮明,寫出了作者的失望與沮喪。在神態刻畫中要貴精不貴多,緊密圍繞事件本身來寫,不可隨意夸張。
動作往往是思想和心理的外在呈現,動作描寫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畫至關重要,精練傳神的動作背后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潛臺詞。如下文的動作設置:
“嘿,考得怎么樣?”同桌湊了上去。我迅速合上了試卷,抿了抿嘴說:“還不錯吧,跟你比那肯定差遠了!”接著一把將同桌輕輕推開。下課鈴不知什么時候響了,班上的人陸陸續續結伴出去吃飯?!昂伲趺床蝗コ燥?”同桌拍了拍我的肩。我笑了笑:“沒味口,你去吧!我呆會就走?!卑嗌响o了下來。我倦縮在座位上,看著這丟人的分數,視線漸漸模糊,眼淚“啪”的掉落下來,模糊了分數,我趴在桌上抽泣起來。
當同學問到作者的成績,出于自尊心,作者“迅速合上試卷”、“抿了抿嘴”、“一把將同桌輕輕推開”幾個動作的選用都非常傳神,把那種內心十分傷心又怕同學知道難為情的心理通過動作描寫逼真地展現出來,考試失利的那種強顏歡笑和強忍掩飾的心理真切動人。
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不一樣的,描摹人物心理最能體現個性情感。心理描寫可以是內心獨白,也可以是自言自語,還可以是間接反映。如下文的心理描?。?/p>
“為什么?為什么?我明明也在努力,我每天都在用心聽課,認真學習,我也每天苦讀至深夜,這算什么?和我開玩笑嗎?”我自己問自己,卻無法自言其說。
窗外的天更黑了,烏云更重了。我仿佛看到自己黑色的身影在吞噬著自己,我不想再掙扎,我決定放棄了,我本來就不是什么好孩子,不是嗎?淚和影交重著將我團團包圍,我淪陷了。
作者分別采用了自言自語、間接襯托、內心獨白等方式來描摹考試失敗后的那種郁結、憤懣、不甘、自暴自棄的心理,形象真實生動。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精心設計人物之間的對話往往可以很好地體現人物的個性特點,體現人物不同的思想、情趣,彰顯人物的身份、職業等形象特征。如下文的對話設計:
文中作者設計了一個陰影在“吞噬”自己,這很明顯是象征著那種失去自信的心理,而同桌借周杰倫的歌來鼓勵“我”繼續“登高”,最終走出了這個陰影。應該說這個設計是比較成功的,也很有青春色彩。對話設計很活潑,語言也很幽默,展現出作者的寫作功力。
教材所安排的“寫人作文”訓練中,許多文題內容相近,如:第七冊的“我的 ”,第九冊“我敬佩的一個人”,第十冊“我愛的一個人”……這些文題的題眼學生寫起來容易套作,以舊充新,所以,我們在審題時,要注意幫助學生前后比較,抓住文題的題眼“喜歡”“敬佩”“愛”等,分辨異同,看清題目在寫法上的要求,如“我的 ”,要求用一件事來寫,“我敬佩的一個人”則是用一兩件事來寫,還要注意修改。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呈螺旋式上升。注意分析比較,有利于幫助學生選擇好人物的好的特點,不偏離中心,有利于學生在修改前文的基礎上,提高習作水平。
兒童的習作,少不了兩個積累:一是生活的積累 ――來自觀察和體驗;二是知識的積累(包括來自課內課外閱讀和電視、廣播所得及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學時,通過設計一些啟發性的導語、猜謎、設置情境等手段,幫助學生回憶在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再看題目規定要寫哪些人。在課堂上羅列一些人物的出色品格,如寫親人、老師、同學、鄰居,還可以寫其他人,如警察、售貨員、清潔工等。這些人主要是生活在自己周圍,認識、熟悉并經常接觸的人。為了寫出喜愛的原因,選擇人物的特點,可發結合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啟發學生分析喜愛王二小、黃繼光,以及爸爸、媽媽等生活在身邊的人的事例,以討論等形式,讓學生選定所寫之人以及人物的主要品格,使中心明確。當人和特點定好以后,再安排事件,就容易多了。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材是兒童寫作的范文,充分發揮范文的作用,以范文引路,讀寫結合,乃是提高小學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作文指導課上,選擇好一篇范文,幫助學生領悟寫法,顯得尤為重要。如教《大江保衛戰》,無論從結構,還是表現人物的方法上,該文都能給學生以示范,如文中抓住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等來描寫他們的高尚品格。我們還要講清,作文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不需把人物的所有語言、動作都寫出來,只有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寫具體是小學作文訓練的重點。“寫人作文”,主要通過人物外貌表現人物外貌的特點,通過寫一件或幾件具體的事反映人物的品格特點。指導課上,為了讓學生把事例說具體,再現情境是其中可行的辦法之一,它通常使用的是投影和小品表演。為了表現“媽媽關心別人”的品質,我放影了媽媽喂“我”吃藥的鏡頭。為了便于學生說得有順序,我把片斷分成“送藥”“喂藥”“吃完藥”三部分,先讓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使用慢鏡頭,突出表現“媽媽關心我”的動作、神態等,然后再連起來說一說,力求有條理,達到說具體的要求。
在平時的作文指導課中,給足時間,給學生提供練筆的機會,是不可少的環節之一。每堂課要有15-20分鐘時間讓學生寫作。這就牽涉時間分配問題,一堂課只有40分鐘,怎么辦呢?這就要“壓縮前導”。如何壓縮?這要針對每次作文實際適當簡化環節。如教“我喜愛的一個人”時,審題只要抓住“喜愛”,選材也不是難點,怎樣把人物寫具體,基礎訓練2作文,已解決這一難題,這些環節都可能節省時間。需要花時間的是放投影和練習說具體。通過放投影,學生當堂看,當堂說,當堂修改、補充,這樣就節省了時間。讓學生練筆的時候,先看清要求,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寫片斷,這樣有10-15分鐘,學生的片斷基本能寫好,課后再給片斷添頭加尾,就是一篇比較完整的習作了。
張田若教授曾說過:作文指導前導要少,重在后導?!昂髮А本褪亲プ≡u議環節進行作文指導,及時調整新授知識,抓反饋,促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評議時,要提倡成功教學法,多肯定少批評,先讓學生們找出寫得好的片斷,再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寫得更好,盡量不提“不好”兩字,鼓足學生作文的信心,調動參與修改的積極性。
如教學“我喜愛的一個人”時,我提出了評議要求:
1、 人物的特點是什么?這個片斷是否能表現人物的這個品格特點?
2、 哪些地方寫得好,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具體的?
3、 我還能給這個片斷補充些什么?通過評改的練習,養成學生習作后認真修改的良好習慣。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習作指導,教會學生“抓住特征描寫人物”的方法。指導:把握語言風格,避免眾口同腔。
俗話說:“言為心聲”,由于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經歷、職業、文化程度、思想覺悟等不同,所以語言風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不看寫作對象,想當然的用描寫小弟弟的語言描寫老爺爺。
2、體會細節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觀察到的信息有創意地表達出來。
互動點拔:
一、片段賞析。
孔乙己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么討厭,帶著又那么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
二、指點迷津。
外貌描寫:
指導:寫作之前要細心觀察,要善于發現被描寫者不同于他們之處。先篩選,選出最有特點之處,再放大,將這一細節擴大化,運用點夸張手法也未嘗不可。
強調:切忌面面俱到,從頭到腳泛泛而談,而應該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提醒:千萬不好忽略眼睛的描寫。
動作描寫要做到:
1、準確、真實。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寫,實事求是,真實的反映生活實際。在動詞的運用上要揣摩、推敲,選擇最恰當,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詞語。
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對于我們來說是難度較大的。寫自己的心理容易,寫他人的心理難,通常我們采用這樣的形式:
直接寫:“他想”或者“他自言自語地說”“他默默的告訴自己”“他在心中發誓”……。
間接寫: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反映人物內心隱藏著的微妙感情。
三、比比眼力。
下面是老師搜集到的幾個學生的習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引以為戒,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診斷:詞匯貧乏。(呆板式)醫治:多積累詞匯,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歲,明眸、皓齒,精神矍鑠,身體豐滿,力大如牛?!痹\斷:盲目追求華麗詞藻,常會弄得詞不達意。(拼湊式)醫治:除了要根據對象的特點加以區別、選擇詞語外,還要記住魯迅先生的話:“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p>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愛,明亮的大眼睛,像蘋果一樣紅的'圓臉蛋。他一笑時,臉上還有兩上小酒窩呢?!痹\斷:一描寫小孩肖像,就用“像蘋果一樣紅”來形容臉,就用“小酒窩”來標明特征,常會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話。(臉譜式)醫治:應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畫出“這個人物”與從不同的個性。
病例4:“哥哥長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圓圓。”診斷:過于簡單,缺乏形象性描繪。(干癟式)醫治:可以選擇含義具體并富有形象感的詞語,或恰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之具體、生動、形象起來。
參照課本xxx第三題的要求,試以《我的偶像》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習作。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
仔細觀察一個人,說說他(她)的身材,長相,穿什么樣的衣服,給你怎樣的印象,然后用一段話寫下來。內容要具體,用詞要準確,語句要通順,書寫要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
【指導】。
見到一個陌生人時,給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長相,長的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是漂亮還是丑陋,然后是看他穿的衣服有什么特點,什么顏色,什么式樣,這些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叫人物的外貌。要想把人物的外貌寫得惟妙惟肖,就要進行細致的觀察。寫文章跟畫畫一樣,人們常說:“最好畫的是鬼,最難畫的是人?!边@的確不假,因為鬼不存在,你可以任意涂抹,誰也不知道像不像,而人則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不可差錯分毫,畫畫如此,寫文章也是這個理,只有認真觀察,抓住特點,你寫的人物形象才能生動、鮮明地躍然紙上,使讀者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
要想寫好人物外貌,動筆之前,先要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選擇典型人物:拿到文題后,要廣開思路,尋找理想人物,不要集中在狹小的范圍內,就拿老師來說吧,從幼兒園到小學,從班主任到其他科任老師,從校內的老師到校外少年宮、業余體校的老師都可寫,光老師就這么多,那么你接觸到的家庭成員,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不就更多了嗎?像開電梯的阿姨、掃街的老爺爺、公共汽車上的司機、售票員,送信的郵遞員、自由市場上的個體戶等??蓪懙娜颂嗔?,但你要記住一點,就是你選擇的人物外貌要有鮮明的特征。
二仔細觀察你選擇的人物在長相和衣著方面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寫出的作文“千人一面”,全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紅紅的臉,一笑兩個酒窩?!币獙懻l像誰,在觀察時除了看他的衣著長相外,還要注意他的年齡特征和職業特點。就是同樣寫老爺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特點,有一個同學,他寫學校傳達室的老爺爺,是這樣寫的:“他矮敦敦的身材,經常穿著一件褪了色的工作服,他胖乎乎的面孔上總是帶著慈祥的笑容,紅茶色發亮的.額頭下面有兩條彎彎的眉毛,一雙細長的眼睛瞇成一道縫,那樣子就像一尊彌勒佛。”而這位同學在寫胡同里小賣部里的一位老爺爺時,他是這樣寫的:“他瘦高瘦高的個子,額頭和臉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鼻梁上架著一副破舊的眼鏡,身上穿著一件長長的黑色棉大衣,大衣很舊,好像從來沒洗過一樣,磨得油亮油亮的,看到他我就想起了電影上那些小店鋪里的管帳先生。”多么鮮明的人物形象啊!小作者為什么把這兩個人物寫得如此生動、傳神?是因為他仔細觀察,抓住了兩個人的不同點。
三組織材料要有一定的順序,寫人物的衣著,長相時,可以先整體后部分,也可以先部分后整體,這樣層次才能清楚。
【習作評改】原文:我的叔叔。
我的叔叔是一名飛行員,他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叔叔經常穿一件黑色的皮夾克,一條藍色的褲子,一雙黑皮鞋,顯得既樸素又大方。他留著平頭,黑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小耳朵,大嘴尖下巴,一笑就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有時候飛行回來,叔叔也會穿著一身藍色的飛行服來我家,可精神了。我經常纏著他,讓他給我講故事,他知道的事情可真多,歷史故事,童話故事,笑話……他能講一大堆,逗得我笑個不停。他還很關心我的學習,每次來我家,總要問我學習成績怎樣,考了幾個100分,如果我有不會的問題,他總是耐心地給我講解,直到我弄懂了為止。有一次,我生病了,他正好休假在家,就買了許多好吃的來看我,并讓我好好養病,病好趕緊上學,別耽誤課。他還教育我要努力學習,將來長大也當個飛行員。我非常喜歡他,真為有這樣一個好叔叔感到自豪。
評改意見: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一
寫人,這個詞的含義比較寬泛,望文生義,指的就是對人物進行描寫。在文學創作中,它與“敘事”、“抒情”鼎足而三,又常常難解難分。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記敘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不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心理即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或“我們”),采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鉆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二
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體現出來的,所以,寫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來寫。
這里的“典型事件”并非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一件小事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有時,恰恰是一些平凡小事,才更能讓人信服。
(2)通過言行描寫,體現人物個性。
常言說:“聽其言,觀其行,知其人?!币簿褪钦f,想了解一個人的“特點”,就要留心觀察他在做事的過程中的音容笑貌、舉止動作,找出他與眾不同之處,也就抓住了他的“特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寫的人物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不能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奶奶用官員的腔調來說話。
另外,行為也是體現人物性格的一個方面,因為,人的行動是由思想來支配的。描寫人的`行為,一定要仔細觀察,用詞準確。
(3)刻畫心理活動,達到表里如一。
在描寫人物時,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只有把所要描寫人物的內心把握準確,才能表里如一地刻畫人物。
(4)寫人物抓特點,切勿千人一面。
我們知道,世界上這么多人,但我們依然能準確地區分出每個個體,這就說明人和人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在寫人時要準確地抓住這些差異,而不是“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只眼睛兩條腿”這樣泛泛地寫。抓住個性,寫人才不會出現千人一面的情況。
我的鄰居。
我有一位活波可愛但又調皮的鄰居,他比我小,才八歲,上小學三年級,他的名字叫陳木源。
按理說,他應該喊我哥哥,但他卻不肯喊,不喊也就罷了,他卻喊我的外號“浩子”,諧音也就是“耗子”,意思就是老鼠。我也因此罵過他,但他總是愛理不理的。近來他迷上了電視劇,說話變的調皮了。有一次,我對他說:“陳牧源,我們一起踢球好嗎?”只見他嘴巴一撅,眼睛往上看,似乎在想什么。忽然,他笑著對我說:“行”。當我轉過頭準備去拿球的時候,他的嘴里又吐出兩個字“個屁”。他分明在捉弄我,我氣的火冒三丈,可當我轉過頭時,他已一溜煙逃跑了。原來他早有準備,嘿!這個小調皮。
他從小就愛玩四驅車,他自己收藏有一些四驅車的用具,所以,他常常修自己的四驅車。別看他小,他修四驅車的技術可遠遠超過我。一次,我到他家去玩,看見他正在專心致志地趴在桌子上,我以為他在寫作業,便不想打擾他。誰知,他正在專心致志地修理四驅車。只見他一頭汗,嘴巴緊閉著,時而咬住牙,像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氣。鼻子上面有一些汗珠,一雙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目不斜視地盯著四驅車。看著他那專心的樣子,還真象個修四驅車的專家。
我的鄰居就是這樣的調皮可愛。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三
寫作文是學生最害怕、最討厭的一件事情,也是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一個教學過程,特別是農村學生對寫作文更為難以下筆。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尋根究底總結出以往的作文教學都習慣按“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寫作文——師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師單方修改作文”的方法進行作文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總是很長,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絆絆,如寫是寫、改也改了,但學生對自己寫出來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數高就好,分數低就差,不知為什么)因此,以寫人作文這種文體設計這篇習作教學,其教學思路總體框架是:師生共同評析病例作文——師生共同總結——學生深入實踐動筆寫作——修改習作——評賞習作。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新理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通過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詞、好句、好文章并運用到實踐寫作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總結規律,動手寫習作,讓學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寫好作文。
情感、態度、價值目標:在老師鼓勵、引導下課堂處于師生、生生合作學習的情緒高漲的氛圍之中。
教學重點、難點。
1、修改病例作文。
2、總結寫人作文的規律及完成一篇習作。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篇典型的寫人病例作文。(有條件的發給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體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身邊有人嗎?
生:(竊笑)有。
師:有你熟悉的人嗎?誰?
生:我的爸爸、媽媽……。
師:有你喜歡、討厭、敬佩的人嗎?(提問的過程側重讓學困生回答)。
在課的開頭通過簡單易答的提問式談話能激起學生開口說話,樹立對課的興趣。多提問學困生既不忽視他們,也換回他們一起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為下面的作文作鋪墊。
二、修改病例,總結規律。
師:同學們說了很多你身邊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人的作文。板課題:學習寫人作文。
在學習寫人的作文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齊讀病例作文。
師:同學們讀完這篇作文有何感覺?
示意學生先認真看不要急著說話。指名班上朗讀較好的學生再把病例作文讀一遍,并向學生提要求:認真傾聽同學讀,把你認為有毛病的地方或優美的句子用你喜歡的方式作記號。
(二)指名朗讀病例作文。
1、課堂交流,指名交流。
a、聽完后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斟酌給學生一定的修改時間。并引導學生可帶著這樣的問題去修改“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你為什么這樣修改”的順序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時也可以說說你認為寫得好的地方,可按“原來怎么寫的——你覺得好在哪里”的順序說出自己的理由。
2、總結規律。
在評析這篇病例作文的過程中師生共同總結寫人作文的注意事項,即。
1、擬個什么樣的題目,可按人物性格特點擬題如:調皮的××、愛哭的××、幽默的××;也可按人物品質特點擬題如:堅強的××、勤奮學習的××等方式來擬題。
2、寫人作文就是通過記敘與所寫的人物緊密相關的典型事件來表現人物的某些特點或優秀品質的文章,與寫事的文章一樣都寫到事但不同的是寫事是通過事情說明道理而寫人是通過事情來表現人物的特點或品質。它的一般規律: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為、心理等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特點。
什么才是一篇好作文的條件,即。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豐富;
3、有真情實感;
4、細節描寫生動傳神;
5、巧妙運用修辭手法;
6、題材新穎等。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四
描寫手法的熟練運用,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磨煉。特別是想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就更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然而,有不少同學經過了3年初中作文訓練之后,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運用這種手法。他們寫出的人難以“立”起來,更談不上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了。其實,要寫好人并不難。除了要在平時多加練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經常留心身邊的人,對所描寫的人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研究。
首先,要抓人物的.特征,以形傳神。人和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外貌、動作、語言,還是性格,人和人總是有些地方相同或相似,有些地方不同。要想把人寫活,關鍵的地方就是要寫出這個人的特點來,寫出這個人和其他人的區別來。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名著對人物的描寫,給我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比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劉備、關羽、孔明等等,幾百個人物形象都是那么鮮活動人。在課本中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魯達拳打鎮關西》一文,魯達的威猛、粗鹵、機智、性急,通過一系列的描寫被生動逼真地傳達了出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描寫,因為對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內心世界的描寫。一種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直接進行描寫,寫其怎么想,怎么感覺。比如課本中的《一件小事》,當“我”看到車夫送老女人向巡警駐所走去時,就有一段心理直接寫,揭示了一名知識分子在“一件小事”中的心靈震動。另一種是對內心世界進行間接描寫,這種描寫,最重要的是語言描寫,因為言為心聲,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描寫,便可將人物的思想性格刻畫出來。人物語言的描寫,通常是以對話的方式體現出來的。對話描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力求顯示人物的性格。人物要說自己會說的話,該說的話,而不是作者代替別人說話。二是要力求簡單,切忌嘮叨。
人物語言不能原樣直錄生活中的語言,需要修飾加工,使其簡潔、明快,反映出說話者的特征。三是人物的話語還要和表情、動作描寫結合起來,相輔相成。
再次,要注意描寫好人物的行動。人物行動描寫不好,寫出來的人恐怕就是蒼白的,干癟的?!皠又袑懭恕笔俏覈鴮懽鞯膬灹紓鹘y之一。老舍先生曾說:“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來。我們都知道利用職業、階級、民族等特色,幫助形成人物特有的性格;可是,這些東西并不能使人物活躍;反之,有時反因詳細的介紹,而使人物更死板。我們應記住,要描寫一個人必須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相面似地全寫在一處,我們須隨時用動作表現出來。每一個動作清楚的有力表現出他的一點來。他便越來越活潑、越實在?!笨梢妱幼髅鑼懺谟浫藢懽髦械闹匾匚?。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可使人物生動活潑、富有立體感。
此外,描寫人物還有種種技法,常用的有簡筆勾勒和工筆細描,有正面描寫還有側面描寫等等。初學寫作的同學,應先學習寫好一個人,再寫好兩個、三個,及至一群人。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描寫,都應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地方下筆,而選用哪一種描寫手法,最后要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五
要寫好人物,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抓事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
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體現出來的,所以,寫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來寫。
這里的“典型事件”并非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一件小事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有時,恰恰是一些平凡小事,才更能讓人信服。
(2)通過言行描寫,體現人物個性。
常言說:“聽其言,觀其行,知其人?!币簿褪钦f,想了解一個人的“特點”,就要留心觀察他在做事的過程中的音容笑貌、舉止動作,找出他與眾不同之處,也就抓住了他的“特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寫的人物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不能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奶奶用官員的腔調來說話。
另外,行為也是體現人物性格的一個方面,因為,人的行動是由思想來支配的。描寫人的行為,一定要仔細觀察,用詞準確。
(3)刻畫心理活動,達到表里如一。
在描寫人物時,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只有把所要描寫人物的內心把握準確,才能表里如一地刻畫人物。
(4)寫人物抓特點,切勿千人一面。
我們知道,世界上這么多人,但我們依然能準確地區分出每個個體,這就說明人和人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在寫人時要準確地抓住這些差異,而不是“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只眼睛兩條腿”這樣泛泛地寫。抓住個性,寫人才不會出現千人一面的情況。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小學作文怎樣寫人。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外貌描寫。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小學作文怎樣寫人。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采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鉆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六
首先,要抓人物的特征,以形傳神。人和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外貌、動作、語言,還是性格,人和人總是有些地方相同或相似,有些地方不同。要想把人寫活,關鍵的地方就是要寫出這個人的特點來,寫出這個人和其他人的區別來。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名著對人物的描寫,給我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比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劉備、關羽、孔明等等,幾百個人物形象都是那么鮮活動人。在課本中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魯達拳打鎮關西》一文,魯達的威猛、粗鹵、機智、性急,通過一系列的描寫被生動逼真地傳達了出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描寫,因為對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內心世界的描寫。一種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直接進行描寫,寫其怎么想,怎么感覺。比如課本中的《一件小事》,當“我”看到車夫送老女人向巡警駐所走去時,就有一段心理直接寫,揭示了一名知識分子在“一件小事”中的心靈震動。另一種是對內心世界進行間接描寫,這種描寫,最重要的是語言描寫,因為言為心聲,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描寫,便可將人物的思想性格刻畫出來。人物語言的描寫,通常是以對話的方式體現出來的。對話描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力求顯示人物的性格。人物要說自己會說的話,該說的話,而不是作者代替別人說話。二是要力求簡單,切忌嘮叨。
人物語言不能原樣直錄生活中的語言,需要修飾加工,使其簡潔、明快,反映出說話者的特征。三是人物的話語還要和表情、動作描寫結合起來,相輔相成。
再次,要注意描寫好人物的行動。人物行動描寫不好,寫出來的人恐怕就是蒼白的,干癟的?!皠又袑懭恕笔俏覈鴮懽鞯膬灹紓鹘y之一。老舍先生曾說:“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來。我們都知道利用職業、階級、民族等特色,幫助形成人物特有的性格;可是,這些東西并不能使人物活躍;反之,有時反因詳細的介紹,而使人物更死板。我們應記住,要描寫一個人必須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相面似地全寫在一處,我們須隨時用動作表現出來。每一個動作清楚的有力表現出他的一點來。他便越來越活潑、越實在。”可見動作描寫在記人寫作中的重要地位。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可使人物生動活潑、富有立體感。
此外,描寫人物還有種種技法,常用的有簡筆勾勒和工筆細描,有正面描寫還有側面描寫等等。初學寫作的同學,應先學習寫好一個人,再寫好兩個、三個,及至一群人。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描寫,都應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地方下筆,而選用哪一種描寫手法,最后要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
【外貌描寫技巧】:
1、簡筆勾勒特征;。
2、運用修辭手法;。
3、寄托作者愛憎;。
4、一人幾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兩點:
一、肖像描寫不是說把一個人,從眼睛寫到鼻子,從鼻子寫到嘴巴,從嘴巴寫到耳朵,從耳朵寫到頭發,從臉寫到身材。通常我們只是選取這個人的外表上一個最最鮮明的部分進行特寫,比如說,寫眼睛,魯迅說要“畫眼睛”?!爱嬔劬Α笔菍懭宋镄は竦年P鍵。他在《祝?!分?4次寫到樣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
我們不是說都要寫眼睛,而是說魯迅用了“畫”這個字,強調對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寫,通常寫人的外表都是為了表現人的性格服務的。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發”(表現其悲慘的命運);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重點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是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狈从沉碎c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寫切忌公式化、臉譜化。一般情況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內心與外貌并不總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靈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說:《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傷痕。《紅樓夢》中的王熙風美麗俊俏,卻心狠手辣。
【通過人的語言來寫人】。
1。通過人物的語言寫人。人物的語言要充分個性化的,能表現人物的出身、教養、經歷和性格,讓人讀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魯迅先生指出:“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边@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如《孔乙己》當中的孔乙己總是“之乎者也”,在文章當中描寫一個農民說的道理,言語一般都是樸實的,如果你寫得文縐縐的,顯然就脫離了生活實際。
二、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說的話就處處表現出了他的酸腐氣。
【通過人物的行動寫人】。
人物的行動要符合生活的本質,符合人物的性格發展的邏輯。可以選擇具體的、富有特征的行動來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
人們的所作所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現,茅盾說:“人物的性格必須通過行動來表現。”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陽崗武松打虎”,全是寫武松怎樣“打”,從行動上描寫出武松謀略的機智和武藝的高強。
在描寫人物行動的時候,應該注意人物行動的生動性和典型性。所謂生動性,指的是作者不僅要寫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寫出他怎樣做。所謂典型性,則指的是作者要寫出人物為什么這樣做,而不那樣做。
【通過人物的心理寫人】。
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的,心理描寫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愛慕、思念、苦悶、痛苦、怨恨、驚恐、嫉妒等等。常見的心理描寫方式有內心獨白、思憶聯想、夢境幻覺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適合出現心理活動的,我們在寫心理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
一、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產生的心理活動,記得《賣炭翁》中有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北緛砗涞亩?,賣炭翁縱然身上衣衫單薄,為了賣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高爾基的《母親》最后一章所寫尼洛夫娜發現暗探時一剎那的動搖、害怕,以及內心沖突,直到堅定、沉著。
【通過人物的活動環境寫人】。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人物的個性的形成與他所處的環境有關,寫好環境對表現人物的性格極為有用。
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茅盾也認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因此,作品中就必須寫到環境。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系著人物的思想行動?!币虼藢懭说挠洈⑽某3P枰獙Νh境進行描寫。
同學們都知道環境描寫分為兩類:
(一)自然環境描寫,又稱景物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自然景物進行的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主要有:
(l)寫景襯托人物心情;(2)寫景點明時令、地點;(3)寫景表現物關系;(4)寫景表現人物性格。
進行景物描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l、抓住景物特征描寫。
2、要選好寫景的角度。
3、寫景應滲透人物的感情。應該有意識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圍的自物景物,在所寫的景物上直接滲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對比方法寫景。如《祝?!返拈_頭與結尾寫祝福時的景色氣氛,以樂景反襯祥林嫂的悲劇,更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種社會環境,如高爾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會環境貓寫:從狹義上說,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而從廣義上說,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社會環境描寫應該注意幾點:
1、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我們所處的時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紀新人,新新人類,都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產生的。
2、必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魯迅在寫《祝?!窌r,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魯鎮的風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新小學生寫人指導(優質17篇)篇十七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孩子們,你們一定聽過類似這樣的歌謠,聽著,讀著,端午的味道又出現了。
孩子們,對于端午節,你又了解多少呢?可以問一問家長,也可以查閱有關資料。然后把查到的資料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也可以和大家開展“端午知識知多少”的活動,比一比,看誰知道的最多。
下面的資料會增加你對端午節的了解。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畬、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競賽。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