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一
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
這一天是我家鄉過小年的日子。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開始,人們就要開始買年貨了。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晚。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食物來接待來家里拜年的親朋好友。當然,這幾天我們小孩子更高興,因為到我們家來的伯伯、姑姑都會給我們小孩子壓歲錢。客人拜年來到我們家時要放鞭炮,拜完年離開的時候也要放鞭炮。所以這幾天里時不時的就會傳來鞭炮聲。
到了元宵節,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紅色的燈籠,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自己家里出來,到廣場上看煙花,一時間廣場上圍了很多人,人山人海的。各種各樣的煙花升上天空,一時間烏黑的天空被照亮了,我也被美麗的煙花所吸引。
到了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春節過去后,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我也不例外。大家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二
春節,總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除夕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春節中最熱鬧也最重要的高潮了。這一天早晨,家里貼上了對聯,粘上了窗花,釘上了中國結,這么一來,就充滿了新年的喜慶氛圍。這一天,我也十分高興,不僅是為了新春的到來,更是因為晚上的年夜飯與壓歲錢。
中午,奶奶除了做午飯,還要準備晚上的年菜:千層堡啦,素雞啦,蛋餃啦,春卷啦,豆干啦……數不勝數。我呢,也在一旁襯著學著奶奶和媽媽的樣子做點菜。但照葫蘆畫瓢出來的東西,大多都是殘次品,只有一下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杰作”才算看得過去。好在奶奶并不在意這些,全部大人大量地照收不誤,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年夜飯終于大駕光臨了,但說到底,就是做飯嘛。不過,這“年夜飯”的頭銜都得了,怎么也不能草草了事。于是,奶奶登場了,和著中飯做的那些,變出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我就以迅雷之勢把餐桌襲卷了一遍,飽了,也就滿足了。等到8點鐘,大家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其樂融融地守歲。
春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大節日,可不能馬虎了,圖的就是吉祥、熱鬧。一家人聚在一起,挺好;春節,挺好。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三
我的家鄉在湖北一個美麗的村莊,那里雖然沒有熱鬧、刺激的游樂場,可是那里有我許許多多的“好朋友”,如:青青的小麥、金黃的水稻、雪白的棉花……還能與水牛來一個“親密接觸”呢!除此之外,家鄉的春節也別有一番特色。
先說說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糍粑。聽外婆說,糍粑是用蒸熟后的糯米搗爛而成的,做起來費時、費力,所以只有春節時才會做它。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油煎、火烤……我最喜歡吃的是火烤糍粑。經過火烤后的糍粑,兩面鼓鼓的,像飛碟,吃起來糯糯的、軟軟的、特別香。
年三十,媽媽和外婆忙著做年夜飯,外公忙著寫對聯、貼對聯,我則負責做起了“售遞員”,外公還把自己制作的兩盞大大的紅燈籠掛在了屋檐下。
下午四點多,豐盛的年夜飯菜終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老母雞燉黃花菜,這都是外婆家自養的土雞,其肉美味無比。
吃完年夜飯,大人們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嗑著瓜子、嘮著家常,一邊觀看著精彩的春節晚會,而我和表哥則忙著燃放各種各樣的煙花,有旋轉型、沖天型、螢光型……有趣極了!
除夕晚上,鞭炮聲、歡笑聲……響徹夜空,歡樂的人們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的一年。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四
咱們這里的春節在臘八就開始了,人人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真稱得上色味俱全。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過小年,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話說“這天是送灶王老爺上天過年的日子”因此鞭炮聲格外響亮。
二十五,一掃帚掃走所有的不吉利,掃走所有的不干凈。
大人小孩都要趕個年集,買一些糖果,買一些水果,然后買新衣服,買對聯。
在除夕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咱們一群小伙伴歡快的玩耍,手里拿著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大人們則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伙了。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小伙們則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餃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了出來,像彩虹一樣,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沾著臘八蒜,別有一番風味。家家燈火通宵,熱鬧極了。
初一,咱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咱們去給長輩拜年,還給壓歲錢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廟會,燒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節別提有多熱鬧了,晚上一起吃元宵,還有燈會,一個個漂亮的小姑娘舉著燈籠走來走去,非常壯觀。
十六便開學了,大人也開始勞動。
我愛家鄉的春節,希望下一年更美麗。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五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幾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大掃除、備年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奶奶早早地準備好我們家鄉溫州有名的傳統食物——松糕。它松軟香甜,美味可口,是我最喜歡吃的糕點之一。奶奶先把糯米放在20攝度的水中泡8個小時后,撈出來磨成面;接著在糯米面里加入白糖、濁酒、水和面,發酵8小時;然后把和好的面放在墊有干凈麻布的蒸鍋里,在上面放上紅棗、黑芝麻、核桃等,蒸上2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最后再把香噴噴的松糕切成小塊,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吃上松軟可口的松糕了。
爺爺也把早已準備好的對聯和福字拿出來,叫我幫忙一起貼,在我們默契的配合下,不一會兒,對聯貼好了,卻把我的手弄臟得一塌糊涂,但是我的心里依然非常開心。
除夕那天晚上,奶奶做了許多美味佳肴,想讓我們吃上一頓美味可口又滿含情意的年夜飯。晚飯后,我們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有說有笑的,那時,我還收到了許多壓歲包,每個壓歲包都鼓鼓的,裝滿了家人對我的愛。到了晚上十二點,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噼哩叭啦”的鞭炮聲,家家戶戶都放起了各式各樣的鞭炮。這時,天空像是綻開了一朵朵美麗的花兒,為寂靜的天空增添了一分色彩,美麗極了!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我穿上了媽媽早早就給我準備的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微信上給親朋好友們送上祝福。
我們家鄉每年正月初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民間傳統表演活動。還會請戲劇團來表演。他們畫著濃妝,穿著五顏六色的戲服,在舞臺上“咿咿呀呀”的唱著我聽不懂的語言,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們表演很精彩。但可惜的是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逐浙擴大,這些活動都取消了,我只能在腦海中回憶這些精彩的瞬間,但這依然讓我很快樂,很滿足。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在這里祝福家鄉越來越紅火,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六
燈籠一掛,春聯一貼,鞭炮一響,我們翹首以盼的春節就來了。
我的家鄉全南雖然不大,但是過春節時卻分外熱鬧。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們全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吃完早飯,媽媽便出去采購食物,我則跟著爸爸一起貼春聯、掛燈籠。等媽媽回來了,我們就開始大掃除,它的意義可深呢,代表著“辭舊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伴著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舉杯祝福。不過,我們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還是收壓歲錢。每當大人們把紅包派給我們,我們無一不喜笑顏開,還外加一聲甜甜的“謝謝!”。收完壓歲錢,我們便進入了新年的第一個夢鄉。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閑得多。這一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拜社年”。看到這,你一定會問:“‘拜社年’是什么?”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初一這天一大早,我們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會開開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龍源壩寨下。大約九點鐘,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聚在祠堂前,由宗長帶領,挑著“頭擔”(“頭擔”里面擺放著雞、雞蛋、扣肉、炸魚、茶葉、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緊接著全村人便浩浩蕩蕩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樹下,宗長先恭恭敬敬地擺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點上香燭,隨后示意幾個小伙子點燃一排排的紅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便爭先恐后地響起來。在鞭炮歡快地燃放完后,宗長帶領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族人平安、萬事如意!最后宗長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樹前,寓意“社神”已飲,也意味著祭拜“社神”的儀式基本結束。
過了初一,人們就開始四處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家家戶戶都會把零食、水果擺的滿桌都是,應有盡有,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吃得過癮。
過了正月十五,春節差不多就結束了。于是,我們又開始盼望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篇七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每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
臘月二十四必須掃房子,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窮運晦氣都掃出家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把家里給打掃干凈,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到處都干干凈凈的,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春節拜年時,長輩是先要把壓歲錢給晚輩準備好,據說壓歲錢可以躲過一切惡運,孩子拿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用彩繩穿編成龍形狀,置于床方角,另一種是最常見的,用紅紙包裹起來,分給孩子們,壓歲錢可以給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還有在除夕夜那天,大人趁孩子睡著時,偷偷的把紅包放在枕頭底下。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妖魔鬼怪和年獸傷害到孩子時,孩子們可以用這些錢化兇為吉。說到壓歲錢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除了壓歲錢,還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也叫對聯,還有一種俗稱叫“對子”,它以簡潔工整對偶精巧的文字,人們用最吉祥、最優美的詞語祝愿新的一年有個美好的生活。每逢春節,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家都要張貼對聯,有紅紙黑字,還有紅紙金字的,還論是哪天哪一種都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息。為了渲染節日的氣氛人們還有親手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也很美麗。窗花也是剪紙的一種,也是我國非文化遺產之一。
除夕的夜幕漸漸地降臨了,夜空被煙花所籠罩。煙花在空中頻頻炸響,呈現出千姿百媚景觀,大地如同白晝。鞭炮聲也是絡繹不絕,你方燃罷,我方登場。整個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煙花鞭炮成了除夕夜的主旋律。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子夜鐘聲敲響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著團圓的餃子,話著祝福的話語。此時,鞭炮聲漸響漸止,接下來是一聲聲“過年好!”、“新年快樂!”問候在家鄉的上空蕩漾,在神州大地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