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對整個學期或學年教學活動進行安排和調度的重要依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一
(生默讀課文)。
生:世上最關心孩子的人是媽媽。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愛。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時媽媽給我吃藥。
生:媽媽晚上給我蓋被。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想怎樣學這首詩歌?
生:我想把詩的內容畫成一幅畫。
生:我想多讀幾遍。
生:我想通過感情朗讀詩歌來學習。
生:我想把詩中寫的事演出來。
生:我也想仿寫一首詩,寫出媽媽對我的愛。
師:你們說的這些方法都很新穎,就按你們說的這些方法來學習,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學。
(生自學)。
師:你最喜歡哪小節,為什么喜歡它?
生:我最喜歡第三小結。因為“我”生病了,媽媽都急哭了。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所以,我最喜歡這一小節。
生:我也喜歡這一小結。它寫出了媽媽愛“我”。
師:誰愿意把這小節讀給大家聽?(生讀)。
師:“我生病了,媽媽為什么哭呢?
生:“我“生病了,媽媽很急,所以她哭了。
生:媽媽關心“我”,“愛“我”,所以才哭了。
師:每一句話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出這種感情呢?聽老師讀這小結。(師范讀)。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再讀一次?(生讀)。
師:他讀得怎樣?
生:最后一句讀得不好,太快了。
師:你試試。(生讀)。
“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作者為什么說媽媽的淚也是愛?
生:媽媽流淚了,說明她對“我”很關心。
生:媽媽很愛“我”,所以“我”生病了,媽媽很著急。
師:媽媽這么愛你,那一定把這句讀好。讀的時候,“愛”、“滴落”、“淚”這幾個字要讀得重一些。大家齊讀這句話。(生讀)。
師:哪些同學遇到過這樣的事?
生:我小的時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媽媽每天都護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
生:有一次玩的時候,我不小心磕破了頭,媽媽知道后非常著急,打車帶我去了醫院。
生:去年,我的腳被熱水湯了,媽媽趕緊給我抹上大醬,又帶我去醫院。
師: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就用聲音來表達它吧。前后桌四人彝族一組,有感情的朗讀第三節,然后,選出最好的,讀給大家聽。(生讀課文)。
生:我想演孩子。
生:我演媽媽。
生:我演醫生。
師:你們先商量一下,怎樣演,都說些什么?
(生商量后表演)。
師:他們表演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演得挺好。
生:還行,就是醫生有點不嚴肅。
師:我們表演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才能演得好,演得像。
師: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病好了,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生:我會對媽媽說:“您真是我的好媽媽?!?/p>
生:我會給媽媽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生唱)。
生:我會親親媽媽,說一聲:“您辛苦了!”
生:我會幫媽媽做一些家務活。
生: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媽媽。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二
教學要求:
1、學習《夜雪》,讓學生了解作者根據觀察到的幾樣事物推測出下了大雪,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由此及彼進行推測的興趣。學習《塞下曲》,讓學生了解古代邊關將士為抵御外族入侵而過的緊張艱苦的戰斗生活,為國殺敵的英雄氣概,激發學生報效祖國、為國立功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詩句中關鍵詞的意思。
3、初步學習古詩今譯的方法。
4、看插圖,根據《塞下曲》的詩句展開適當的想象,把詩所描寫的場面講一講。
5、背誦、默寫這兩首古詩。
6、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一首古詩,根據詩意配上一幅畫。
教具準備:
電腦多媒體、幻燈片、錄音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新課:
1.(播放電腦動畫。)螢火蟲求學記。
二、讀《夜雪》,復習翻譯的方法,翻譯一、二句。
1.學習古詩的方法我們以前已經學過了,我們可以通過。
(出示學習方法:(1)讀。
(2)拆。
(3)釋。
(4)連。
(5)添)。
這些方法來學習古詩。
2.這首詩可難倒了螢火蟲,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給螢火蟲聽聽?(出示方法1讀,自由讀,個別讀。)。
4.討論、交流,電腦顯示一、二句拆的情況。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5.出示方法3釋,誰來說說釋是什么意思?(解釋)。
6.現在,讓我們看看書后的解釋,或查,把自己還不明白的詞解釋一下。(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7.學生交流,電腦出示:
已訝衾枕冷,
(很)(奇怪)(棉被)。
復見窗戶明。
(又)(明亮)。
8.我們知道了詩句中的每個詞的意思,把他們連起來,就能說出每一句詩的.意思了。(電腦出示方法4連)。
9.電腦顯示連一、二句。(自由讀讀連好的句子。)。
10.這樣的解釋你們滿意嗎?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得出:這樣的解釋不通順、不準確,還應在加上誰;哪里的。(電腦出示。)古詩語言精練,常把句中的一些成份省略了,我們解釋的時候要添加上去。(揭示方法五添)。
11.那么第一句該怎么添加呢?出示:很奇怪()的棉被寒冷了。
12.討論,得出答案:我很奇怪蓋著的棉被寒冷了。(允許有不同的答案。)這次的解釋好多了,不過還可以更好。(引導學生加上表示疑問的詞語。)。
13.誰能用添的方法說說第二句的意思?討論,交流:我又發現窗戶顯得非常明亮。
14.誰能把第一、二句連起來說說?
四、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己翻譯《夜雪》三、四句。
1.同學們,你們學得很好,已經勝利了一半了。下面讓我們學習三、四兩句,出示: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2.四人一組,用剛才所學的四種方法進行自學、討論,特別注意重、時的意思。
3.交流重和時的意思和詩句的意思。(交流重時,聯系折竹圖片。)。
五、質疑問難,理解詩的意思。
1.出示《夜雪》插圖,看看圖講講詩意。
2.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學生提問。
3.你們問的都很好,那個守衛也有兩個問題要問螢火蟲,這可把螢火蟲急壞了,瞧它急得在原地打轉呢。(出示問題:1、深夜,窗戶怎么會明亮的?2、深夜,詩人怎么會知道屋外雪下得很大?)。
4.四人小組相互討論,指導解決疑難。
5.交流:(問題1)屋外下著大雪,積雪很厚,泛著白光,所以復見窗戶明。
(問題2)學生自由說后,出示填空:白居易睡在床上感到衾枕冷,看到(窗戶明),聽到(折竹聲),他推測到(夜深雪重。)。
6.問:作者的推測是否正確?為什么作者的推測會如此正確?
討論、交流、板書:仔細觀察、合理分析。
7.小結:作者根據觸覺、聽覺、視覺,再進行合理的分析,所以不下床,就能正確判斷得出結論。由此可見,作者觀察十分仔細,分析十分合理,判斷也就十分準確了。
8.配樂朗讀、背誦。
六、學習古詩《塞下曲》。
1.出示《塞下曲》?!度虑肥枪糯环N軍歌。這是作者寫的一組反映邊塞軍營生活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2.這首詩的作者是:盧綸。(學生跟讀。)。
3.根據剛才的方法自學《塞下曲》。
出示要求:(1)讀通詩句。
(2)用釋的方法,搞懂加點字欲、逐、滿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先做個記號,然后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3)用添的方法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4)想一想《塞下曲》描繪的是一個什么場面?
4.交流。
(1)加點字、句。
(2)整首詩的意思。
5.齊讀全詩,說說《塞下曲》描寫的是一個什么場面?
6.問題討論,你覺得邊境將士的生活怎么樣?(緊張、艱苦。)。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7.配樂朗讀、背誦。
六、表演、吟唱。
1.我們已經翻譯了詩句,并且體會了作者寫詩的用意。我們知道古詩的語言精練,省略了許多東西,第一首《夜雪》中就省略了作者內心豐富的心理描寫,第二首《塞下曲》沒有描寫敵人是如何逃走的情形,也沒有寫我方將士如何追敵的過程等等,這些就需要靠我們的想象了。讓我們看著圖,加上適當的想象,挑選其中一首詩來表演一下。
2.同學們都知道,古詩是可以吟唱的,現在就讓我們用自己熟悉的五言絕句的曲調來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吟唱一下。
七、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描寫雪的古詩和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古詩,你們還能說說其他有關于雪和戰爭場面的詩句嗎?(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同時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綺麗壯觀,煙臺的人勤勞、能干。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看過或游覽過大海嗎?談談自己所了解或體驗過的海邊生活情景。
2看中國地圖,沿海城市很多,有沒有北面面臨著大海的城市呢?(煙臺)。
3揭題。
注意海的筆順:最后三筆,先寫上面的點,接著寫中間的橫,最后寫下面的點。再從地圖上了解一下煙臺、渤海灣、膠東半島、西伯利亞、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過渡:這里的海有什么獨特的景觀?作者想向我們介紹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看畫面,聽配樂朗誦,說說自己的感受。2是的,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特點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請同學們自由輕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3檢查自學:
(1)讀生字及詞語。
(3)指名讀課文,評議糾正(4)理解詞語??翠浵?,有關輪船、錨及起錨的過程。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5分清段落層次。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
2讀懂了什么?(概括介紹煙臺北面臨海,有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四、寫字指導。
1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2用鋼筆描紅、臨寫。
五、作業: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細讀課文。
二、學習第2自然段,感受“獨特”
1朗讀想想這一段除了寫海,還寫了什么,分層。(海,人)。
2各自讀介紹“海”的部分,看看題頭的照片,體會一下該如何讀好這段話。(突出“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撲向……濺起……發出……掀到……”等詞語,感受寒流襲來時,煙臺海浪洶涌的壯觀景象)3人們在冬天的海邊又是如何的?讀第二層。(突出“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體會煙臺人和外地游客不畏嚴寒、不怕風浪的豪邁情懷)。
5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先自己讀讀,再在小組內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誦給大家聽.6小結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整體讀,想想講了那幾個意思——分層朗讀、理解、體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背誦。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1學生自學(讀、說、背)。
2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各小組成員分工讀、說、背向全班匯報,評議結果。(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來,煙臺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詞句領悟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和愜意。)。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在冬、春、夏三季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能通過你的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2-4自然段。
二、繼續學習第二段。
1自瀆第5自然段,整體感知。
2找出句子,朗讀并體會海的特點。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這又表現在哪里呢?從“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體會出秋日煙臺的海清新高遠的格調和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5把2—5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將冬天的海放到一開始來介紹呢?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蕭條、冷落的,而冬天煙臺的海卻是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又顯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煙臺的海景象尤為獨特,所以一開始就介紹它。
三、細讀第三段:
1齊讀第6自然段。
2聯系全文,體會這是怎樣的畫、怎樣的背景、怎樣的舞臺。
3欣賞畫面,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說是一幅畫,是因為它像畫一樣美麗多姿;說是廣闊的背景,是因為它是煙臺人物質、文化生活的依托;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它為煙臺人的生存、發展、創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四、總結全文:
2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給同學們介紹嗎?
五、作業:
1課后向爸爸、媽媽等說說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樣子,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壯觀、美麗、蓬勃、充實。
2寫一個片段,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
板書設計:
5、煙臺的海。
海人。
冬凝重不畏嚴寒。
春活潑勤勞播種。
夏寧靜人海相依。
秋高遠充實忙碌。
我的不同做法:。
一.復習課文、檢復:
1.這堂課我們繼續來欣賞煙臺的海。在作者眼里,煙臺的海是什么呢?(學生找句子,朗讀)。
教師出示:“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活劇”
(1)指名讀,你怎樣理解?
(2)你體會到作者對煙臺的海有怎樣的情懷?(對海的熱愛,對人的歌頌)。
(3)請你讀出作者的這種情懷來。
過渡:煙臺的海是怎樣的一幅畫?是怎樣的背景?怎樣的舞臺?煙臺的人上演著怎樣的活劇?讓我們走近這片海,欣賞海的美!
(打開課本)煙臺的海有著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它的四季都有著獨特鮮明的特點。誰能找出文中概括煙臺的海特點的句子?(生找)。
出示:“煙臺的海告別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遠。”
(1)有感情讀這段話;。
(2)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板書:冬:凝重春:輕盈夏:浪漫秋:高遠)。
過渡:冬天的海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二小節(冬天的海)。
(1)自由讀,這小節除了寫海,還寫了什么?(人)請你用“/”分層。
(2)你認為哪些句子最美?請你找出來讀一讀,其他同學看題頭圖片。
(3)此時煙臺的人在干什么呢?(觀海、拍照)。
你認為煙臺的人怎么樣?(不畏嚴寒)請你讀出他們的豪情壯志。
(4)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仿佛看到的情。
(5)感情朗讀這一段,體會煙臺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結學習方法。
〈1〉讀,分層;〈2〉讀,欣賞美;〈3〉說說畫面;〈4〉感情朗讀。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春、夏、秋天的海。
教學反思:。
學生經過預習課文后,總會在頭腦中積淀一些內容,哪怕只是一丁點或課文的片言斷語,但這畢竟是他們在讀書時的收獲。因此,在導入課題后,我安排了讓學生說說“煙臺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的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匯報自己在預習時的收獲。有的學生還能比較地進行敘說。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綠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藍的。”還有的說“冬日的海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春日的海像頑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靜、溫柔的少女”等,我及時地給予評價,并把學生的敘說引向深入。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媽媽平日的愛,懂得要尊重關心父母不讓父母操心。
教學重點:體會詩的感情,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媽媽的愛》,了解媽媽對我們愛的各種各樣的方式。
2、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能夠運用學過的方法自己學會10個生字,并且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生:自由發言,講一講自己身邊的故事。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愛》。
生:齊讀課題。
二、師生互動,聽讀課文。
學生:1、說一說什么叫默讀,有哪些要求?(當學生說不全面時,教師及時補充)。
2、默讀一遍課文,并且在不認識的字下面做上標記。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教師: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學得特別認真,老師相信,如果同學們兩人一起學生字,一定會認更多的字。
學生:1、小組的同學互幫互學,一起讀課文,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評讀。
3、師生一起讀課文,互相評讀。
學生:自由發言,提出不懂的問題,并且生生之間互相解答。
三、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教師進行生字檢測,會認的生字進行組詞。
2、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討論難記字的記字方法。
(2)、學生當小老師教認生字。
(3)、小游戲:看誰搶的快。
四、教師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文,理解有關媽媽的愛的句子,體會感受媽媽的愛。教育學生也要像媽媽那樣,去愛我們的媽媽。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有關媽媽的愛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感受媽媽的愛,教育學生也要像媽媽那樣,去愛我們的媽媽。
課前準備:課文錄音帶、歌曲碟、
教學流程:
一、抓住字眼談話揭題。
二、理解課文培養情感。
(一)初步感知激發情感。
1.播放課文配樂錄音,激發情感,讓學生初步體會書中從哪幾件事描寫了媽媽的愛。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和長句子要多讀幾遍。
3.劃出課文中的生字,并連著詞讀一讀。
(二)檢查學情及時反饋。
1.開火車認讀生字并組詞帶讀。
2.自由讀全文,分小組討論:課文把媽媽的愛比作什么?
5.指名說一說,引出并板書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甜甜的吻。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2〉、你們從小長這么大,你覺得那件事使你親身感受到媽媽的愛。指名回答,學生選哪一節,就從哪一節開始學,重點指導讀好一節。
指名讀,學生評讀。再自讀自悟后四人小組討論:讀了這一節還有沒有不懂的詞、句。指名回答后再討論:每一句詩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出感(教師先范讀、然后學生試著體會讀,再指名讀,評一評(讓學生懂得媽媽的愛是無私的)。
1.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節。想一想:在這一節里,媽媽的愛指的什么?(媽媽的愛指的是清涼的風)。
(2)提問:媽媽拿著扇子,汗水怎么會濕透了她的衣裳?(在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是媽媽坐在床邊為孩子扇扇子,盡管天氣炎熱,她不顧自己,一心想著自己的孩子,所以汗水濕透了媽媽的衣裳。)。
理解“濕透”、“衣衫”的意思。
(3)告訴學生: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這是孩子親身感受到的清涼的風就是媽媽的愛。
讀時讓學生體會出享受媽媽的愛的這種幸福溫馨的感情。
(4)教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采取以上學習方式,讀好另外二節。
(1)指名讀。想一想:在這一節里,媽媽的愛指的什么?(媽媽的愛指的是遮雨的傘,媽媽的愛指的是滴落的淚)。
(3)理解“遮雨”“很燙”“額頭”的意思。
(4)要求學生讀出一定的語氣,感受媽媽的愛是那樣真摯。讀第三節的最后一句要讀得慢些,教師范讀。
男生讀第二節,女生讀第三節。
師: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夏天媽媽給我扇風,雨天媽媽為我遮傘,生病了,媽媽為我著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是多么平常的小事。師問:你能再說說生活中媽媽對你的愛嗎?(四人小組討論,相互說說)體會媽媽的愛在這些小事中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偉大。
3.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這一節。想一想:讀了這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讀了這一節,我知道書上說的小姐姐懂得:“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她為媽媽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她對媽媽的愛,并祝媽媽節日快樂。我還知道媽媽的愛指的是媽媽對孩子甜甜的吻。)。
理解“親吻”“臉頰”“獻”的意思。
(2)齊讀最后一句并回答:讀了最后一句,你是怎樣想的?
(我想:最后一句是書上的小姐姐,其實也包括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媽媽的愛里一天天地長大,沒有媽媽的愛就沒有我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三、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同學們想的、說的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愛里成長起來的,夏天,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雨天,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我們生病的時候,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當我們懂事了,或者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媽媽的愛是甜甜的吻,是幸福的微笑。媽媽給了我們許多許多的愛,我們也要用愛回報媽媽,我們永遠永遠地愛我們的媽媽。
四、深化朗讀熏陶情感。
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五、齊唱歌曲表達情感。
(播放歌碟)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板書:
媽清涼的風愛。
媽遮雨的傘媽。
的滴落的淚媽。
愛甜甜的吻。
教后反思: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五
一、教學內容:
長春版語文教材第六冊第九板塊習作《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講述和習作練習,使學生逼真地感遭到父母在各個方面對自己無所不至的關懷,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喚起學生對父母的感謝及關愛之情。
2、要把自己幫助爸爸、媽媽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寫清楚。
3、在習作中,要指導學生重視描述自己在為父母做事進程和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在習作中重視描述自己在為父母做事進程和感受。
四、教學預備:
在習作前,教師要布置學生回家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情的活動。布置時,要激起學生做事情的愛好,使學生曉得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情是自己長大的表現,避免為了習作而進行活動。
五、教學進程:
(一)、課文引進。
是的,從小到現在,我們的爸爸給過我們很多無所不至的關懷,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的血汗?,F在我們已長大了,我們也能夠關心我們的父母,我們應當怎樣關心、幫助他們呢?(板書課題: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表達交換。
1、同學們都為自己的父母做過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節課我們就把你們為自己的父母做過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說給大家聽。
3、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4、相互評價,誰說的好,好在哪?
(三)、出示例文。
(四)、學生落筆。
同學們現在是否是也很想把自己為爸爸媽媽做的事也寫下來呢?現在就請動筆吧,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寫的更好。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可以看出同學們真的長大了,懂事了,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和付出,并都愿意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偶然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能不能堅持下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做到是嗎?作文可以在下節課繼續完成和修改,然后讀給你的父母聽。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4個。
2、積累aabb形式的詞語,用“……先……再……最后……”說一段話。
3、正確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節。
4、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區別近義詞的不同。
5、懂得尊敬師長是做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
1、繼續聯系邊默讀邊思考。
2、指導積累詞語和有順序地說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收到過禮物嗎?當時心情如何?又曾經把禮物送給過誰呢?
2、示題,讀題。
二、整體了解。
1、范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給媽媽的禮物是怎樣的?把有關句子用直線劃出來。
2、交流。
(1)出示第5節。
(2)自讀,指名讀。
(3)說說你認為這件禮物怎么樣?
3、媽媽喜歡嗎?出示第6節。
(1)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2)把“驚喜”換成“高興”行嗎?
小結:媽媽看到禮物很高興,這件禮物又是南南自己精心制作的,媽媽在高興之余還有些吃驚,所以用驚喜更好。
(3)齊讀。
三、學習課文。
1、哪幾小結寫南南精心制作禮物?
2、默讀第1、2、3小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南是精心制作的,有關詞語圈出,有關句子劃出。
3、交流。
第一節:(1)溜圓、幾個星期、積攢、用水洗干凈。
(2)說明南南為了制作禮物準備了很久。
(3)指導朗讀。
第二節:(1)有的……有的……有的……。
(2)南南涂色非常用心。
(3)指導朗讀。
第三節:(1)先……再……最后……端端正正。
他擺了又擺,看了又看,直到滿意了才蓋上盒蓋,收在抽屜里。
(2)積累aabb形式的詞語。
(3)用“先……再……最后……”說說某一種小制作的過程。
(4)指導朗讀。
4、小結:南南花了這么多時間、精力,用心制作了這么美的禮物,難怪媽媽會驚喜不已呢!
四、復習拓展。
1、復習生字詞語。
音:攢、襯。
形:沫、襯。
2、如果你有一位親人或朋友的生日快到了,你準備設計什么別出心裁的禮物呢?
3、交流,評選最佳創意獎。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是最孝順的孩子,真正愛媽媽的孩子。
2、綜合運用各種識字方法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在閱讀中初步滲透比喻句的學習。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是最孝順的。
孩子,真正愛媽媽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教師小結:你們都能做一些簡單的勞動,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很為你們高興,今天我們來學習《兒子們》,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板書課題:兒子們)。
二、預習檢測。
2檢測詞語:靈巧出奇沉甸甸。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交流釋疑。
1指名讀1~6自然段: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a第一個兒子嗓子好。
b第二個兒子力氣大。
c第三個兒子沒有出奇的地方。理解“出奇”
(2)相機指導朗讀。
2默讀課文7~13自然段:
(4)用“……像……”說一句話。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明白,只有關心媽媽,盡自己力量幫助媽媽才是媽媽最喜歡的好孩子)。
(3)第三個媽媽說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你認為呢?
3小朋友們故事讀到這里,你最喜歡哪個兒子?為什么。
4、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三八節快到了,我們能為媽媽做點什么呢?
五課堂檢測。
1用“……像……”寫一句話。
2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用一兩句話寫出來。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八
這是一篇深受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課文記敘了一個感人的故事:狐貍媽媽翻山越嶺為饑餓的小狐貍摘來葡萄,路上卻遇上獵人,為救小狐貍,她冒死引開獵人。狐貍媽媽死了,而她放在樹下的葡萄卻在若干年后長了起來,結了串串果實,小狐貍吃到了甜甜的葡萄。這個故事表現了最偉大的愛——母愛。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朗讀、討論、感悟中體會母親對孩子的偉大、無私的愛??山Y合課文最后一段小狐貍的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1、讀課文,在充分朗讀、感悟中體會狐貍媽媽對小狐貍無私、偉大的愛。
2、在感受愛的同時,試著表達愛。
3、復述課文,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1、教學課件。
2、學生在課前觀察媽媽每天都為自己做些什么,并寫下觀察日記。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文章中雖沒有大段的抒情,但母子之間的深情卻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童話故事背后所蘊藏的母子深情孩子們是很熟悉的。因此學生們會很容易就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關愛。進而比照生活經驗,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一)創設情境,再現母愛
2、生:背誦《媽媽的愛》。
3、師導語:正如這首詩中所說的,我們從小到大,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這就是媽媽的愛。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愛的故事。板書:媽媽的葡萄。
(二)再讀課文,感悟母愛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2
、自由讀課文,復習生字。
3、教師檢查識字情況:課文“擂臺賽”。小組向小組挑戰,將課文讀給同學們聽。
(三)感情朗讀、體味母愛
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自己最感興趣、最受感動的或有疑問的地方反復地品讀、回味、批、劃、圈、注。
小組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1)當學生答到:“我讀懂了小狐貍餓了,狐貍媽媽翻山越嶺給小狐貍找吃的”時,教師可讓學生把描寫狐貍媽媽言行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你等著,媽媽這就去給你找好吃的。”
“我的孩子餓的直哭,對不起,讓我摘一串葡萄吧?!?/p>
翻過了一座山,翻過了兩座山,又翻過了第三座山,狐貍媽媽終于來到了長著葡萄的村莊。)
看著屏幕讀一讀。
想一想,平時你們在餓了的時候,你的媽媽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
采取各種形式再讀句子。(同桌互讀、小組內輪讀)
(學生讀懂的其它地方,教師可根據課堂情況隨機組織交流。)
(2)鼓勵學生根據自己讀文中知道的內容,再默讀課文,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會問:山洞附近樹下的葡萄是從哪來的?
a、小組內交流。
b、教給學生簡單的推理方法。
c、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尋找問題的答案。
(四)聯系生活、贊美母愛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a、說說講了什么?
b、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由于媽媽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我們大家都生活的很幸福。你們看,(課件:出現一組照片。內容:媽媽平時關心、愛護我們的畫面。)
c、聯系自己談一談自己對母愛的理解,說說打算怎樣回報媽媽的`愛。
[點評:創設這一情境,是想喚起學生以有的認知經驗,加深對文本的升華。]
d、復述課文,想象狐貍媽媽被獵人追趕時的情景。試著在小組內交流,復述。
(五)拓展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父愛呢?父親對子女的愛更是濃的化不開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為兒子買橘子那深刻的背影印在了幾代人的頭腦中。老師把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
本課的教學,教師一改以往逐步分析講解的思路,而是創設和諧自主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不同層次的讀書中整體感知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同時,在反復的讀書中,在豐富的語境中,潛移默化的認識、鞏固了生字,理解了詞句。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九
教學目標:
1、基礎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組成的詞語。
(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中對比方法的運用,進行仿說。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發展目標:
(1)、在讀中體味母愛的無私、偉大與永恒,增強愛父母、回報父母關愛的意識。
(2)、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新詞;體味詩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掛圖或課件。
教學內容安排:
1、讀準生字、詞語讀音,讀通詩歌。
2、悟讀體味詩歌,有感情地朗讀,。
3、學習優美的詩歌語言,進行仿說練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誘導深入。
音樂聲中,教師深情講述引入:同學們,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世間最親切、最溫情的呼喚就是“媽媽”了,今天我們就帶著這種甜美、溫馨的感受來學習一首小詩“媽媽的愛”。
齊讀課題:媽媽的愛。
課件的畫面中,教師配以詩歌朗誦,學生整體感受詩歌。
二、放手自學,獨立思考。
1、學生自由反復讀詩歌,讀準字音。
2、分小節抽讀詩歌。
3、再次讀詩,想想每小節詩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組織討論,交流成果。
1、自己在前三個小節里選一節自己最喜歡的,自己去美美地讀。等一會兒在學習小組里讀給同伴聽,并告訴小伙伴你為什么最喜歡這一小節。
2、自讀,小組里匯報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1)、選了第一小節的同學舉手。請一生讀給大家聽,然后告訴大家,為什么選?
(追問)“濕透了”,想象一下,媽媽當時的感受,媽媽為什么會“濕透了”?我呢,(媽媽寧愿自己熱著,也不要我受熱,那一陣陣清涼的風就是媽媽無私的愛)。
問:天熱時,你的媽媽是怎樣做的?聯系生活,加深體會。
誰想來深情地贊美我們那可親可敬的`媽媽。請生讀,生評價,再讀,再評,齊讀,誦讀。
師點評,“他把xxx詞讀好了,真不錯,誰還能讀好?”請生再讀,師引導點評,逐句讀好。
生練讀,個體表演讀,齊讀,誦讀。
(3)、第三小節,練讀、賽讀、師通過點評引導讀出層次。
(4)、連讀前三個小節。
(當你跌倒的時候、饑餓的時候、遇上難題的時候、天熱的時候、天冷的時候……)。
在學習小組中,給同學講講你媽媽愛你的事,夸夸自己的媽媽。
(5)、學習第四小節。
媽媽這樣愛著我們,我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懂事了。
練讀四小節。指導讀好“一天天長大”句。問:從哪兒看出我長大了。引導體會要懂得回報母愛。指導讀好每一句。
四、質疑問難,評定整合。
(1)、生自由練有感情地朗讀。
(2)、同桌互相欣賞朗讀,質疑。
(3)、全班范圍內,抽生朗讀全詩。師生共同評定,總結本課所學所獲。
五、拓展提高,課外延展。
(1)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會背的可以背,還可以加上動作表演出來。
(2)師:其實我們的媽媽也同樣是這樣愛著我們的。同學們剛才講得多好啊。誰也能像詩中的小朋友一樣,也用詩歌的語言來夸夸媽媽。
(3)、請一生講,教師點撥使其語言規范。然后,鼓勵大家幫助構思在敘事后,加一句“啊,媽媽的愛是xxx”。
(4)、小練筆:模仿課文,學寫1-2小節詩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
i.培養學生對祖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點。
教學重點:
(l)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的各自特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們的文化素質。
二、正課。
(一)《進社少府之任蜀州》。
1.朗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簡介:
探望父親,溺水而死。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會稱“初唐四杰”,反對以上官儀為代表的浮艷詩風,對近體詩格律有所建樹,為唐詩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有《王子安集》。
3.評點:
城閾輔三秦,風煙望五律。
“城闕”指長安,送別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從長安城實際上望不見“五津”,這里是詩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氣象開闊——既然五律風煙在望,則此行并非遠別,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情奠定基調。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說二人皆為官而離鄉背井,此別乃是別中之別,又有何傷?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意思是,只要海內有知音,雖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鄰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來人們的共同心聲,成為千年名句。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別之時,效兒女之常態,表現作者曠達的胸襟。此詩是王勃供職長安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一反送別時哭哭啼啼、纏綿排惻的老格調,創造出開闊雄渾的意境。表現作者曠達的胸襟。
這首詩格律上屬五言律詩。首句人韻。中間頷聯和頸聯對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韻。
(二)《黃鶴摟》。
1.朗讀《黃鶴樓》(注意節奏、感情)。
2.作者作品簡介:
《黃鶴樓》選自《全唐詩》,有人評價,唐人七律詩當以此為第一。傳說李白到黃鶴樓要想賦詩,忽見崔顥之詩,日有此詩在此,何必我寫,遂罷筆。作者崔額,唐代詩人,汴州人,開元進土,官司朦員外郎。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礬頭。
3.評點: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從眼前的黃鶴樓闡發聯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如今人去樓空令人惆悵。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仙人乘鶴一去不復返,只余下白云朵朵飄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樣能騎上黃鶴,騰云駕霧,即刻回故鄉。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在黃鶴樓上放眼望去,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對岸)漢陽鎮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鸚鵡洲,綠油油的草兒長得極其茂盛。眼前的風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覺得“人是家鄉好,月是故鄉明”,自己的.家鄉此時比這更美。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太陽快下山了,在黃鶴樓上哪里能望到故鄉。只覺得眼前江水滾滾,煙波浩渺,使人頓生思鄉之愁。
這首詩把在黃鶴樓上所見的景物與作者的思鄉之情結合起來寫,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詩中實寫樓上所見的景物,虛寫仙人乘鶴的形象,實虛相生,意味無窮。
這首詩屬七言律詩。頷聯頸聯對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韻。
三、小結。
從形式上看,這兩首詩都屬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黃鶴樓》是七律。律詩的共同特點是頷聯頸聯對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韻。當然還有其他如平仄方面的要求,我們可暫不管它。如: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從內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屬于送別詩,寫得開闊雄渾,表現作者曠達的胸襟。《黃鶴樓》屬于思鄉詩寫得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它們確是唐詩中的精品。
四、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1、2。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背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黃鶴樓》。
2.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泊秦淮》《夜雨寄北》。
二、正課。
(一)《酬樂天揚州動遷席上見贈》。
1.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3.評點: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余年的貶它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
懷舊空吟聞窗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秘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為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盃€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為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么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閑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后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為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聽到您(指白居易)詩歌《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著酒聽著歌不禁覺得精神振作。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附: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風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二)《泊秦淮》。
1.朗讀《泊秦淮》,注意朗讀節奏,讀出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樊川詩集》,作者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詩人。太和二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世稱杜樊川。杜牧工詩、賦及古文,以詩的成就為最高。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秦泊,河名。發源于江蘇省漂水縣東北,橫貫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流入長江。相傳秦時鑿鐘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兩岸曾是酒家林立的繁華地區。
3,評點: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寫作者夜泊秦淮所見的景物,皎潔的月光灑在煙霧迷蒙的水面上,棲在水邊的白沙上,顯得那么旖麗、凄迷。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賣唱為生的樂妓?!逗笸セā酚置队駱浜笸セā?。陳后主在金陵時,荒于聲色,作《玉樹后庭花》舞曲。終朝與押客、妃嬪們飲酒作樂,不理政事,終至亡國。世人以《玉樹后庭花》為亡國之音。詩人在人們習以為常的歌聲中聽出了亡國之音,并加以藝術概括,具有典型意義,表現詩人對醉生夢死生活的鄙視和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這首詩描寫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淡煙寒水,夜幕朦朧;一幅是歌樓酒樹,燈紅酒綠。迷惆的景色與淡淡的哀愁取得了和諧的統一。
這首詩是五言絕句。
(三)《夜雨寄北》。
1.朗讀這首詩,注意朗讀節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李義山詩集》。作者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唐代詩人。25歲時中了進士,因受到牛黨令狐1的排斥,失勢被貶,一生不得志,沒有擔任過重要官職,一生窮愁潦倒,他的詩多表現個人窮愁潦倒的生活、傷感哀苦的情緒以及對愛情的追求。但他開創了詩歌上新的風格、新的流派,在藝術技巧上他對我國的古典詩歌有所發展和豐富。
這首詩是李商隱留滯巴蜀時寄懷他的妻子王氏之作。
3.點評。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意思是妻子寄信來問我什么時候能回家,團聚,而我因事耽擱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家。時已入秋,年關將近。夜里只聽雨聲淋漓,池水定漲了不少。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而今我只身獨處邊遠異鄉,什么時候回到長安,夜晚與妻剪燭夜談我在巴山夜晚聽雨思鄉的愁情。這兩句是虛寫,想象回家后與妻子團聚時的情景。
這首詩把秋雨夜景與思婦愁緒結合起來寫,寫得情景交融,虛實相生。
三、小結。
這三首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七言律詩。后兩首是七言絕句?!冻辍肥浅甏鹪?,表現作者長期遭貶的憤慨不平的心境?!恫辞鼗础肥侵S喻詩,表現詩人對醉生夢死生活的鄙視和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夜雨寄北》是愛情詩,表達詩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一
2.揭題:是呀,聽了剛才小朋友講了媽媽對你們的愛,老師都很感動。有一個小朋友把對媽媽對他的愛寫成了一篇文章,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媽媽的愛》。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布置自讀課文,提示方法: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在課文里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4、學生自讀,然后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5.抽讀生字卡,并用所讀生字組詞。
(一)教師指導學習一小節。
1.大聲朗讀課文,選出你最喜歡讀的部分。(據學生回答相機一一出示課文)
2.你能來讀一讀嗎?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3.還有哪些小朋友也喜歡這一小節,一起來讀一讀。
5.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6.老師總結。
7.自己低聲朗讀第一小結,把媽媽對我深深的愛意和我對媽媽深深的感激讀出來。
(二)小組自學其余幾小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指讀(學生評價)——分男女生讀——小組讀。
2. 提問:媽媽在教導你時,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做的?最好怎么做?
4、請把你說的寫成一篇日記。寫完之后自己自查,糾正錯別字。
第二課時
(小組開火車讀)
2.認讀生字卡并擴詞:清、 校、 傘、身、暖、瓶、晴、責、親、切。
”十字。
1.觀察這十個字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偏旁部首。
3、指名邊書空邊說筆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4.學生自由練寫,同桌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它們的特點。
2.討論“傘 親”的筆順,指名匯報,教師范寫,集體書空。
3.觀察田字格里的“傘 責 親”,討論怎樣書寫漂亮?
4、學生嘗試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它們的特點。
2.討論“暖 瓶”的筆順,指名匯報,教師范寫,集體書空。
3.觀察田字格里的“暖 瓶 晴”,討論怎樣書寫漂亮?
4、學生嘗試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1. 清早、校園、打傘、身體、暖瓶、眼睛、責備、親切。
2.教師巡視評價,表揚又快又好的學生,注意指出學生筆順或結構上的失誤。
第三課時
2. 揭題:這個故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三個兒子》。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布置自讀課文,提示方法: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在課文里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4、學生自讀,然后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5.抽讀生字卡,并用所讀生字組詞。
(一) 指名接龍讀課文。提問解析:
1、 第一、二個媽媽分別是怎樣夸她的兒子的?
第三個媽媽她是怎樣說的呢?
2、 當三個兒子看到媽媽提著水桶回家時,他們分別又是怎樣做的呢?
3、 誰才是媽媽真正的兒子?
4、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二) 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1、 先分組討論表演。
2、 抽表演得好的同學上臺表演,鼓勵膽小的學生積極參加。
1、 簡單介紹三八婦女節。
3、 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4、 學生自由回答。
5、 教師總結。
第四課時
1.抽讀生字卡:井 巧 呢 提 桶 疼 累 像 吧,并用該字組詞。
1.觀察字形結構,說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組成部分。
2.討論這四個字的筆順,指名說,書空練。
3.觀察四個字的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互相說說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4.在生字本上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提示注意:“像”字的右邊部分的筆畫和筆順。
1.觀察字形結構,說出“累”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組成部分。
2.說說:“累”字的兩個部分,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比較好看?
3.自由練寫,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寫下部分時的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想一想這個字的部首、筆順,指名說,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觀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自由練寫,巡視指導。
1.板書詞語:井邊、靈巧、疼痛、提起、桶子、很累、相像、是吧。
2.三分鐘時間內自由書寫、記憶。
3.聽寫,指名二生板演
4.集體批改板演,同桌互評;對全部正確的學生提出表揚。
第五課時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通過《語文天地》的學習,了解和掌握一些語文基礎知識。
1.(出示詞語)校 郊 較 膠
媽
迷
該
2.齊讀這組生字,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
3.小結:在這四個字里“交”字是它們的讀音,也就是聲旁。
4.你還能舉出哪些“交”作聲旁的字嗎?
5.學生列舉,教師補充板書。
6.那下面“馬、米、亥”字做聲旁的字嗎?
7. 學生列舉,教師補充板書。
1.(課件出示)涼爽的 家
遮雨的 手
明亮的 光
溫暖的 風
整齊的 傘
2. 讀一讀例詞。
3. 同桌討論一下怎樣連線比較合適。
4. 學生自由回答,全班評析。
6. 學生自由說,給說得好的學生以表揚。鼓勵學生積極地想,大膽地說。
1.(課件出示)第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翻著跟頭,像車輪子在轉,真好看!
第二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唱起歌來,像黃鶯一樣,真好聽!
—————————————————像————————---------!
2.指明讀一讀。
3.誰能照樣子來說一句話呢?同桌交流。
4.指明說,全班指正。
5.把你所說的在書上寫下來。
第六課時
1.自由地大聲練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或者詢問同學、老師。
2.簡單介紹塘鵝。
3.聽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3.分組分段落讀課文
4.想一想、說一說:你喜歡塘鵝媽媽嗎?為什么呢?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塘鵝的小知識呢?
1、聽錄音:
小紅說:“我的媽媽工作很忙,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
小明說:“我的媽媽手特別巧,她織的毛衣比商店里買的都好看……
小立說:“我的媽媽愛幫助人,她經常照顧鄰居張奶奶……
2、六人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我的媽媽有些什么優點?你怎樣夸夸你的媽媽?
3、指名上臺說說
4、教師小結。
1、 你平常的日記寫些什么呢?你喜歡寫日記嗎?
2、 學生自由回答。
3、 讀讀,學學金鑰匙里面的話。
4、 練寫一篇(對篇幅、寫法等都不限制)。寫完后讓學生自查,同桌互查,糾正錯別字。
5、 今天學習了金鑰匙,你有什么收獲?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二
1、學習理解人物形象,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形式表現自己的理解。
2、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對于親人的愛。
3、享受為媽媽奉獻的樂趣。
故事課件、帝企鵝的影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
開始部分: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你愛我嗎》。
1、提問:
歡歡怎么知道袋鼠媽媽很愛小袋鼠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知道猴子媽媽很愛小猴子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發現媽媽對自己的愛呢?
2、教師通過播放動物親子互動的影片《帝企鵝日記》片斷,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其他動物的親子關系。
提問:
動物媽媽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呢?
動物媽媽為什么會這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
3、請幼兒討論,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提問:
想想看自己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
媽媽表現哪些行為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媽媽最愛自己?
一位幼兒面對大屏幕中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結束部分:幼兒向園長、老師媽媽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三
1、學會11個生字。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能體會到媽媽的愛,并愿意回報愛。
學會11個生字。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激趣入境:
孩子們,如果老師問你,在你的生活中誰最關心你?誰最疼愛你?誰又最照顧你呢?老師相信大多數的孩子全會告訴老師是媽媽。是啊!是媽媽教會你們咿呀學語,是媽媽扶你蹣跚學步,更是媽媽把你送進學校的大門,又是媽媽早早地起床為你做飯,夜晚在燈下為你輔導功課,你們的每一次成長,每一個進步都傾注媽媽的心血,所以有人說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圣潔的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頌、贊美媽媽的詩歌《媽媽的愛》,來一起看看課文是怎樣歌頌、贊美媽媽的。
二、自主探究: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文,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寶寶。
3、你喜歡哪一小節,就讀哪一小節,注意要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交流感悟:
1、課文中都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現在我們來學習詩歌的第一小節,在文中尋找答案。隨文學習生字。
那你知道“炎熱”的反義詞嗎?誰能用“炎熱”和“寒冷”說一句話。
醒:老師認識這個字,西+星=醒問學生對不對,說一說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扇:采用多音字的方法認識這個字。為生準備兩句話幫助他們更好的記住這個字。
媽媽正在給我扇扇子。媽媽正在用扇子為我扇風。
說一說:課文中為什么說媽媽給我搖扇子,而不說扇扇子呢?一個“搖”字體現了什么?
與“水”有關系。讓生用“涼”組詞,看一看它是否與冷有關系?!昂埂弊值膶W習時,可與“漢、旱”區別學習。
2、第一小節把媽媽的愛比做了清涼的風,那我們看看課文的第二小節又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
身上,那你想對在雨中接你的媽媽說些什么嗎?
3、課文又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冬天的火、純凈的河)。
學習生字“熄”“滅”“凈”
“熄”“滅”都與火有關,一個是形聲字,一個是會意字,可以用這兩種方法來識字。
各自的家嗎?
尊()老師敢于()爭。
教室安()地面干()。
5、我們不光要享受愛,還應該回報愛,課文中的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在書中找答案。
四、拓展創新:
去關心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老師相信生活回因你們而更精彩。
附板書設計:
清涼的風。
遮雨的傘。
純凈的河。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四
1.觀察圖片,猜測、理解詩歌內容。
2.能結合生活經驗,嘗試用詩歌的語言進行創編。
3.感受媽媽的愛,并能大膽地表達出來。
小圖標、ppt
一、談話導入
二、理解詩歌
1.看第一組圖片,幼兒猜測圖片內容
t:有一個小朋友他很愛很愛自己的媽媽,他給媽媽編了一首好聽的詩,就藏在這些小圖片里。
a.幼兒自由講述
b.說一說:為什么媽媽扇著小扇子卻流汗了?
c.教師用詩歌的語言講述。
d.幼兒講述詩歌內容。
e.游戲:藏圖標
2.出示第二、第三組圖片,幼兒排序、講述。
說一說,為什么媽媽的衣服淋濕了?媽媽怎么會生病?
3.小結:我們都是媽媽的小寶貝,媽媽很愛很愛我們,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是遮雨的傘、是暖和的被子。
4.完整講述三段。
三、創編詩歌
1.出示ppt,幼兒看圖自由講述,創編媽媽的愛是什么?
2.將幼兒創編的內容及時畫在小圖標上。
3.完整地朗誦詩歌。
四、活動拓展
t:媽媽為你們做了這么多事,真的很愛你們。你們最愛誰呀?
t:媽媽說,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我最愛祖國。
t:祖國媽媽有許多令我們驕傲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五
(生默讀課文)
生:世上最關心孩子的人是媽媽。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愛。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時媽媽給我吃藥。
生:媽媽晚上給我蓋被。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想怎樣學這首詩歌?
生:我想把詩的內容畫成一幅畫。
生:我想多讀幾遍。
生:我想通過感情朗讀詩歌來學習。
生:我想把詩中寫的事演出來。
生:我也想仿寫一首詩,寫出媽媽對我的愛。
師:你們說的這些方法都很新穎,就按你們說的這些方法來學習,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學。
(生自學)
師:你最喜歡哪小節,為什么喜歡它?
生:我最喜歡第三小結。因為“我”生病了,媽媽都急哭了。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所以,我最喜歡這一小節。
生:我也喜歡這一小結。它寫出了媽媽愛“我”。
師:誰愿意把這小節讀給大家聽?(生讀)
師:“我生病了,媽媽為什么哭呢?
生:“我“生病了,媽媽很急,所以她哭了。
生:媽媽關心“我”,“愛“我”,所以才哭了。
師:每一句話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出這種感情呢?聽老師讀這小結。(師范讀)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再讀一次?(生讀)
師:他讀得怎樣?
生:最后一句讀得不好,太快了。
師:你試試。(生讀)
“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作者為什么說媽媽的淚也是愛?
生:媽媽流淚了,說明她對“我”很關心。
生:媽媽很愛“我”,所以“我”生病了,媽媽很著急。
師:媽媽這么愛你,那一定把這句讀好。讀的時候,“愛”、“滴落”、“淚”這幾個字要讀得重一些。大家齊讀這句話。(生讀)
師:哪些同學遇到過這樣的事?
生:我小的時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媽媽每天都護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
生:有一次玩的時候,我不小心磕破了頭,媽媽知道后非常著急,打車帶我去了醫院。
生:去年,我的腳被熱水湯了,媽媽趕緊給我抹上大醬,又帶我去醫院。
師: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就用聲音來表達它吧。前后桌四人彝族一組,有感情的朗讀第三節,然后,選出最好的,讀給大家聽。(生讀課文)
生:我想演孩子。
生:我演媽媽。
生:我演醫生。
師:你們先商量一下,怎樣演,都說些什么?
(生商量后表演)
師:他們表演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演得挺好。
生:還行,就是醫生有點不嚴肅。
師:我們表演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才能演得好,演得像。
師: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病好了,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生:我會對媽媽說:“您真是我的好媽媽?!?/p>
生:我會給媽媽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生唱)
生:我會親親媽媽,說一聲:“您辛苦了!”
生:我會幫媽媽做一些家務活。
生: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媽媽。
……
《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花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力求體現這一理念,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要的前提下,讓他們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表達方式。在學習活動中主動發展,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使課文內容及所蘊涵的情感在學生心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六
2.范讀課文,引起讀書的興趣。生自由表述。聽讀課文。
1、自己試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并練習把語句讀通順。
2、檢查識字,多種形式練讀生字。
3、檢查指導讀課文,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4、整體感知內容,說一說課文寫了幾件事,分別把媽媽的愛比作什么?1、自由讀課文。
2、圈畫生字、新詞。
3、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
1、重點指導讀好一節(可以從第一節開始,也可以讓學生從前三節中任選一節)
(1)自讀自悟。讀這一節時你想表達會感情,每一句話你怎樣讀。
(2)指讀評讀。交流:這一節詩告訴我們什么?(媽媽的愛是無私的)討論:每一句詩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感情(必要時老師可以范讀、領讀)
(3)自己練習讀出整節詩的理解和每句詩的理解,表達出詩的思想感情。
2、采取以上方式,讀好前三節中另兩節詩。
1、生讀課文,思考問題。
2、邊讀邊理解課文,回答問題。
3、能有條理地表述。
1、指導讀好第四節。
(1)自讀自悟。討論:哪兒能看出我一天天長大?這和媽媽的愛有什么關系?
(2)指導讀好每句話,表達我懂得回報的`心情,頌揚母愛的偉大。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整體感受。1、學生匯報,質疑。
2、自己在讀中領悟詞句的意思,能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媽媽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寫幾句話表示自己對媽媽的愛。生自由寫話,只要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即可。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媽媽關心愛護自己的具體實例,談一談自已怎樣回報媽媽的愛。
12 媽媽的愛
夏夜 扇扇子
雨天 媽媽 撐傘
我生病 抱我看病
三八節 我 獻花
課后記:
媽媽的愛教案設計大全(17篇)篇十七
1、喜歡閱讀詩歌,感受媽媽的愛,體會媽媽的辛苦。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特點,嘗試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廚房,香噴噴,甜蜜蜜,搖籃。
1、知識經驗準備。
2、物質準備。
掛圖,音帶,音帶《我的好媽媽》,大字卡,大句卡,小句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每位幼兒準備一張媽媽的照片。
3、環境準備。
在活動室設置一面“我的媽媽”的美術墻,將幼兒媽媽的照片和幼兒畫的媽媽貼上去。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或采用默想,聽音樂等。
音樂欣賞《我的好媽媽》。教師和幼兒隨音樂一起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動。
1,交流分享:我的好媽媽。
媽媽每天為小朋友,為我們的家庭做許多事,真是能干的好媽媽,
3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認真傾聽,
4,出示掛圖。
5朗讀詩歌。
三游戲活動。
結束小結:
交流交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