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一
2012年第1期
慢性病患者如何過春節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節日里,很多人會不經意地增加一些零食攝入,如薯片、瓜子、開心果等堅果類。由于這些食物所含的油脂較多、熱量較高,多食會引起血糖升高。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
可編輯范文 肝病患者忌“酒”
節日期間,如果大量飲酒,對肝病患者有百害而無一益。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有一定的毒性,對于病毒性肝炎未愈患者會影響肝細胞的再生。對于一些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患者有時由于酒精刺激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膽道疾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癥加劇。春節期間幾種常見疾病的救護要領
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節假日家人歡聚,熬夜玩樂,過度操勞,打亂了平時的生活可編輯范文 規律;同時人們吃得過飽過好,增加心臟負擔,都可能使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救護要領:遇到這種情況,家人可解開病人衣領,不要盲目移動病人。不能讓病人頭位過高,最好平臥,頭偏向一側,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額頭上,以減少病人出血和降低顱內壓。如果有心臟病史要馬上服藥,如已經不能吞服,可把藥化成水服下,同時馬上撥打120叫急救車送往醫院。用擔架將病人抬出,盡量不讓病人走動。在等待的過程里,可視情況給病人做心外按壓。按壓胸骨中下1/3處,按壓深度5cm,頻率100次/分。
急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發病因素。暴食促使胰液大量分泌,大量飲酒會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和奧狄氏括約肌痙攣,此時胰液對胰腺進行“自我消化”,引發急性胰腺炎。過量食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飲酒,會引起胰腺水腫,誘發炎癥。由于發病位置不確定,有些人會誤認為是腸炎,貽誤治療。
救護要領:急性胰腺炎發作時,應該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達十二指腸內,引起對胰腺的刺激,造成胰腺持續破壞。如果胃里沒有燒灼感,可能是單純胃潰瘍,可以吃一些蘇打餅干緩解。病情嚴重者要及時送醫院。
酒精中毒
飲酒過多會因乙醇潴留而出現中毒癥狀。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容易出現醉酒癥狀。酒精中毒除了惡心嘔吐外,神經興可編輯范文 奮期患者表現話多且言語不清、動作笨拙。進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現為顏面蒼白、口唇微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瞳孔散大、脈搏快、呼吸緩慢有鼾聲,這時需積極救治。
救護要領:親友相互提醒.慢慢飲酒;不要空腹飲酒。如果因飲酒過量,導致狂躁癥狀,千萬不能使用鎮靜劑,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來催吐,這樣會使腹內壓增高,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引起急性胰腺炎。酒量有限、但有些場合又不能不喝的人,不妨在飲酒前服食醒酒藥品,能加快飲酒后酒精的分解,防止醉酒。酒精中毒后適當飲用茶、牛奶,可以緩解癥狀。情況嚴重的需立即送往醫院。
一氧化碳中毒
春節期間是煤氣中毒事故的易發期,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爐具;嚴防煙筒等煙道漏氣;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救護要領: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要馬上開窗開門通風,迅速將病人移至通風處,如有氧氣可給病人吸氧。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救護要領: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在緊急處理后,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可編輯范文
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鞭炮炸傷
放鞭炮既能聽響,又能傷人。多因未及時躲開炮響,成人手持放炮,小兒撿“瞎炮”,或制造、運輸中意外爆炸而受傷。受傷多見于手、面、眼、耳部。
救護要領:手指傷者可包扎止血,高舉手指,用干凈布片包扎傷口。淺表有異物立即取出。服去痛片或強痛定止痛。眼傷者可點0.25%氯霉素眼藥水以防感染。一眼受傷包扎雙眼,減少眼球運動。嚴重傷者尤其是爆炸性耳聾應速送醫院救治。
預防保健科宣
可編輯范文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二
健康教育宣傳欄
2012年第1期
慢性病患者如何過春節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節日里,很多人會不經意地增加一些零食攝入,如薯片、瓜子、開心果等堅果類。由于這些食物所含的油脂較多、熱量較高,多食會引起血糖升高。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肝病患者忌“酒”
節日期間,如果大量飲酒,對肝病患者有百害而無一益。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有一定的毒性,對于病毒性肝炎未愈患者會影響肝細胞的再生。對于一些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患者有時由于酒精刺激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膽道疾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癥加劇。
春節期間幾種常見疾病的救護要領
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節假日家人歡聚,熬夜玩樂,過度操勞,打亂了平時的生活規律;同時人們吃得過飽過好,增加心臟負擔,都可能使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救護要領:遇到這種情況,家人可解開病人衣領,不要盲目移動病人。不能讓病人頭位過高,最好平臥,頭偏向一側,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額頭上,以減少病人出血和降低顱內壓。如果有心臟病史要馬上服藥,如已經不能吞服,可把藥化成水服下,同時馬上撥打120叫急救車送往醫院。用擔架將病人抬出,盡量不讓病人走動。在等待的過程里,可視情況給病人做心外按壓。按壓胸骨中下1/3處,按壓深度5cm,頻率100次/分。
急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發病因素。暴食促使胰液大量分泌,大量飲酒會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和奧狄氏括約肌痙攣,此時胰液對胰腺進行“自我消化”,引發急性胰腺炎。過量食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飲酒,會引起胰腺水腫,誘發炎癥。由于發病位置不確定,有些人會誤認為是腸炎,貽誤治療。
救護要領:急性胰腺炎發作時,應該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達十二指腸內,引起對胰腺的刺激,造成胰腺持續破壞。如果胃里沒有燒灼感,可能是單純胃潰瘍,可以吃一些蘇打餅干緩解。病情嚴重者要及時送醫院。
酒精中毒
飲酒過多會因乙醇潴留而出現中毒癥狀。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容易出現醉酒癥狀。酒精中毒除了惡心嘔吐外,神經興奮期患者表現話多且言語不清、動作笨拙。進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現為顏面蒼白、口唇微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瞳孔散大、脈搏快、呼吸緩慢有鼾聲,這時需積極救治。
救護要領:親友相互提醒.慢慢飲酒;不要空腹飲酒。如果因飲酒過量,導致狂躁癥狀,千萬不能使用鎮靜劑,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來催吐,這樣會使腹內壓增高,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引起急性胰腺炎。酒量有限、但有些場合又不能不喝的人,不妨在飲酒前服食醒酒藥品,能加快飲酒后酒精的分解,防止醉酒。酒精中毒后適當飲用茶、牛奶,可以緩解癥狀。情況嚴重的需立即送往醫院。
一氧化碳中毒
春節期間是煤氣中毒事故的易發期,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爐具;嚴防煙筒等煙道漏氣;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救護要領: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要馬上開窗開門通風,迅速將病人移至通風處,如有氧氣可給病人吸氧。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救護要領: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在緊急處理后,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鞭炮炸傷
放鞭炮既能聽響,又能傷人。多因未及時躲開炮響,成人手持放炮,小兒撿“瞎炮”,或制造、運輸中意外爆炸而受傷。受傷多見于手、面、眼、耳部。
救護要領:手指傷者可包扎止血,高舉手指,用干凈布片包扎傷口。淺表有異物立即取出。服去痛片或強痛定止痛。眼傷者可點0.25%氯霉素眼藥水以防感染。一眼受傷包扎雙眼,減少眼球運動。嚴重傷者尤其是爆炸性耳聾應速送醫院救治。
預防保健科宣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三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健康教育宣傳欄
2012年第1期
慢性病患者如何過春節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節日里,很多人會不經意地增加一些零食攝入,如薯片、瓜子、開心果等堅果類。由于這些食物所含的油脂較多、熱量較高,多食會引起血糖升高。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
肝病患者忌“酒”
節日期間,如果大量飲酒,對肝病患者有百害而無一益。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有一定的毒性,對于病毒性肝炎未愈患者會影響肝細胞的再生。對于一些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患者有時由于酒精刺激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膽道疾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癥加劇。
春節期間幾種常見疾病的救護要領
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節假日家人歡聚,熬夜玩樂,過度操勞,打亂了平時的生活規律;同時人們吃得過飽過好,增加心臟負擔,都可能使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救護要領:遇到這種情況,家人可解開病人衣領,不要盲目移動病人。不能讓病人頭位過高,最好平臥,頭偏向一側,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額頭上,以減少病人出血和降低顱內壓。如果有心臟病史要馬上服藥,如已經不能吞服,可把藥化成水服下,同時馬上撥打120叫急救車送往醫院。用擔架將病人抬出,盡量不讓病人走動。在等待的過程里,可視情況給病人做心外按壓。按壓胸骨中下1/3處,按壓深度5cm,頻率100次/分。
急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發病因素。暴食促使胰液大量分泌,大量飲酒會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和奧狄氏括約肌痙攣,此時胰液對胰腺進行“自我消化”,引發急性胰腺炎。過量食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飲酒,會引起胰腺水腫,誘發炎癥。由于發病位置不確定,有些人會誤認為是腸炎,貽誤治療。
救護要領:急性胰腺炎發作時,應該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達十二指腸內,引起對胰腺的刺激,造成胰腺持續破壞。如果胃里沒有燒灼感,可能是單純胃潰瘍,可以吃一些蘇打餅干緩解。病情嚴重者要及時送醫院。
酒精中毒
飲酒過多會因乙醇潴留而出現中毒癥狀。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容易出現醉酒癥狀。酒精中毒除了惡心嘔吐外,神經興奮期患者表現話多且言語不清、動作笨拙。進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現為顏面蒼白、口唇微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瞳孔散大、脈搏快、呼吸緩慢有鼾聲,這時需積極救治。
救護要領:親友相互提醒.慢慢飲酒;不要空腹飲酒。如果因飲酒過量,導致狂躁癥狀,千萬不能使用鎮靜劑,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來催吐,這樣會使腹內壓增高,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引起急性胰腺炎。酒量有限、但有些場合又不能不喝的人,不妨在飲酒前服食醒酒藥品,能加快飲酒后酒精的分解,防止醉酒。酒精中毒后適當飲用茶、牛奶,可以緩解癥狀。情況嚴重的需立即送往醫院。
一氧化碳中毒
春節期間是煤氣中毒事故的易發期,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爐具;嚴防煙筒等煙道漏氣;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救護要領: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要馬上開窗開門通風,迅速將病人移至通風處,如有氧氣可給病人吸氧。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救護要領: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在緊急處理后,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鞭炮炸傷
放鞭炮既能聽響,又能傷人。多因未及時躲開炮響,成人手持放炮,小兒撿“瞎炮”,或制造、運輸中意外爆炸而受傷。受傷多見于手、面、眼、耳部。
救護要領:手指傷者可包扎止血,高舉手指,用干凈布片包扎傷口。淺表有異物立即取出。服去痛片或強痛定止痛。眼傷者可點0.25%氯霉素眼藥水以防感染。一眼受傷包扎雙眼,減少眼球運動。嚴重傷者尤其是爆炸性耳聾應速送醫院救治。
預防保健科宣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四
春季防病知識
春天氣溫多變,氣候變化無常,冷暖不穩定且多風,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會乘機肆虐,易造成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如流感、流腦、水痘、風疹等等;同時不穩定的氣候往往會使人情緒波動,影響到人的內分泌及生物鐘,導致心血管及精神病的發生。另外,春暖花開,空氣中飄浮各種花粉、顆粒、塵埃、塵螨,對過敏性體質者易誘發變態反應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麻疹等。我們應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1、過敏體質的人不要過多地曬太陽,可用防曬霜保護。外出游玩要隨身帶風油精,抹后防蟲。桃花等花類觀賞就好,不要用手接觸花粉,以免過敏。
2、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毛巾、被褥要常曬太陽,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和b,少吃辛辣刺激的東西。加強營養,加強運動,提高人體免疫力。兒童要按時進行預防接種。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人際關系,充實生活。保證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可打亂生物鐘。如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發現異常及時找專科醫生咨詢。
4、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少參加劇烈和刺激的運動,控制飲食。根據天氣變化適當保暖,平時生活要有一定規律。老年人如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經常測量血壓、血脂,不可以參加激烈的運動。肉少吃,多響蔬菜水果,提倡低脂、低鈉、低糖飲食。
流感防治知識
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性強,傳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專家對公眾提出如下建議:
●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癥狀。
●流感防治誤區:
1、服用維生素抗流感。各種維生素好處多多,這顯而易見、毋庸臵疑。但它們卻不能使人遠離流感。包括使用抗病毒藥和各種維生素在內的綜合診治才是最理想的療法。
防污染。
4、講究個人衛生。常剪指甲、勤換衣服,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洗手是最重要的個體預防措施,工作結束、外出歸來、飯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將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凈,大大減少污染的機會。個人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如果發現患有上吐下瀉等癥狀, 要立即就醫,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四、夏季腹瀉的種類和防治
1、細菌性痢疾
簡稱菌痢,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污染的飲料等就可能發病。痢疾桿菌進入體內后,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破壞細胞的屏障,使結腸黏膜發生潰瘍、脫落、出血。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腹痛。患者有肛門墜脹、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覺。腹瀉患者,特別是出現膿血便者要及時化驗大便,一旦確診要及時用抗生素治療。有痙攣性腹痛者,不可隨意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以免導致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在腸道而加重中毒癥狀。
2、病毒性腹瀉
大多由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襲腸黏膜,使受損的腸絨毛變平變短,吸收面積減少,吸收功能發生障礙而導致腹瀉。大便稀薄,兒童的病毒性腹瀉,大便會稀得像蛋花湯似的,每天五六次,同時會伴有發熱和食欲減退。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同時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服用口服補液鹽。此外,要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條、米粥、肉湯等。不能亂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會殺病毒。同時,在人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種細菌,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腸道內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的生態環境,維護著人體的健康。亂用抗生素,會把對人體有益的細菌殺死,導致菌群失調,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等會失去制約,乘機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調性腹瀉。
3、不潔食物引起的腹瀉
食物被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污染后變質,人體攝入這些食物后發病。糞便稀軟或呈水樣,排出量大,每日數次甚至十數次,極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這種腹瀉是細菌毒素引發細胞分泌功能亢進、大量腸液聚積于腸腔所致。患者常伴有惡心、嘔吐、左下腹痛等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腸道感染的藥物,以抑制腸道細菌而達到止瀉的效果。有人急于服用止瀉藥,認為只要止住腹瀉就好了。其實不然。因為服用止瀉藥后,表面看來大便次數減少了,腹瀉緩解了,但這樣會使病原微生物滯留在腸道內不被排出,導致細菌等產生的大量毒素被腸黏膜吸收,引起嚴重后果。
4、受冷引起的腹瀉
碘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還會引起早產、流產、胎兒畸形。
堅持食用碘鹽能有效預防碘缺乏病。孕婦、哺乳婦女、學齡前兒童還應多吃海帶等含碘多的食物。
自然環境碘含量高的地區的居民、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甲狀腺炎病人等少數人群不宜食用碘鹽。
4、每年做1次健康體檢。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以便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檢查中發現的健康問題和疾病,要抓住最佳時機及時采取措施。
5、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后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在道路交通碰撞中,安全帶可以降低40﹪~50﹪的傷害危險以及40﹪~60﹪的致命傷害危險,佩戴摩托車頭盔可將頭部傷害及其嚴重程度降低約70﹪。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2﹪,發生危及生命的道路碰撞事故危險就增加100倍。為了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社會、對家庭負責,開車(或者乘車)時,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規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疲勞駕駛、不酒后駕車。
6、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溺水是我國1~14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強對兒童游泳的監管。
兒童少年游泳要有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不要單獨下水。游泳的場所,最好是管理狀況好的游泳池。在天然水域游泳,要選擇水質清潔、無污染,水底地面較平坦,無雜草,無有害動物的水域。不能到情況不明的水域游泳。風浪較大或下雨時,不要在天然水域游泳。下水前,要認真做準備活動,以免下水后發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游泳時還應注意不要打鬧、不要在天然水域跳水。
7、安全存放農藥,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藥。
農藥可經口、鼻、皮膚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使人中毒。
購買農藥要使用專門的器具,特別是不能把農藥放在菜籃子或米籮里。保管敵敵畏、樂果等易揮發失效的農藥時,一定要把瓶蓋擰緊。施用農藥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并且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嚴禁對收獲期的糧食、蔬菜、水果施用農藥。嚴防農藥污染水源。
對誤服農藥中毒者,如果患者清醒,要立即設法催吐。經皮膚中毒者要立即沖洗污染處皮膚。經呼吸道中毒者,要盡快脫離引起中毒的環境。中毒較重者要立即送醫院搶救。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五
舊州鎮中心衛生院健康教育宣傳欄第五期
加強免疫規劃工作保障兒童健康
計劃免疫規劃工作,是通過有計劃的針對兒童開展各種疫苗的有效預防接種,達到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工作。由于我國實行預防擱制度,通過多年以來長期的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小兒脊髓灰質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腦、已腦等各種傳染病大幅度下降,有的達到基本消滅的標準。為了你家人兒童的健康,每個家庭應盡自己的責任及義務完成兒童的計劃免疫規劃。
狂犬病、鼠疫防治知識宣傳
住院分娩好母嬰健康保
懷孕、生孩子是結婚婦女要過的一道“關”。只有自己把握好,才能順利過“關”。要達到順利過“關”的目標,已婚婦女當得知自己懷孕后,要主動到附近的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進行產前檢查,查看胎兒生長發育情況。接受醫生的指導。到臨產時,提前到醫院待產,才能有效的保證母嬰的安全及健康。
關心兒童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責任
兒童是家人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兒女生長發育優良、健康。為了達到此目標,必要要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進行評價。這就要對6歲以內的嬰幼兒進行生長發育的監測。這項工作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一項內容
之一。每個家長行動起來,主動到附近的村衛生室或鄉鎮衛生院進行兒童生長發育的檢查。
麻風、結核、艾滋病基本知識
麻風、結核、艾滋病屬于慢性傳染病,是國家重點防控的傳染病。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粘膜,周圍神經及淋巴,早期發現早期報告,早期治療,可以治愈麻風病,減少畸殘。
結核病過去稱之為肺癌,由結核桿菌引起。主要侵犯肺部,引起肺部病變。我縣是結核病高發縣之一。自我縣2004年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以來。截止2010年底止,共登記可疑性肺結核5111例,查出活動性肺結核4006例,主要發病人群是農民計3642人占總病例數的3.55%。結核病、麻風病的治療國家提供免費藥物。如有可疑癥狀者,主動到醫療機構或疾控中心檢查治療。艾滋病在我縣也有發生,艾滋病是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潔身自愛、遠離毒品,只有這樣,都會有效的保護自己及周邊人群的健康。
①尊敬的家長:請按時帶上你的孩子到指定的村衛生室或鄉衛生院進行預防接種。
②尊敬的母親:請你及時帶上你的寶寶到附近的村衛生室或鄉衛生院進行生長發育檢查。
③國家免費治療麻風和肺結核。
④尊敬的孕產婦:為了你及孩子的身心健康,請到舊州
鎮住院部住院生孩子。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六
龍鳳區五小學健康教育宣傳欄
依據《大慶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宣傳月”的通知》的有關精神,三月份,我校積極開展各項健康教育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在校園教學樓前等醒目位置懸掛創衛、健康教育宣傳標語。
二、更新校園創衛和健康教育宣傳欄。本月我們更換了新的創衛展板內容。針對春季傳染病多發季節,醫務室及時更換相關展板內容,向師生宣傳傳染病預防知識,對控煙知識等內容進行定期宣傳。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本月,我們在各班級之間進行了健康知識黑板報評比,同學們都能認真準備、積極參加,使他們在活動中了解了更多的健康知識。召開班主任會,醫務室專門就春季傳染病為全體班主任進行了知識宣傳,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識。
四、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本月,教師任利用班會時間進行創衛知識講座,認真備課、精心制作課件并認真授課,真正做到“創衛進課堂”,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了健康知識。
五、及時向上級報送健康教育活動宣傳信息及工作經驗。
六、一如既往開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動”活動,利用三月學雷峰活動的進行組織“創衛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社區進行創衛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宣傳。以上是我校本月活動開展情況總結,活動有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把有關活動落到實處,進一步搞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宣傳欄工作總結篇七
幼兒健康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幼教名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幼兒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是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即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幼兒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家園應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鍛煉、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一)幼兒健康的生活習慣 ☆飲食
1.不偏食,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 2.自己吃飯,不剩飯,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使用和收拾餐具;
3.能主動、足量飲水。☆睡眠
1.按時睡覺,注意睡姿; 2.自己睡覺,不用大人陪睡。☆生活自理
1.自己穿脫衣服和鞋襪,整理自己的衣柜和學習用品; 2.會自己疊被子,學習整理床鋪; 3.自己洗手、洗臉和刷牙,飯后漱口; 4.學習自己洗手絹和襪子;
5.大小便后能自己整理好內、外衣褲,并放水沖廁。☆自我保護
1.知道簡單的安全常識,如不爬窗臺,不把手、頭伸出窗外和車窗外等;
2.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讓陌生人進家,外出活動時不離開大人;
3.會正確開關門,出門不擠不搶;有秩序地上下樓梯及玩大型運動器械;活動時知躲閃,摔倒時知揚頭手撐地; 4.不把異物放入耳、鼻、口中;
5.不靠近危險物品和地方,未經允許不擅自開關電器; 6.知道并遵守交通規則,在成人帶領下外出,走便道、過馬路會看紅綠燈走人行橫道;
7.記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記住自己幼兒園的名字;若和成人走散時不亂跑,知道找工作人員或警察幫忙;
8.自己身體不舒服時會知道告訴大人;
9.不玩火,能記住救援電話:119,120,110。(二)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1.定時排泄,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 2.勤洗手、洗臉和刷牙,飯后便后及時洗手; 3.不用手揉眼睛、挖鼻孔和掏耳朵; 4.勤洗澡、換衣服,勤剪指甲; 5.不吃手指,不隨便將東西放入口中; 6.會用手絹和紙巾。(三)文明的行為習慣
1.能主動、認真地整理玩具、圖書,用完東西放回原處; 2.打噴嚏或咳嗽時,知道要捂住嘴和鼻子; 3.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亂丟果皮紙屑; 4.不在墻壁、地板、桌椅上亂涂,愛護花草樹木、小動物,愛護圖書、玩具和學習用品;
5.主動幫父母、家人和小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 6.懂得他人勞動的辛苦,愛惜勞動成果; 7.積極當值日生,愿意為他人服務,做事認真; 8.關心和愛護周圍環境,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并能提醒他人愛護環境。
健康新理念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一個全新的標準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一、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健康的十條標準
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健康的十條標準: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臉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二、健康“五快”“三良好”
為了使人們對健康的內涵有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世界衛生組織于1999年提出了身心健康“五快”(機體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
1.身體健康“五快”:吃得快、便得快、走得快、說得快、睡得快。
吃得快——說明消化功能好,有良好的食欲,不挑食,不厭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便得快——說明吸收功能好,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感覺輕松。
走得快——說明運動功能及神經協調功能好,步履輕盈,行走自如。
說得快——說明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口齒伶俐。睡得快——說明神經系統興奮—抑制過程協調好,上床很快入睡,睡得沉,醒后精神飽滿,頭腦清醒。2.精神健康“三良好”
良好的個性人格,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蕩,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對人際關系充滿熱情。
3.心理健康標準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但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狀態。
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
(1)認知過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緒穩定,樂觀,心情舒暢。
(3)意志堅強,做事有目的、計劃、步驟、方法,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
(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價值觀等均正常。(5)養成健康習慣和行為,無不良行為。(6)精力充沛地適應社會,人際關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