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某一段經歷的再次思考和總結,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更深刻的領悟和啟示。請大家閱讀以下心得體會范文,相信其中的思想和觀點會給你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一
讀《弟子規》啟蒙了我的智慧,震撼著我的心靈,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早就知道了,但他們其中的含義都是通過熟讀之后才深刻理解,如果能早知道這些,也許我的人生機遇會大不相同,學習《弟子規》有四點重要體會。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
3、為人要謙虛。
4、找準人生目標。
《弟子規》教人向善,培養增養人的德行,讓我明白了立身處世的'道理,耳濡目染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潛移默化間教會了我們逐漸形成高尚的品德、強列的責任感,學習它就是把圣人的教誨融入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彼晕覀兇罂刹槐厝チw慕別人取得的成就,獲得多么財富,過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勤奮工作,貢獻社會”作為人生目標。
《弟子規》主要講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良好品德和生活習慣,博愛的精神,正確的讀書方法。時過境遷,歲月流逝,書中的內容同現在的時代形勢迥然不同,但書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品德高尚的人,養成良好習慣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二
我從學習《弟子規》有四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平時感到做得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并不是盡善盡美。應該怎樣盡到作為子女的孝道,我現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佛法里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上面已經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師的恩德,啟發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頭;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努力才有的結果。
我常常從電視電影里看到外國人吃飯前會念祈禱文,都是些感謝的話,而且還有感恩節,專門抽時間來想想如何感謝那些對自己有恩的人。時常懷著感恩之心,念念想著別人的恩德,人才不會那么自私,不會有那么多的不滿和怨言,人才會活得開心,社會才會和諧。
第三,為人要謙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讓別人喜歡與你相處,你的態度首先要恭敬,行動上要多為他人著想?!盀樗酥胧堑谝坏葘W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所謂做人難,不就是難在這里嗎?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敏感度不夠,其實是缺乏平日的訓練。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薄熬徑液?,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薄兜茏右帯纷屛抑涝谄綍r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才會成為一個人自然流露的品質。
第四,要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想從《弟子規》學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個過程,過得如何很大程度取決于選擇什么樣的目標?!拔ǖ聦W,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p>
從這句經文讓我明白了要以“德學”和“才藝”為重。把“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努力工作,貢獻社會”作為人生的目標。因為如果以外在的物質作為追逐目標,無論多少都不能讓人感到真正長久的快樂,這種快樂可以充滿人生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過程,這種快樂我想應該是可以帶入墳墓并影響后世的,應該不會讓人的一生有什么遺憾。
《弟子規》給我的生活一個指導,一個方向,讓我學會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現在生活的快樂同時又有積極人生目標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僅自己要去學習《弟子規》而且要不時的把自己的行為和《弟子規》的要求對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還比較遠,我要從小事情,小細節做起。
例如:“首孝悌”,我們不管社會地位高低,權利大小,首先必須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嘛,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會孝敬的人,怎么能辦大事呢?所以我要繼續努力完善自己,讓自己的快樂帶給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得到快樂和幸福!為社會和諧和穩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三
初次接觸《弟子規》,認為和兒時背的《三經》一樣,不過是兒童的啟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為然。聽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講座之后,才知道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蘊卻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圣人的學生。“規”是什么意思?就是規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范。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父親早年讀過幾年私塾,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長輩先嘗。所以,在我們的人生理念中,長輩就是太陽,我們是星星,永遠圍繞著太陽轉。父親老家在農村,生活非常貧困,爺爺奶奶生病時,母親把家中所有的積蓄和每月工資,全部拿出來給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債過日子。父母從沒有刻意要求我們姐弟孝順他們,而我們如今對父母都很孝順,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來說是刻骨銘心的。
早年雖然讀過《三經》、《道德經》,但讀而不知其意,聽了幸福人生講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規》是十善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來檢驗約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較概括,具體運用到生活中有點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惡卻不能覺察,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話說出口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意見不統一,語調會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八度,“言語忍,忿自泯”沒有落實,學習《弟子規》后才發覺自己的缺點竟然有這么多。除了前面的兩條,自認為還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條都有很多的不足,試想,如果時光倒退2xx年,當我們面對無邪而知禮的孩童,該是怎樣的汗顏。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四
《弟子規》,這本書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這本書說了許多我們從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如:孝敬父母、關心兄弟姐妹、在言行中要謹慎講信用、要博愛眾生、多親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精力充足,還應該多看書學習?!兜茏右帯分形易钕矚g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p>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即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偷懶不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在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時,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強詞奪理,讓他們生氣,傷心???,廖廖幾句話,卻有著這么深奧的含義,由此可見,古人是多么的聰慧。
在學習《弟子規》之前,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女生。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在臥室里看書,媽媽讓我去掃地,但我卻和媽媽頂嘴,后來還離家出走,我記得當時媽媽嚇壞了的表情。那時,我覺得自己好任性,惹媽媽生氣、傷心。但是,現在我學習了《弟子規》,一定不會再那么任性了,《弟子規》是一位良師,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弟子規》指導人們的言行,它是中國的活寶,我離不開它。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五
自古以來,讀書一直是求知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古代,讀書更是有著極高的榮譽。如今,雖然學習和知識已經變得更加普及和便捷,但我們依然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讀《弟子規》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學習方式,通過它我們能夠汲取先賢的經驗、吸收他們的智慧,從而提升自己。
第二段:讀《弟子規》的背景。
《弟子規》是一部由戒律、教義與故事組成的教育著作。據傳在唐朝時期(10世紀)由李覯所撰,屬于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弟子規》重視道德教化,對后世教育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其內容中無論是關于禮儀、行為還是修行方面,都能夠為人們提供寶貴的學習和規范自己的經驗。
第三段:讀《弟子規》的收獲。
讀《弟子規》增進了我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如何做一名有道德素養的人。在《弟子規》的闡述中勤學、欺人、謙讓、尚禮、忠誠等道理,給予了我很好的管理自己及與人交往的指導。讀《弟子規》也讓我更加珍惜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和家庭的價值,讓我認識到“家和萬事興”的原本道理。通過在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只要肯發奮,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我們必須在謙虛、刻苦、勤奮、實踐這些美德中去尋找進步。
第四段:讀《弟子規》的啟示。
我認為,《弟子規》不僅僅是一本著作,更是一扇開啟智慧的門,是我們向前邁進的一個堅實的依靠。通過讀《弟子規》可以使我們更加端正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除此之外,讀《弟子規》還可以使我們從過去的教育經驗中發現并運用其中的優勢,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做事中的不足與漏洞,從而更好地為瞄準未來和實現自身價值定下目標。
第五段:透過《弟子規》看未來。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更要珍惜傳統文化的寶貴,學會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推進我們未來的發展。讀《弟子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尋找方向的過程,讓我們不斷反省、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標,在未來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讀《弟子規》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一條彎曲、漫長而又有意義的成長之路,喚醒我們去追尋一份真正的完美。
結語:
總體來說,讀《弟子規》可以使我們更好地領悟一些價值觀、道德規范,并在求知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同時,它也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珍惜和傳承它,增強自身的道德素養和整體素質。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依然要堅持自我的目標和人生追求,從而成為一名既實用又優秀的人。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六
一直以來,很想去領悟一些關于圣主先賢所流傳下來的思想,但由于本人文學修養不高且比較懶惰,所以有關那些優秀的思想我平時都沒怎么去領悟。
說實在的,在此之前我并不知《弟子規》為啥!而今我有機會可以認真去研讀它了。
讀了《弟子規》,看了關于道德教育的這個光盤,聽了那些老師的講解,聽了那些當事人自己的訴說,真的,我發覺自己的眼角濕了,感覺有些不相信,難道對我有這么大觸動么?我想有的,的確是流淚了。
我不想去論述自己懂了多少,但想告訴自己:“你長這么大了,你覺得你會做人么,會做一個好人么?”
人嘛!之所以為萬物之首,就在于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社會關系,也因為有了人類才有了社會。做為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于家庭來說,我是他們的親人,于朋友來說,我的是他們的伙伴,于同學來說,我是他們的同學,于老師來說,我是他們的學生,于社會來說,我只是平凡的一員,于世界來說,我只是一顆毫不起眼的塵埃。
學習《弟子規》之后,( )我自己感到很慚愧。感覺自己對不起很多人,很多。
首先,我對不起自己的爸爸媽媽。從小到大,我都不是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活了這么些年,感覺很愧對父母。都說了百善孝為先,可是我卻沒有做到,因為我不孝。別誤會,我說自己不孝并不是我自己對父母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兜茏右帯罚骸案改附?,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闭f的是父母所教我們的都是為了我們好,父母的教導應該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說到這里,我不知道這個小小的基本要求,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么,孝順那就無從談起,很慚愧,我沒有做到,這真的很不應該,以前老覺得沒什么,學習了《弟子規》之后,我開始才覺醒,也知道自己的過錯。從今天開始,我保證自己會改變。
做為一個學生,我也愧對老師,首先,我不是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其次,我也不是一個守規矩的學校。小學和初中我就不說了,說說高中吧。高一第一學期,我規規矩矩的度過了,老師對我的評價也還可以。好了,高一第二學期來了,我也變了,為什么變了,我自己的心態問題之外,還和換了班主任有關。那時我正處于叛逆時期,而說實在的,那老師的為人處事也的確有些問題,所以,我們班里那些調皮的同學對她都有意見,我也是其中之一,甚至是起帶頭的那個,真的,那時的我有些瘋狂,我事事都與她對抗,我當著她的面故意踢教室的門,當著她的面撕毀她叫我寫的檢討書,甚至我還那些自己寫的稿子在班里的講臺上數落她,等等如此壞事。當然啦,在我做了如此之多的壞事之后,那老師對我都是不好的,比如,平時對我橫眉豎眼的,背后跟同學們數落我的不是,故意亂記我的德育分使我的德育分不及格,也許有人不相信,但我真的沒有冤枉她半點,真的,雖然我成績不理想,但我自信我的綜合能力不錯,可是呢!我的學籍表里面的所有科目,不是不及格的就是勉強及格,甚至我最好的體育分都只是勉強及格,為什么呢!因為我得罪她,她故意整我的。(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們這里就是這樣,你的學籍表上的科目的成績是由班主任決定,喜歡你,給你全優,不喜歡你,一支筆一劃,你就什么都不行了,真的,試想一下,一個班里地理連考兩次第一的地理課代表的學籍表的地理成績只是勉強及格,一個班里體育一千米跑步考第一的學生他的體育成績居然是不及格再改成勉強及格,真的,很可悲。)曾經我真的是恨死她了,真的,我無時無刻都在詛咒她,我想不明白她做為一個長輩為何跟我過不去,而我的脾氣也實在是不好,我受不了這樣,所以我就瘋狂的和她對著干,不知道那時的我是否感到痛快了,只知道我的成績在直線下降,太不應該了。至于為什么會這樣,我一直想不通,直至學了《弟子規》,我才明白,原來這一切的原因都在我身上,原來這就是報應呀,是我自己先錯在先了啊!做為一個學生我不該這樣呀!真的!這是罪孽呀!我忘記了身為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甚至是做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我們有些五千年的歷史,有些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比如尊敬師長等等,可是我都給忘記了,我沒有做到,我沒有尊敬老師,所以,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學習了,這個《弟子規》后,我知道錯了,我會改過,學習怎么樣當一個合格的學生,說句實話,我現在還是對那個老師沒好感,還是不喜歡,但是至少我不恨她了,或許吧!以后我對她會有改觀。最后我想對高一第二學期的班主任說,(學習心得)老師,不管如何,我想對您說聲“對不起。”
錯,才發覺有些本來不必要的矛盾都是自己自找的是可以避免的。那天看了那個光盤,那老師說得真好:“恨是一切罪惡的根源。”真的,我過后自己想了很久才明白,真的,只要心中放下恨意,心就會開朗一些,日子也會過得開心一些,所以,我也在學著漸漸改變自己。對于那些我喜歡的人,我一輩子不會變心,對于那些不喜歡我和我不喜歡的人,我以后會理性客觀的對待,對于那些我傷害過的人,我會去彌補,請求原諒,對于那些傷害過我的人,我會放下恨意,放棄仇恨,從今以后,開開心心的活著,做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好了,最后說說關于社會。沒學習《弟子規》之前,我是一個功利主義者。我也知為何,我的思想和我的年齡有些不適應。自大一點說,我看不起大多數同齡人,我老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好得多,所以,我說話特別不謙虛,對待人也不怎么禮貌。學習了《弟子規》,我想的人生觀會有很大的改變,我要從新學習做人,學習做一個好人,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為什么我要寫這個讀后感,我想原因只有兩個,其一,我開始覺悟了。其二,我想和別人分享,想讓所有的人變得更好。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收集的《弟子規》體會(精選3篇),歡送大家分享?!兜茏右帯肥侵袊艜r的蒙學課本,講述著古代文明人和平民百姓的故事。它可以讓現代人感受到古人對老人的尊重、對父母的孝敬。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待婢仆,身貴端,慈而寬。”這就話講述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東漢時期的一位丞相叫劉寬,他總能體諒犯錯的部下,不生氣,不發火。有一次,劉寬的夫人想試探一下他,就讓侍女給他端雞湯,在他接雞湯時,成心失手,雞湯剛好灑在劉寬剛穿好的朝服上。想不到劉寬竟然沒有發火,而是關心是女燙傷沒有。
在現代,和劉寬的君子風度恰恰相反,一些單位的上級領導,從不寬待下面的職工,當職工犯了點錯誤,就會在大會上嚴厲批評,而不像劉寬那樣寬以待人。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人要做到仁慈寬厚,才是完美的。也讓我懂得了寬容他人是一種美德。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斑@段話的意思是:縱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親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親擔憂,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
而我平時就很任性,經常擅自做主。有時候媽媽讓我做事,我喜歡了才做,不快樂就不做,讓我去買東西,我有時還不經媽媽同意就買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時候爺爺奶奶給我的錢,我就藏起來,不告訴媽媽,自己拿去買一些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之類的。我知道這么做是不對的,媽媽其實也不是不讓我拿零花錢,媽媽只是讓我自己學會怎樣正確花錢,不買不合格的玩具或者小食品?,F在我漸漸長大了,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對的,我以后要學會管理自己,這樣就不會讓父母擔憂了。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兜茏右帯吩鲩L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那么孝》感恩之心表達在一個“孝”字上,“父母照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根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別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說,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發愿: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確實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在單位里與領導和同事共事總是很難相處,關系不和睦,總是在抱怨不公平,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領導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調好上下級的關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兜茏右帯方倘讼蛏疲L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痹浀奈冶闶悄菢拥娜松,F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爸烈缃套印?,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于心的人!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八
讀《弟子規》是我們做人的必修課,其中充滿著古時的智慧和道理,深刻地啟迪了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做人做事的道路。在閱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思考,感悟,領悟真正的道理和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讀書心得,分享我對《弟子規》的體會。
第二段:準則篇。
在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幾條重要的準則,其中最重要的是“夫復何道,執之以恒?!斑@條準則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并專注于自己的目標,不斷進步。在我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條準則的重要性。
第三段:修身篇。
《弟子規》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修身篇,它強調了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如何保持正直追求內在的美德。通過閱讀,我意識到,我們應該用心去修養自己的靈魂,成為一個有品德,有勇氣,有誠信的人。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遇到麻煩時,應該保持沉著冷靜,審慎地分析情況,所有這些都能從這本書中的修身篇中獲得啟示。
第四段:家規篇。
在家規篇中,作者闡述了有關家庭生活的指南?!兜茏右帯返募乙幤械囊恍┰瓌t,如尊敬父母,孝敬祖先,敬老愛幼,以及養成好習慣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應該盡力遵守和應用的基本原則。通過這本書,我深刻地了解到,家庭是我們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并應該注重對家庭價值的認知和尊重。
第五段:末端。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弟子規》中所傳達的一切信息都是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生活方式的智慧經典。這些指導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們未來的生活之路,為我們走過人生旅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我將繼續保持這種精神,并在未來的生活中嘗試將其中重要的教訓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實踐弟子們應盡的責任。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九
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門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
《出則弟》,它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生活中我們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以誠待人?!吨敗?,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仁,代表仁慈、親仁,對親人仁慈,對外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容易,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弟子規》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十
《弟子規》這本書我雖然讀完了,但是我再次每讀一遍,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從總體上談自己的體會,現在我還不能做到,即使是別人對自己說過,那也只能代表是別人的理解。因此,讀這本書時,我力求理解,希望做到精讀。讀一篇有一篇的感受和體會。
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了,讀書第一要立志,第二要力行。立志要做什么樣的人,要做什么樣的事,就要讀什么樣的書,走什么樣的路。如果沒有志向,你的讀書就會漫無目的,對自己能力的提高,對個人的修養所起到的作用都不是很大。書中也講到我們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教師教育學生),要立志做一個圣人。如果做到這些,我們的社會將會越來越好。這樣無形之中還幫助許多沒有志向的人立了志,真是兩全其美。再一個就是要力行,道德的事情如果只停留在嘴上,那么就成了假仁假義。書中告訴我們不要等著全學完了再去實行,要學一條就做一條。我們在這一點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倘若做到,我們的學問、道德修養便會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現在的家庭,甚至個別學校的所作所為,正好把這個順序反過來。社會環境的熏陶,家庭教育的偏頗,學校教育的無奈,以及學生自身的迷茫,因此我們的教育也要不斷地調整自己。學生身上背負的壓力很大,尤其是思想壓力,他們大多數都逃脫不了獨生子女的束縛,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我約束差,這給教育的育人環節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現在又不能簡單的機械的把責任推給任何一方,這就需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來把育人做好。
這本書對我的思想、乃至對我的人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時常感到讀得太晚。而這些體會只是在讀時生發出來的,還很淺薄,今后我不僅要再讀這本書,還要讀精。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養。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十一
最近通過認真研讀《弟子規》,明白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弟子規》總序開篇時這樣教育我們: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德行的塑造。
“首孝弟(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暇,還要學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為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為規范。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為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學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用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十二
光陰荏苒,驀然回首,來我們公司已度過了十個歲月,也意味著學習傳統文化已有十個春秋,回首過往,這是一個學習和改過的心路歷程。人生活到老學到老,記得剛開始學習《弟子規》時,充滿激情,見人就說《弟子規》好,生活中卻體悟不深,在對照經典時,似乎一無是處。多年來在老師的引領下,也取得了一些進步,在此與大家匯報自己的點滴心得。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適者生存,不學習意味著被淘汰。20xx年6月,當時我們是第一期德藝書法師資班,號稱“天下第一班”。班上同仁在各行各業都小有成就,加上各位同仁學習傳統文化已經有些年頭,自己卻是一個門外漢,與大家的差距自然不言而喻,為了不掉隊,當然需要倍加努力。
自知基礎差,唯一的.辦法只有加倍用功學習。加入傳統文化團隊前,休息日早上六點起床已經很早了,在這個學習型的團隊里,大家起得都特別早,有五點不到就起床的,甚至有三四點起床的。對于這種作息,顯然是一種挑戰,逐漸也適應了這種早起的生活習慣。要想趕上大家的步伐,平時除了早起,還要提高時間的利用率,正常的課程除了要專注學習,還要利用平時零散的時間。中午大家在享用午餐時,自己規定15分鐘內用完餐,回到宿舍休息20分鐘后繼續學習。晚飯、洗漱后,也是如此。就這樣充實地學習了三個月,學習進度也開始跟上大家的步伐。
學習四個月后便開始進入工作的狀態,當時被派往內蒙古東聯藝術學校,承擔書法教學及學生生活管理工作。工作以后,自我學習的時間已經很難保證,而學生書法的學習進度在不斷地往前進,老師自身的提升沒有跟上,將無法帶領學生繼續往前學習。好在前面四個月早起學習的習慣還一直保持著,可以利用這點零碎的時間,進行自我的提升。當然假期更加不敢松懈,在家埋頭苦練。
20xx年6月回到公司,因工作需要,其他同仁相繼被派到其他單位開始工作,而自己則有幸留下來邊工作邊學習,讓自己的書法有了進一步的提升。20xx年自從長期書法班開班以來,加上其他工作內容的安排,一天下來,已是筋疲力盡,其間也很少有休息日的安排。長時間的持久戰,讓自己身心疲憊,不知曾幾何時,早上已經起不來了。自我的學習提升,也成了自己心中最糾結的一個難題。
看完顏老先生的詩讓自己心潮澎湃,《弟子規》中也講「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若沒有其他特殊原因,堅持每天早起練習書法,而這每天一到兩小時的積累,讓自己收獲頗豐。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首次突破了楷行隸篆四體的挑戰,同時楷書還臨習顏、柳、歐、褚、瘦金等體,這也讓自己接下來的學習更加充滿信心和動力。而且早起學習精力充沛,當然寫作品的效果較晚上好很多,學習效率也更高。
2023年弟子規心得體會字(通用13篇)篇十三
我通過了國學經典弟子規知道了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以后要尊敬老人,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聽哥哥的話。(許哿嘉的話)。
回到家里,我和哿嘉爸爸商量吧奶奶接到我們家來住一段時間,我們做給他看,讓他懂得什么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天晚上,我們一起去把奶奶接到家里來,首先我們向奶奶道歉,是我們沒有教育好孩子,對不起奶奶,讓哿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多么的不應該。
在奶奶住在我們家的這段時間,我們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向奶奶問好,下班回家,進門先去奶奶房間問好,吃飯時,哿嘉先給奶奶添飯夾菜,等奶奶吃了第一口后我們大家才開始吃飯。晚上我們一起讀"弟子規",學習里面的內容。因為心里想著要給孩子言傳身教做榜樣,我們家長特別認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深深體會到這古人傳下的《弟子規》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諦,不僅對于教育孩子,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創造和諧的家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又有幾人知曉呢?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家里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對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長輩先嘗,這樣子在我們晚輩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F在因為沒有和老人住在一起,反而忽視了這些,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家長警覺,老祖宗的東西一定不能丟,不能忘。
哿嘉在我們的帶領下早就知道了打奶奶是非常不對,非常不應該的事?,F在不管走到哪里,他首先會想到奶奶,出門牽著奶奶的手,有好吃的先送給奶奶,笑容又重新回到奶奶臉上。學習"弟子規"讓我們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