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生展示自己獨特思想和個性的舞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寫作找到自己的聲音。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精華,希望對大家的寫作能夠有所幫助和促進。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一
18,陳寅恪第一次照相。當年照相多新奇啊,因為是兄弟合影,陳寅恪怕長大后認不出照片上哪個小孩是自己,剛巧拍照時他站在桃樹旁邊,于是小心思開動,伸手抓住一枝桃花——以此為標記,將來再看肯定不會出錯。后來,他把這張照片弄丟了。
趙元任3歲學北京話,5歲跟姑媽學常熟話,跟保姆學保定話,6歲進私塾跟老師學常州話,13歲跟姨媽學蘇州話,15歲跟同學學南京話。趙先生絕對是語言天才,只要想學,幾個星期就能說得極地道。萬幸,趙先生不喜歡去動物園。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二
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好,可三十年前不就不是這個樣子。聽媽媽說,那時候還沒有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都很艱難,那時候吃的、穿的、住的都比現在的條件差好多。
媽媽小的時候穿的衣服是老大穿了給老二穿,衣服通常是“補丁貼補丁”。那時候衣服很少很少,就是有衣服也沒人買得起。有的媽媽甚至一天24小時有14個小時都在織毛衣,為的就是過冬的時候孩子有一件壓寒的衣服。
媽媽小的時候經濟很拮據,好吃的更少,小孩子在秋天的時候能嚼一根玉米稈就是美味了。媽媽說秋天的時候小伙伴們就會跑到田里偷偷掰幾個玉米稈拿著手里嚼來嚼去!媽媽小時候肚子總是填不飽,一回家就到處找東西吃,什么好東西都逃不過媽媽的搜查。后來家里要是有了好東西或是水果,姥姥就把他們掛在燈上,以防媽媽偷吃。
媽媽在小的時候住的房子是土房子、泥房子、草房子,屋里的擺設也非常簡陋。雨天來了,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屋里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冬天來了,在屋里倒一杯水都能結冰,晚上睡覺的時候北風都能一直吹到被窩里。
媽媽小的時候走的路是泥路,坑坑洼洼。不但不好走,而且還經常把鞋弄的很臟。那時候,路上很少能看見小轎車的痕跡,只有做大官的或者大老板才能擁有一輛車坐。對大多數人來說,能擁用一輛自己的自行車,已經是很大的奢望,更別說得到小汽車了。
簡陋的草房子、泥房子、土房子和高樓大廈比一比;玉米桿和豐盛的晚餐比一比;衣服“補丁貼補丁”和樣式多變的時尚款式比一比;坑坑洼洼的泥路和平整的馬路比一比;車子非常少和車子滿街跑比一比。你感受到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是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讓我們的國家煥然一新,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們應該在這樣好的環境下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做貢獻。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三
媽媽小時候過生日時,外婆總要煮個雞蛋燒碗長壽面。媽媽多么希望在生日時能吃上一個電視里那樣的生日蛋糕。一次,外公在外地買了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放在汽車駕駛室的駕駛臺前,仔細地固定好。于是,這個蛋糕便神氣地站在擋風玻璃前開始長途旅行。長途車有兩個駕駛員,令外公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副駕駛休息的駕駛員睡著睡著竟把腳蹺到蛋糕上……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媽媽在生日的第三天收到這份姍姍來遲的禮物———一個被壓扁的生日蛋糕,感到幸福極了!
據說媽媽小的時候要憑布票買布,而且供應的布料顏色單調,基本上是厚厚的棉布。一天,外婆不知從哪搞到“玻璃絲”,一塊半透明的'白面色料和彩色花格布頭,可把外婆樂壞了,她給媽媽做了兩件連衣裙。一件通身雪白,大大的裙裾用黃色的紗線繡上艷麗的小花,旋轉起來漂亮極了。另一件因白色布料不夠,外婆用彩色格子布頭鑲嵌,做成一件很俏的花裙子。這兩件裙子著實讓媽媽風光一陣,每年六一兒童節,這兩件裙子就飄在舞臺上,直到媽媽上了初中,那裙子還在展示風彩。
媽媽小時候非常喜歡吃松糕。每天早晨,媽媽拿著糧票和三分錢買來松糕,和著一杯麥乳精,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在小朋友的催促聲中美美地享用早餐。如今她經常感嘆:怎么再也吃不到那種松糕的味道了呢!聽得我在旁暗咽口水。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四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愛玩捉迷藏了。媽媽給我講了許多關于捉迷藏的游戲,還教我玩呢!
我先說一說捉迷藏吧!捉迷藏得先用猜拳來決定誰是瞎子。結果一猜拳,是媽媽當瞎子。媽媽給他們兩個同伴起了一個名字第一個小朋友起名叫:a友,給第二個小朋友起名叫:b友。開始捉迷藏了,媽媽到處摸也摸不到,媽媽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胡亂摸,a友一看,想:誒呀,媽媽快要捉到我了!于是a友趕緊跑,只見b友藏在一棵大樹下,不一會兒,他就笑了起來,媽媽聽見了笑聲,隨著聲音,媽媽仔細的尋找著。終于捉到了!可是b友一直在笑。當b友把笑停住時,只見自己的肩膀上有一雙手,抬頭一看,是媽媽,那個同學只好認輸了。
媽媽開始捉a同學了!他在角落玩小兔子呢!媽媽又偷偷摸摸的找到了他。當a同學抬頭時,看見媽媽時,差點掉進水溝里(因為a友的旁邊有一個又臟又臭的臭水溝)。媽媽太高興了,說:“我把你們捉到了,我把你們捉到了!哈哈哈哈哈哈……”,那兩個同學只好低著頭回家了。
原來,媽媽小時候這么愛玩捉迷藏呀!不僅會玩捉迷藏,還是一個捉迷藏高手呢!
小朋友們,你們也說一說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或者奶奶小時候都愛玩些什么游戲呢?打在電腦上吧!
文檔為doc格式。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五
看到題目,你會不會覺得我是想做我媽媽的媽媽,讓她做我的女兒?其實不是,我只是羨慕媽媽那個時代的生活。接下來,我就給你講講她那時的生活吧!
那時,西瓜豐收了,得到外公外婆的允許,她就獨自去田里摘西瓜咯。走到西瓜地里,挑幾個又大又熟的西瓜,讓人看著就口水直流三千尺的那種。她抱著那些西瓜,藏到我們秘密基地里,招來小伙伴們一起享用。看,她先把西瓜都往桌上一砸,然后埋頭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西瓜汁從他們的嘴角流下了,別人看了還以為她們是嗜血鬼呢!有時,她也會用鏟子幫外婆挖土豆、花生。看著一個個果實“破土而出”,她會甜甜地笑起來。此外,她還會捉一些蚯蚓來放在罐頭里,干嘛呢?當然是做誘餌等著抽時間跟著外公去釣魚。
夏日里,,她會提著釣竿去河邊釣龍蝦。許多龍蝦會來到河邊玩耍。媽媽先把蚯蚓—誘餌系在釣鉤上,放下水。這可是個大工程,但不需要用多大的耐心地等待。過了一會兒,如果魚竿動了,就有龍蝦上鉤了,當它們吃得津津樂道時,猛地一拉,龍蝦就上岸了。媽媽覺得這些龍蝦好笨啊,還以為是天上掉餡餅呢!一下午居然釣這么多,嘻嘻嘻!
夏天的晚上,天氣炎熱時,外婆會把桌椅飯菜搬到屋外,一家人一邊欣賞夕陽西下一邊吃飯,別提有多美好了。
晚上,媽媽睡覺時,還能聽著蟋蟀的歌聲入眠。
的生活真豐富多彩,我好想生活在那時代呀!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六
爸爸媽媽總是和我說她小時候有很多有趣的游戲但是我似懂非懂,4月11日小記者工作室聯合凱德廣場舉辦“80游戲”大集合懷舊體驗活動。
星期六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凱德廣場參加小記者活動。
原來媽媽小時候也是有快樂的游戲哇,跳皮筋、蒙眼找人、跳馬、老鷹捉小雞、丟沙包,這么多好玩的游戲。
游戲正式開始,老師讓我們自由分組,我便和好朋友們一組,正好4人,首先是跳皮筋,我和崔婉璐蹦著皮筋,孫宇彤來跳,我們很快地過關了。
蒙眼找人是每隊一個人來找,其他人任意站在一個地方,在所有小記者中找到自己的隊友,因為我們彼此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們組劉勤勤很快找到了我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跳馬也好玩,不過我們的速度不快,沒有得第一名。
老鷹捉小雞是倆倆對來,是孫宇彤媽媽當老鷹,大部分是爸爸當老鷹,所以我們也沒取得好成績。
丟沙包可好玩了!也是倆倆對決,第一輪,我們隊沒有一個人被淘汰,對方選手被我們全淘汰,心情好爽。在決賽中,在最后,我們被淘汰了對方最主要的一個。所以我們又贏了,但最后還是敗了,敗在強者手下。
通過今天的游戲,讓我知道除了電腦原來我們還可以有這么多游戲可以玩,關鍵讓我懂得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文檔為doc格式。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七
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媽媽的`小時候是在我媽媽的姥姥家長大的,姥姥家房后有一條寬寬的河。夏天,媽媽和小伙伴們一起在河邊抓蝌蚪,捉魚蝦。冬天,當河上凍滿厚厚的冰,媽媽就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滑冰。
爸爸跟我說,爸爸是在部隊長大的。爸爸愛跟解放軍叔叔玩兒,喜歡聽解放軍叔叔講打仗的故事。冬天,爸爸和小伙伴們一起滾雪球,打雪仗。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八
由于媽媽經常給我講她小時候的事情,所以我現在很想回到的年代。
媽媽生活的年代,路很窄,車很少,小孩子過馬路根本不用擔心安全。空氣非常清新,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鄭州當時還被評為“綠城”。而現在,路很寬敞,但車水馬龍,經常出現交通擁堵,這種情況在以前是從來不會發生的。讓孩子自己過馬路,家長有十萬個不放心,就帶著孩子過,有紅綠燈還好,如果沒有,就要等很長一段時間。以前東西都很便宜,也不作假,而現在東西很貴,也不真實。比如雞,以前的雞都是自己捉食,吃的都是蟲子、小米,都很健康,而現在,為了圖方便,也為了讓雞長得快,農場都給雞喂一些飼料,這些飼料中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吃了飼料的雞的肉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壞處。
另外就是學習,以前根本沒有課外班這一說,孩子們寫完作業就會約著同學們一起出去玩,有時去爬山,有時去公園,大家一起度過快樂的童年,可現在的孩子們,在學校上完五天的課,周末還要上奧數班、英語班、鋼琴班、美術班,在我們的班上沒有一個人不報課外班的,有的報的都有7、8個呢!
以前人們都住在平房里,大家互幫互助,哪家有事左鄰右舍都會趕來,像親人一樣,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人們都住在高樓大廈里,在鄰右舍都不認識,更別說互幫互助了!
那時,人們都很窮,但整天過得也很快樂;那時,沒有太多的玩具,可孩子們的童年卻像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我好想回到的年代。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九
住在農村的土坯房里面。土坯房是由泥巴和稻草制成的土坯,土坯是長方形的,比磚頭還大。我真想住在那樣的房子里面,體驗一下!
媽媽小的時候家里非常的貧窮,我想媽媽的日子很難過吧!媽媽小的時候玩沙包、捏泥巴、跳墻頭、有時候背著姥姥去淌河、有時候媽媽和她的伙伴玩小布角!有一次媽媽好不容易從家里面找出一個小布角,約好了和伙伴一起玩,每次玩完了以后小布角都會被朋友賴去!這次媽媽和她玩的時候長了個小心眼,游戲結束的時候,媽媽趕緊把小布頭放到了自己的嘴里,表示這個小布頭是媽媽自己帶來的!結果那個小伙伴還是說這個小布頭是她的,媽媽被氣哭了,趁著媽媽張嘴哭的時候,小布頭還是被搶走了!
聽到媽媽說到這,我為媽媽感到氣憤,可惜那時候還沒有我,要不然,我早就幫媽媽搶回小布角了!媽媽給我講這段故事的時候都是笑著的,媽媽說那都是過去了,雖然小時侯總挨欺負。但都是最美好的故事了。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
“滋滋滋”灶膛里的火苗在歡樂地跳躍著,我坐在溫暖的灶旁吃著開心果取暖,不時地把開心果的殼丟進灶火里,看它慢慢地燃燒。不過,我十有八九是丟不進火里的。媽媽看著我想把手靠近火再丟開心果殼,卻又不敢靠近火,害怕被火燒得的囧樣,笑了笑,重新剝了幾顆開心果,把手往灶膛里一伸,幾個開心果殼都準確地落在了火里,很自豪地看著我。我很好奇,媽媽是怎么克服對火的恐懼的。這時,媽媽又講起了她小時候的事。
媽媽說:她七八歲時就要起灶火了,那時,她比灶膛高不了多少,不能坐著,只好跪在那兒了起灶火。而我現在呢,想靠近火暖手,卻還怕被火燒到。
看來,是勞動,實踐和經驗使媽媽變成了這樣,我缺少的也正是這些,以后還是要多勞動呀!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一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媽媽小時候的零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在的我們是不愁沒有零食吃的,想吃什么家長都會滿足,而且品種繁多,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全是包裝精致的零食。可在媽媽童年的時候,零食是相當稀有的,貧窮的家庭一日三餐可以吃飽吃好就很不錯了。
那個時候,餅干對媽媽來說就是極好的零食了,家里有時候會買一些,裝在漂亮的鐵制餅干桶里,外婆怕媽媽和舅舅一下子都吃光,每次給他們一兩塊之后,便用蓋子蓋的嚴嚴實實的,在放到很高的柜子上。
可是,這也難不倒媽媽,總是趁大人不在家的時候和舅舅找來凳子,媽媽站在凳子上去拿,舅舅在下面扶著。用手是打不開蓋子的',于是媽媽找來外公修自行車的螺絲刀把蓋子撬開。在得逞了好幾次之后,他們變本加厲起來,當盒子就要快空了的時候,終于被外婆發現了,把他們好一頓教育。
再往后幾年,市場上有賣罐裝的奶粉和麥乳精了,其實那也不算是零食,是專門為送禮制造出來的,像媽媽這種家庭是吃不到的。不過有一次,鄰居大娘在過年的時候,居然送了一小盒奶粉。外婆用開水沖開后給媽媽和舅舅喝,大家都頭也不抬地一口氣喝完了。后來媽媽才發現干的奶粉比沖開后的好喝多了,于是就用小勺挖著吃,閉上嘴感受它融化時的奶香味,再慢慢咽下去,當然現在已經不喜歡了。
為了找到“各種各樣”的好吃的零食,媽媽學會了攢“私房錢”。這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為不知道把錢藏在哪里才不會被大人發現。后來經過若干次實驗,媽媽發現衣服腳是個藏錢的好地方,一毛和兩毛錢都可以疊成小長條塞進去;分幣就藏在鐵鉛筆盒里墊在下邊的那層紙一下。等到積攢到一塊錢的時候,媽媽就一下子買一大堆零食,找個沒人的地方通通吃掉,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到現在都記得。
原來我的媽媽從小就是吃貨一枚呢!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二
今天,媽媽和我說,小時候媽媽三姐妹每天都是穿比較破舊的衣服。而且都還是大的穿了讓小的穿。我在的照片上看到,媽媽得衣服上有一個洞。媽媽還告訴我,以前外婆給一元零花錢讓三姐妹分,有時候媽媽分到四毛,有時候三毛。為了多分一毛她還常和二姨小姨打架呢!現在的我們比以前的兒童幸福多了!
現在的我們想什么有什么,和媽媽那個年代沒的比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以后等我長大,要讓媽媽過上幸福富裕的日子。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三
她說那時的天空很藍,沒有霧霾;池塘里的水很清,里面有許多小魚、小蝦、小蝌蚪,小時候媽媽經常在池塘里捉魚和小蝌蚪。到了冬天,雪下的很大,都能沒到媽媽的膝蓋,而且很干凈能吃。那時的月亮又圓又大,她和小伙伴每天吃完晚飯就在明亮的月光下捉迷藏、做游戲,玩的可高興了。
媽媽說她小時候雖然沒有現在的電腦、手機、平板、電子玩具……,但是那時的童年過得非常開心。
是呀,現在的天空也不那么藍了;池塘里的水也不見了,更別說小魚小蝦了;雪也不像以前下的那么厚了,而且還很贓;環境比以前差遠了。
我好想回到媽媽的童年呀!
媽媽說,只要我們人人都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世界會像以前那樣美好。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四
長大后,長聽媽媽講我小時候的事。
直到今天,媽媽對我講了這件事后我好像才明白,原來當時我躺在床上一天一夜,與死神搏斗著。經過這件事后,媽媽辭掉了那份不錯的工作,成為全職家庭主婦。
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弟弟,媽媽告訴我:雖然現在她不像小時候那樣一步一步追隨著我,全心全意第愛我,但這同時,我又多了一份愛——弟弟的愛。
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每一個角落周充滿了愛的氣息和味道,雖然偶爾也會有戰火,但沒有戰火哪來的快樂呢?現在,媽媽的兩鬢添了白絲,臉上多了幾條皺紋,但媽媽卻說,這是“幸福的象征”。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五
媽媽看到了她的兒女們是如何和她一樣當好一個母親的。
如今這個大家庭四世同堂,子女們都做到了家庭和睦,以自身為榜樣,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第四代的孩子們也已承歡在她的膝下:“太奶奶、太外婆的叫個不停”-------耄耄之年的媽媽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媽媽老了,老得我看著她都怕她會突然的離我而去,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祈求上帝讓媽媽多活幾年,好讓我們細細的報答她的養育之恩。
生日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為了得到家人、朋友對我的祝福,而是母女之情更深的連接和喚醒,不是所有的歌都是為了愛情而歌唱,塵世間飄蕩著的永恒旋律是唱給母親的歌——母愛不會老!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六
媽媽小時候有很多趣事,最有趣的就是騎自行車了。
聽媽媽說那時候的自行車和現在的自行車不一樣,又大又笨重。有一天,媽媽向外公外婆請求學習自行車,外婆對媽媽說:你這個孩子,連自行車都推不動,還想學,你想得美!
一番苦求后,外婆還是不讓。媽媽沒辦法,只好自己從院子里吃力的把自行車推出來自學。可是媽媽跨不上自行車,費了好大力氣才跨上去,開始歪歪扭扭地騎起來,剛開始還可以,到后來有點控制不住了,想停下來,卻不知道怎么停,想調頭卻扭不過車頭,自行車徑直開往院子的.小河邊,媽媽急了,把車頭死死地按住,想把車停下來,沒想到用力過猛,一不留神掉到了河里,幸好外婆去院子里掃地,要不媽媽早就被淹死了,外婆先把媽媽拉上來,再找鄰居來幫忙,把自行車撈上來。然后又批評了媽媽一頓。媽媽哭著說:我再也不這樣了!
我聽完后跑到自己的房間,捂著嘴狂笑不止,我想:幸好媽媽被外婆救起來了,要不就沒有我了。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七
看到題目,你會不會覺得我是想做我媽媽的媽媽,讓她做我的女兒?其實不是,我只是羨慕媽媽那個時代的生活。接下來,我就給你講講她那時的生活吧!
那時,西瓜豐收了,得到外公外婆的允許,她就獨自去田里摘西瓜咯。走到西瓜地里,挑幾個又大又熟的西瓜,讓人看著就口水直流三千尺的那種。她抱著那些西瓜,藏到我們秘密基地里,招來小伙伴們一起享用。看,她先把西瓜都往桌上一砸,然后埋頭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西瓜汁從他們的嘴角流下了,別人看了還以為她們是嗜血鬼呢!有時,她也會用鏟子幫外婆挖土豆、花生。看著一個個果實“破土而出”,她會甜甜地笑起來。此外,她還會捉一些蚯蚓來放在罐頭里,干嘛呢?當然是做誘餌等著抽時間跟著外公去釣魚。
夏日里,,她會提著釣竿去河邊釣龍蝦。許多龍蝦會來到河邊玩耍。媽媽先把蚯蚓―誘餌系在釣鉤上,放下水。這可是個大工程,但不需要用多大的耐心地等待。過了一會兒,如果魚竿動了,就有龍蝦上鉤了,當它們吃得津津樂道時,猛地一拉,龍蝦就上岸了。媽媽覺得這些龍蝦好笨啊,還以為是天上掉餡餅呢!一下午居然釣這么多,嘻嘻嘻!
夏天的晚上,天氣炎熱時,外婆會把桌椅飯菜搬到屋外,一家人一邊欣賞夕陽西下一邊吃飯,別提有多美好了。
晚上,媽媽睡覺時,還能聽著蟋蟀的歌聲入眠。
媽媽小時候的生活真豐富多彩,我好想生活在那時代呀!
媽媽小時候(實用18篇)篇十八
媽媽從小生活在農村,家里有五個孩子,外婆和外公負擔比較重,所以家里的生活條件很不好。
每到開學之前,因為孩子多,家里都在為學費而愁眉苦臉。學費每人兩元,現在看來很微不足道,但在那個年代是個比較大的數目。媽媽知道家里困難,所以她自己也在悄悄地想,該怎樣為家里減輕負擔。
有一天,她突然發現家門前有兩棵梨樹,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于是媽媽拿了兩個籃子,爬上梨樹,小心翼翼地把梨子摘下放在籃子里。摘完后媽媽就挑著向城里走去,走了沒多久,就感覺到兩個籃子像巨石一般壓在肩上,火辣辣地痛,兩只腳好像在地上生了根。媽媽停下來擦擦汗,雖口渴得很,但舍不得吃一個梨。休息了會兒,媽媽又重新向城里走去。
梨子賣得很順利,不僅幫自己賺到了學費,還賺了些零花錢,媽媽真是喜出望外。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覺得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我們要珍惜這個美好時光,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