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以令人難忘的細節為話題篇一
我的童年大部分是在田野里度過的。
小時候,父母出于生計將我寄養在外公家。外公、外婆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因此常常把我帶到田地里。那時候的我還太小,所以我只負責安安分分地坐在大樹底下。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可以分擔一些農活,我一有空就跑田地里去幫外公干活。有一年收割稻子,正值酷暑,太陽炙烤著大地,水泥路上泛著刺眼的白光,連狗見著生人也懶得叫,趴在地上來回地蠕動著舌頭。外公、外婆還是照例每天下午兩點出發去田地。
到了田地,我們就開始了收割稻子的活兒。不出十分鐘我就會跑到大樹下休息、喝上幾口水。外公、外婆卻還在那兒彎著腰奮力地割著稻子,當我再次回到田地里的時候,稻田已割好了大半。
接著外公、外婆開始打谷子。打谷機是最原始版的,它需要人用腳去踩,然后會發出摩托車馬達的聲音。我割累了便在地里看他們勞作的身影。外公又高又瘦,皮膚是黝黑的。外婆相對來說較矮小,膚色和外公差不多。由于要腳踩,這對于外婆來說是不容易的。因此,外公常常會把稻子堆積較少的一邊讓給外婆踩,并不時地對外婆說:“你要是累了就去休息,這里有我就行。”外婆每次聽到后都會微微抿起嘴,暗自歡喜。
外公見外婆醒了過來。大聲地說:“你這娘們,讓你休息你不休息,剛才真是嚇死我了,你是不是嫌棄我這個老頭子,想早點走啊!”外公說完后眼睛里潤潤的,滿是憐愛之情。黃昏時分,我們拉著車走上了回家的路。
以令人難忘的細節為話題篇二
因為班里人都比較喜歡吃辣,所以每次選擇的餐廳不外乎是火鍋店,或者湘菜館之類的。吃到歡樂的時候,總有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直問旁邊的人要紙巾或白開水。似乎每次都是那個男生在為所有人服務,他不太喜歡吃辣,所以充當著服務生的角色。
“嘿,遞瓶水來!”旁邊的人對他說。他從箱子里拿出一支水,打開,遞給那個有需要的人。
開始以為他可能看女生力氣小,順手幫忙開了那瓶水,可是隨著聚餐次數的增加,漸漸發現,不論對男生、女生,他都會細心地扭開水,或打開紙巾,再遞給別人。
因著這感動人的細節,我開始關注這名“服務生”的扮演者。他不多話,性格也比較內向,可他的細心卻著實令我感動。
慢慢,中考臨近,大家開始忙碌起來,在沒有以前那么頻繁的聚餐。于是有了一個約定:中考完好好聚一餐!中考最后一門科的鈴剛打響,我就按捺不住想沖出去的心情。終于,我們在校門口集合,也不顧什么形象,在炎熱的六月坐在路邊吃著加了勺的辣椒醬的麻辣燙。
那天大家沉浸在畢業的喜悅與別離的傷感之中,許多人發起了日志回憶初中三年生活。那男生只是發了條簽名:你們以后別吃辣吃得那么沒形象啦,手油油的也沒人幫你們開水瓶了。
果然,我猜對了。并不是不會吃辣,只是為了我們,暫時拋棄了自己的愛好。
后來,有一次和校外的朋友去吃個火鍋。當我習慣性接過身邊的人遞過來的水時,再也不能直接喝了。
一點小細節而已,竟又讓我想起了那位男生……
以令人難忘的細節為話題篇三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這句話如今已成為了一些人的口頭禪。但是真的能不去在意生活中的細節嗎?如果如此,那么生活就會是一個空架子,也就如白開水一般索然無味。縱然我們無法記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定會忘記許多,但是總有某些細節,會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永遠不會被時間所帶走。
我的母親每天工作繁忙,經常沒時間吃飯,有時空著肚子就出去忙碌了。于是因為飲食不規律、喝水太少或種種原因,患上了腎結石的毛病。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清晨,我當時大概只有五、六歲的樣子。那是個很平凡的清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當時還很小,一睜眼就大聲地喊著媽媽起來了。平常都是我喊個兩聲,她就會一邊喊著“誒”,一邊跑了過來。然而那一天我喊了半天她還沒有來。于是我又抬高了音量,用吃奶的力氣近乎吼的喊了兩聲,還是沒有回應。于是我十分不情愿地,也帶著點兒憤怒下了床。
我邊走邊喊,希望能有人回應,但屋里卻似寂寥無人,丁點聲音都沒有。后來我到處尋找,終于在廚房里看見了她。并不是因為在做早飯而沒聽到我的叫喊,此時的她眉頭緊鎖,靠在墻邊,雙手捂著腰,一臉的痛苦。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站在一旁無能為力。
她看到了我,努力地支撐著自己,扶著墻,拉著我一起進了臥室。她癱倒在床上,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終于,她實在忍不住了,捂著腰,在床上滾來滾去。幸好,爸爸外出回來了,看到媽媽這副模樣,急忙送她去醫院。
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我至今還相當清楚地記著,她虛弱地睜開了眼睛,看著我驚慌的面孔,微微地笑了一下。沒錯,的確是笑了那么一下,那絕不是因痛苦而做出的表情,而是真實的對我笑了一下。
在那種痛苦之下,她為何要對我微微一笑呢?到如今我才知道這是為什么。也許她是想讓我安心下來,不要為她而去擔心、害怕。
就僅僅是那么一個小小的微笑,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安心、溫馨和如咖啡般濃郁的、沉甸甸的愛。我沒有,也不可能感受到那種痛苦,但是我知道,在那種疼痛的狀態下,發出那一絲微笑中所包含的愛,是任何事物所無法比擬的。
后來,我從爸爸那兒知道,媽媽是腎結石發作了,那是怎樣一種剜心剜骨的痛啊。那個蒼白的臉上所閃現的一抹笑容,是我今生都難以忘記的。
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它也許只是閃現了一下,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卻很多很多,讓我至今久久難以忘懷。同樣,母親那種深深的母愛,足以讓我溫暖、感悟一生。
以令人難忘的細節為話題篇四
生活就像一叢灌木叢,茂密繁雜中總會透出些許縫隙,而細節,就像灌木叢中探出的艷麗花朵,它們填補了縫隙同時令生活這叢灌木更美更完整。
生活中充滿了細小瑣碎的細節,它們不起眼,但把細節做好就是對生活最好的點綴。這讓我想起了那令人難忘的細節與那個老人。
我在離老人不遠的而攤點了一碗面。街上人來人往,織成一張密密的網,老人與二胡只是不起眼的點綴。我細細打量著老人,短短的平頭已被歲月染上花白,蠟黃的臉上刻下歲月的蹉跎,眼睛睜開卻沒什么光彩。老人在喧囂街頭的下顯得格格不入,帶著些涼意的二胡被街邊震耳的音樂蓋了大半,但他只顧拉二胡絲毫不理會嘈雜。
我付完錢起身,準備離開。這時,一個中年男子掏出十塊錢遞給老人說:“老人家二胡拉得好啊!”老人用右手緩緩將二胡放下,渾濁的眼睛里有了淚光。老人放下二胡后并沒有立即接過男子的錢,而是小心翼翼地把瘦骨嶙峋的雙手在衣襟上擦了擦,用雙手接過男子的錢,露出慈祥的笑容不住地說著謝謝。
看著老人接錢的細節,我之前對于老人的印象全都被推倒,一個假的乞丐怎么會如此注重細節?老人應該是有苦衷才出來行乞的,想起之前我的冷漠與對老人的事誤解,歉疚不由涌上心頭。我快步走到老人面前,也掏出一些零錢給老人。老人盯著我,臉上舒展開一個皺皺的笑容,他再一次把瘦得像枯枝的雙手在衣襟上仔細揩過,才小心地接過錢。
我不解地問:“你為什么非得擦手拿錢呢?你手不臟呀!”
原來,老人他穿得整潔,他專心拉二胡,這些細節在他心中也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對有愛心的人的感恩。也正是那個小小的細節,讓我對“人”這個詞語有了更深的認識。
以令人難忘的細節為話題篇五
有時候,幾分鐘的細節可以讓人銘記一生。
那天我考得很糟,在學校里一天到晚忙碌著。一放學,我就沖進了黑幕似的夜。狂風呼呼地刮著,刮得我的耳膜痛,也刮得人心惶惶。我頓時迷失了方向,像只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闖。我艱難地摸索著,終于,我回到了家。此時媽媽也剛回來,我看見她在大風中蹣跚地走著,心中頓生一股涼意。
當她看到我時,似乎又變得精神百倍,原來她給我買了我最愛吃的板栗,她接著說:“兒子,剛才被風吹得有些涼了,我去給你熱一熱。”火苗舔舐著鍋底,不一會兒板栗就呈上來了。我抓起一顆就往嘴里塞,板栗肉甘甜、濕潤,吃一顆全身都爽透了,我加快了吃的速度。媽媽一手托著腮,一邊深情地看著我,時不時地給我遞水,生怕我噎著。我留下了最后一顆板栗,借口去上廁所,心想這顆就給媽媽吃吧。
當我從門縫里向外望時,看見媽媽在吃板栗,我心里十分高興,就轉身去洗澡了。
但當我準備睡覺時,我震驚了,那顆板栗原封不動地放在了我的書桌上!這時已經關燈了,萬籟俱寂。我將它用手握著,躡手躡腳地走進客廳,檢查了一下剩下的板栗殼,原來媽媽吃的是我沒吃干凈的板栗肉。
至今,我依然記得當初的那個細節,它只是母親的一個再也正常不過的舉動,折射出來的愛意卻如此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