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話題責任篇一
夕陽掩映人心,那天邊泛起的陣陣紅暈似乎在向人們說道它肩負的責任,在天底下欣賞殘陽的人們也在用篤定的眼光回應著它。晚風拂過天際,責任的馨香傳遍了天崖海角,在它拂過的每一個角落都開出了美麗馨香的花朵。
責任是一朵平淡的花,卻綻出了濃郁真實的愛。20xx年9月6日,央視主播朗永淳在微博中的一則“日記”爆紅,也感動了無數網友,被稱贊‘’原來平淡真實的愛才最動人。〞向來深受觀眾喜愛的郎永淳作為央視知名主播之一,在熒屏上知性而嚴謹,不過他的家庭生活卻極少受到外界關注。他的那份陪讀日記中沒有刻意煽情,樸實的文字卻感動他人。這樣一個家庭里的一聲親切的問候或一次悉心的攙扶,這些事細小到一粒塵埃,卻由里到外的散發著濃濃的愛意,也看到了是每個家庭成員都在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在擔負責仼。郎永淳的家庭生活雖然頗顯平淡,但那種濃郁真實的愛意就是因為在平淡中擔負起了責任,愛也就從責任的肩臂上升起來,永恒而感人。
責任是對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歷史的財富。當電影電視網絡對青少年的課余生活形成包圍之勢,我們看到,對于傳統文化,詩詞古語,綜藝在調侃,影視在亂用,廣告在篡改。同時,不少網友也認為隨意亂改是對中國文化的褻瀆。現今的電視網絡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應該尊重知識,尊重歷史傳統文化,而不是用傳統來作秀玩弄。
如果歷史留存下來的文化還會被人們作弄,那么古人給今人留下的文化財富也將被消耗殆盡。當人們面現今中國社會的過度鋪張浪費現象時,人們便會想到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當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兒們在異鄉飽受冷眼和漠視時,不免會嘆出杜牧的‘‘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當失敗的學生趴在書堆中無助的抽泣時,他們淚眼朦朧時也會想起諺語里的那一句‘’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當人們回翻歷史的篇章,像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比比皆是,如果那些褻讀傳統文化的人也能回顧到這值得人去尊重的一面,那么我們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會被完整的傳統,更有望被現世之人發揚光大。這是對中國現時代社會的一種展望,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理應肩負起的責任。
責任在我們的生命中可以是花,可以是愛,因為它都散發著那令人傾情的馨香。如若我們每個人都去將那些被隱藏和埋沒的責任找出來,然后用夕陽一般的坦然心態面對它,將它最真實的一面引進我們自己心里,為我們的浮華生活汲取一點盎意的馨香。
暮色漸暗,前一秒的夕陽隨著時間的滴落而藏進了大山深深的懷抱里,一切都已變得格外的安詳,但責伍那被人承擔后散發出的馨香卻依舊在天地間傳徹人心,美好的世界正在這種馨香中孕育,蔚藍的天空也敞開了它明凈的心扉,用責任傳遞的微光映襯出一個世界的美好未來。
話題責任篇二
我是個懶惰的人,本位主義凸起的人,或者我從未盡到本身該盡的責任。好好學習,勤儉勞動,疼惜時間,我也沒做到幾多,我似乎沒受到過本心的譴責,渾渾噩噩的過了十幾載,責任就像鴻毛那般輕,輕的將近從我心中被風吹走。
呵呵,冊本的力量還真是大啊。長大了,讀的書多了些,才垂垂明白責任,這個堪比信念的東西,比一切都重的東西。每天背在肩上的書包,我感覺沒多重,就算塞滿書我也可以很輕松,依然微微笑著。但責任并不是肉體所能承載的,堪比信念的東必要一個潔凈的魂魄來承載,如果內心并不善良的人,怎么大概會承擔本身的責任?只是會一味想著本身的所長。我倒感覺很有大要在責任光臨之前這種人早就跑了,根本不要責任,順手扔進垃圾桶。不,這種人估計是不會珍愛情況的,而是丟在無人問津的大街上。
為了生存?
我想應該是。
每天讀書時我的責任,而讀書是為了明天,一個陽光光耀的將來,到了目前我終于什么都明白了:說什么責任是高尚的,呵呵,不外是為了生存著的捏詞,目前什么東西都要包裝一下,才調賣的更好,世態炎涼啊。
連我都被蒙騙了許久。
我固然不想認可,但事實便是這么不勝入目,一切都是神化的罪惡。
話題責任篇三
考試又一次悄然降臨了。
多少次的期盼,夾帶著緊張和不安,懷抱著激動的情緒,混合著歡喜或者憂愁,迎接著一次又一次的考試。
既是責任,又是權利。已經有點兒夜深了,春也深了,春深的時候風也吹到了心的深處。雖說已經對考試信心滿滿,沒有什么的畏懼。但初中是一個重要的時期,都說學生的職責是學習,而學生在初中是一個過渡時期。或者步入社會、或者高中深造,高中深造就又是一個責任,考入重點大學就是一個目標。
人生就是因為責任而存在的,人生有多少責任,就會取得多大的成功。而我此時的責任,或者目標就是完美地通過這次考試,最好是不留遺憾。留了遺憾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也算是埋下一個教訓。
曾記奮臂疾書時,揮斥方遒,力能扛鼎,縱馬河山,看得春草日半。責任伴隨著我而存在,輝煌也會因此而實現。
力登燕然望樓蘭,烽煙四起匈奴犯。今日胸懷整片海,明天煮酒釋前嫌。責任,或許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負擔,但仔細想一想,會覺得成功的一半來自責任。至少在我的生命中,我想在將來人生的十分之九是為了責任而拼搏。
樹前黃鶯鬧,身后碧草遙。賜我一杯羹,趁此展英豪。趁著青春這大好時光,努力去奮斗,去飛翔。今是戰場,今是試煉,今要磨槍,今要上場。看著吧,明天的我一定會不同于昨天的我。昨天的我或許還沉迷于天真之中,而明天的我定會為責任而奮斗。
話題責任篇四
梁啟超說,人生最苦的事,莫過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就注定了我們要承擔的,不可推卸的某種責任。它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它只會改變,不會消失。
承擔責任不僅是人應該具備的品德,承擔責任也提升你的人格——責任讓人美麗。
三十年的艱難困苦,三十年的玉汝于成,當弗蘭克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心酸和淚水完成了他的責任。
還有《項鏈》中的主人公,一個貧窮而美麗的女孩子,在面對丟失了好朋友的“鉆石”,她沒有逃避或耍賴,毅然決定要用一生是時間來償還。她用十八年的艱辛和美麗的年華償還了一顆“誤會的寶石”,在那一刻,她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子。
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盡到了責任我們就會感到快樂,美國的林肯曾說過,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就能創造出奇跡來。
責任不僅是我們做人應該具備的品質,責任也提升人的境界,讓人變得美麗。
話題責任篇五
責任這兩個字,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子女有子女的責任,父母有父母的責任;學生有學生的責任;老師有老師的責任人們常常仰天長嘆:責任就是個包袱!而我要說:責任不是包袱!
責任是大愛。
責任是正義。
今年高考時,發生了一件事:兩個高中生為制止公共車上的歹徒行兇,被砍傷,送入醫院治療,沒能參加高考。他們為正義奮不顧身,獲得了人們的尊敬。所以,清華,北大錄取了這兩名高中生,為他們的正義行為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責任就是正義,怎么是包袱?
話題責任篇六
放開手的瞬間,我才意識到曾經的那些東西竟是如此的珍貴。盡管時常會有狂風暴雨,然而唯有對于它的熱愛,永遠也不會被打垮。于是,我才能夠繼續在風雨中前行,同時我也感到只有它才最讓我充實。
——題記
初中生活,我學會了太多,也懂得了太多。
一進入初中,我就誤打誤撞地成為了體育委員。那時的我幼稚、體弱,盡管現在跑個1000米對我來說也根本不在話下。大概,這就是那個“體育委員”的職位對于我的激勵作用吧。
從古至今,就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皇帝,更別說我這樣一個小小的體育委員了,要權力沒有權力,要地位沒有地位。指派別人多了,人家會說你拿雞毛當令箭;不指派吧,又沒有辦法開展工作。就拿今年的春運會來說吧。通知一下來,我就認真制定訓練計劃,找個別“重點人物”談話,觀察同學們訓練的具體情況,及時選拔人才。可是計劃哪有這么好進行啊!課下本來說得好好的,可是一上體育課,大家照樣還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根本沒有拿你當回事,管你是個屁大的官呢!好不容易把運動員召集起來,卻又忘下了張三,他又不愿意了,嚷嚷著非要和你絕交。唉,苦啊,選拔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完成的。訓練時更麻煩,今天這個請假,明天那個開會,都忙著編造理由,讓我不得不佩服他們那超常的想像力。就在這種讓人操碎心、生悶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拿下了團體第二的成績。這當然與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是分不開的,也可以說我的辛苦沒有白費。
眼光看待別人,那可能會有另外的一種感受。放開手,感受一個全新的自己,感受一個全新的世界。
是的,有時,我也想放手。
簡評:
出于一種責任,也是出于一種執著,“我”盡職盡責地為班級工作著,任勞任怨,如此地頑強。可是個中的滋味卻沒有幾人能夠知曉,于是“我”想放手。作者以今年的春季運動會為切入點,把自己當體育委員的種種感想訴諸筆端,真實可信。
話題責任篇七
曾今天真地問父母:“責任是什么?”父親回答:“賺錢養家。”母親回答:“將你養育成人。”又好奇地問:“那我的呢?”母親溫柔地摸了摸我的頭,對我說:“孩子,你現在的責任就是要健健康康地長大噢。”童年的我并不清楚這其中包含著什么含義,只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今年的我已十五歲了,隨著一年一年的過去,我也逐漸明白了,責任并不像糖果般甜美,也不像蝴蝶般迷人。它有的只是巖石般的冷峻,和松樹的挺拔。
當我開始慢慢融入這個社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時,命運就像圣誕老人一樣,將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在我們憧憬未來的美夢中,不知不覺地卸落在床頭。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切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遍是荊棘的十字架,我們為什么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珍重—生的禮物——人格的偉大。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九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于是成為了被世界遺忘的人;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荊冠,于是成為了王者,被世人歌頌;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不朽。
也許你會說,責任是給堅強的人承擔的,弱者只要不添麻煩就好了。那么請允許我再給你講一個故事。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里干活。突然間,下起大雨來,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又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漢克問道:“為什么爸爸把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漢克左右看了看,跑到一邊將雨披撐開,擋在了風雨中飄搖的一朵嬌弱的小花上面。
責任并不在于你是否能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事,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去承擔它,并矢志不悔地為它竭盡所能,這是人類處身立世的必須做到的事。
話題責任篇八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到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國家和社會。
承擔責任是每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歷程。對于人的成長來說,承擔責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最美司機”吳斌,在被突如其來的石塊砸中時,強忍著劇痛,快打方向盤,猛踩剎車,快速按下按鈕打開車門,扶著欄桿站了起來,捂著腹部對乘客說:“不要亂跑,等待救援。”然后就倒在地上。乘客得到救援,可他,卻倒在了他最熱愛的崗位上。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對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吳斌用他的實際行動,完美的詮釋了“盡責”兩字。
不僅僅是普通司機吳斌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時光追溯到漢朝,蘇武作為一朝之使節,他高遠的責任意識更是令人所贊嘆。
公元前120xx年,蘇武被匈奴所擒,面對美女酒色不為所動,匈奴迫于無奈將其流放,面對“公羊下崽”這種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他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忍耐,他孤身一人與羊群相伴20xx年,始終不辱漢使節氣,他用自己寶貴的歲月,雄振漢朝之風。在孤寂、荒涼的歲月,他用忍耐與堅守保持了漢使之節操。公元前81年,匈奴與漢和好,一朝漢君將其保回,回朝之際,名振四海,流芳千古,經磨難而不屈的堅貞不渝的民族節氣和愛國之心,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頌。
只有每個人都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真正做到視天下為己任,整個社會才能向前發展。正如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因為承擔責任,社會才得以發展。相反,如果這些人把盡責看做從外面加給他的負擔而勉強接受,看做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整個社會乃至國家都會停滯不前。
話題責任篇九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練你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
一個人若沒有責任心,能有多大成就?責任意識,是現在多數人身上欠缺的一種品質。借助一點小聰明,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甚至不惜找別人來做擋箭牌,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承擔責任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武斷地表達自己的憤懣和不滿,更不是不負責的攻擊,責任應該是自己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生態度。
一個家庭需要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來支撐;一個班級需要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來引導;一個學校需要一個有責任心的校長來領導管理;一個公司也需要一個有責任心的管理者來打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經典故事“35個緊急電話”:
一位名叫吉埃絲的美國記者,有一天來到日本東京,在奧達克余百貨公司買了一臺唱機。售貨員彬彬有禮、笑容可掬地挑了一臺尚未啟封的機子給她。然而回到住處,她拆開包裝試用時,才發現機子沒裝內件,根本無法使用。
第二天一早,一輛汽車趕到她的住處,從車上下來的是奧達克余百貨公司的總經理和拎著大皮箱的職員。他倆一進客廳就俯首鞠躬,連連道歉,吉埃絲搞不清楚百貨公司是如何找到她的。那位職員打開記事簿,講述了大致的經過。原來,昨日下午清點商品時,發現將一個空心的貨樣賣給了一位顧客,總經理馬上召集有關人員商議。當時只有兩條線索可循,即顧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張美國快遞公司的名片。據此,百貨公司打了32次緊急電話,向東京的各大賓館查詢,沒有結果。于是,打電話到美國快遞公司的總部,深夜接到回電,得知顧客在美國父母的電話號碼,接著,打電話到美國,得到顧客在東京的婆家的電話號碼,終于找到了顧客的落腳地。這期間共打了35個緊急電話。職員說完,總經理將一臺完好的唱機外加唱片一張、蛋糕一盒奉上,并再次表示歉意后離去。奧達克余公司強烈的責任感使吉埃絲深受感動。她立即寫了一篇新聞稿,題目就是“35個緊急電話”。
“35個緊急電話”承載的是奧達克余百貨公司強烈的責任感,秉承的是“顧客是上帝”的經營理念,傳遞的是對顧客深切負責的那份熱心。這,就足以讓每位顧客感動了;這,也就是每一家公司成功的秘訣吧!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堯說:“天下若有一人饑,如己饑;天下如有一人寒,如己寒。”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他們的責任是何等的大!我們應該效仿古人才是啊!責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道德規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責任之心應該人人擁有。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話題責任篇十
強烈的責任感,是作為一個人所最起碼的品質!
無論是什么美德,都離不開責任心,作為一個合格的中華民族的兒女,必須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感。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孝敬父母,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對父母負了責。
關愛下一輩的成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愛護兒童,使祖國未來的花朵茁壯成長,是對子女負了責。
義字當先,是大思想家孟子所提出的美德。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對朋友負了責,是對良心負了責。
其實上面所提及的,都是對自己負了責。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對自己的七尺男兒之軀負責,對自己的生命年華負責,不應虛度青春,而要使之過得清清白白,轟轟烈烈。
責任有大小之分。
小責也就是剛才所提及,孝敬父母,關愛子女,幫助朋友,也就是“忠”。
大責則是對國家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類,對這個世界負責。
伯夷與叔齊,在武王伐紂時,曾慷慨力諫,指責其武王身為臣子卻要討伐君主,乃是不忠不孝之徒,雖然武王天性仁慈,放了伯夷與叔齊一條生路。可他們哥倆本著對君主的責任,對殷商的責任,寧死不食周粟,終餓死于荒山。雖然他們這種行為在今天看來過于迂腐,可相較起那些以“識時務者為俊杰”的兩面派,要強上千百萬倍。
秦始皇,勵精圖治,臥薪嘗膽,振興秦國,終一統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長年的戰亂,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統一幣制,統一文字,興建長城以保衛江山。自此,統一的華夏民族才真正形成。他的行為,為天下百姓負了責,對祖國負了責,更對民族負了責。
62歲的老將關天培,以兩門大炮,數百名士兵,勇戰國外列強數十艘戰船,重創敵人,終因寡不敵眾自刎英勇就義。關老手下數百名軍士,面對列強大炮,無一退縮,全部犧牲。他們的行為,對天地良心負了責。
對國家,對世界的負責,不僅僅是以上先烈的任務,更是我們每個公民所應該必須盡到的義務。對國家,我們應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行動為祖國增添光彩。對世界,對子孫后代,我們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以行動來保護環境,在不損害環境承載能力,不損害后代的要求下,尋找滿足當代人的途徑。
責任,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最起碼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