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的古典情結篇一
一、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社團健康有序發展,更好地傾聽廣大會員的心聲, 特舉辦此次征文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展現社團人風采。
主辦單位:xxx大學校團委
承辦單位:xxx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我的社團情結
3、征文作者應保證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真實,文責自負;
4、參賽作品均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每社團至少推選5篇征文(電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電子稿采用2003版word),并以社團為單位統一交至社團聯合會辦公室(學工樓310),逾期不候 ,(辦公室值班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50,下午13:30—17:20,節假日除外)。
個人獎項:
設置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30名。
具體獎勵是為獲獎作者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一定的`學分及物質獎勵(具體學分獎勵參照《xxx大學學生手冊》)。
“我的社團情結”主題征文比賽優秀組織獎10名。
具體獎勵是為獲獎作者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一定的附加分及物質獎勵
我的古典情結篇二
我們每一個人在工作之余大概都有一點愛好或情趣,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年齡,為了瀟灑,打發時間,有的去旅游,有的去釣魚,有的去打牌,有的去唱歌,有的去作畫……而我對這些都不感情趣,卻偏偏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直到現在仍是情有獨鐘,始終不離不棄。同伴們都在取笑我:這么大歲數了何苦呢!還想當個什么家不成?我憨憨的一笑,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父母被折磨的實在沒有法子,就叫姐姐們讀書、講故事給我聽。不知為什么,一聽到姐姐念的課文我就安靜下來,還時不時問這問那。特別是每當聽到姐姐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的時候,我會美的如醉如癡,憨態可掬。每每看到這些母親說她的心就像開了花一樣。
終于,我上學了,那一年我13歲。學校來了位新老師,聽說我勤奮好學就主動邀我到她的班里——這位老師叫李廣智,是個大姑娘。至今我還記著她。
總算有了一個系統學習的機會和環境,老師說要好好珍惜爭取全面發展,父母也說,姐姐們也說。可是,除了語文和語文有關聯的政治、歷史、地理能學好外,其它算術、珠算、物理等一概不感興趣,怎么也學不好,不論怎樣努力。有一段時間老師把語文課給我停了,專攻算術和珠算,結果還是一樣。老師實在沒轍了,就對父親說:“看來這孩子只是與文學有緣了,就隨他吧。如果真能把語文學好對于他來說將來也會有用的。從此,老師就對我的語文格外上了心。
老師有意無意的一句話,卻使我的作家夢做的一發不可收拾。
初中在離家15里地之多的公社。沒有辦法逾越這種難堪的局面。只好輟學在家。
在家能做什么呢?別人都到生產隊里勞動去了 。而我只有把自己埋在文山書海里,因為一心想當個作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除我的孤獨、寂寞與痛苦;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眼前的困難、齷蹉與潦倒;只有這樣才能活出個名利雙收的人樣來。我多么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啊。
于是,我每天除了讀就是寫,甚至茶不思飯不想,寫的焦頭爛額,神魂顛倒,晝夜不分。我的執著和癡迷,感動了縣文化館的兩位老師,一位是老館長汪荷清,一位是年輕的創作員于崇軍。他們常常把我接到館里,悉心指導,百般呵護。那時館里每年都有幾次文學講座,從全國各地請來的大名家。在兩位老師的引薦下,我先后認識了劉紹棠,遲松年,李國文,方冰,鄧剛,馬加等;我市作家李述寬,包泉萬,張安陽,張中和,林和平,張忠軍,張濤,佟疇等。在這些名家大家的指點下,我的寫作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于是,我更加迷戀于這些作家們的鴻雁捎書,鴻雁頻繁地傳遞著作家們的親切關懷熱切希望,又帶去我的殷殷期盼苦苦述說。在作家李述寬老師的幫助下,我還免費參加了一連幾屆的《鴨綠江文學講習所》函授班和《杜鵑文學講習所》,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也算個小有名氣的文學青年了。正當我和作家、編輯、文學青年們新婚燕爾,交往密切,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家境發生了變化。
姐姐們陸續出嫁了。我是長子,弟弟要結婚,妹妹要上初中。父親領著我們兄妹三人過活,家庭的窘境和尷尬擺在面前。原來一個勁支持鼓勵并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為我買各種資料、背著我接觸作家的父親,突然改變了態度。堅決命令我開店掙錢,先養活自己。
為了生計,也為了苦難的父親不再傷心。萬般無奈,只好在村口開了一個食雜店。
面對著這一切,父親很是著急。無論怎么勸,我就是不吱聲,已有一個多月沒說一句話了。父親又急又怕又沒有辦法。偷偷地到市里找來了李述寬老師。
那一天他古今中外說了許多,也舉出很多很多的例子。我的心豁然開朗。是的,自己什么都能做好,為什么就不能在這方面干出一番事業呢!
從此,我兢兢業業,苦心經營,服務周到,待客如賓。幾年功夫小店就有了起色。經濟條件有了好轉,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埋藏已久的文學夢又開始復燃,蠢蠢欲動揪著我的心。我不得不挑燈夜戰,常常爬格子到天亮。因為,偶爾來的靈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又為突來的思路,妙語連珠,不能及時記錄下了而耿耿于懷。所以,就糾結在文學與商業的苦惱中。
我調侃道:“這些都寫好了不就是文學家了?當個儒商不好嗎!”
“轟——就你?”滿店的人都笑噴了。
雖然風風雨雨,一路坎坷;有時也是半夢半醒,愛恨交加,經過三十多年的磨礪終于有了今天的衣食無憂,自給有余。在常人看來我不應該再這樣清苦和孜孜不倦了,應該滿足了,開始消遣享受了。畢竟年歲已去,青春不再。
然而,我卻老不守節,舊夢如初,春心浮動,熱情洋溢,黃昏情濃,越發不能自拔。雖說已沒有了當年的文學氣氛與環境,也沒有了當年的人脈與激情,甚至找不到了當初的一切。可是我好像越來越能找回自己的感覺,一有閑暇的時間就沉迷在文學書里,還是常常寫到深夜。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如何。
現在又學會了電腦,用一個手指頭在鍵盤上捅出行行詩句,篇篇文章既方便又愜意。就是讀書查找資料也十分快捷準確。閑來無事,對著電腦美美地想:有這個東西幫忙我該成作家了。哈哈……自己笑了:又是南柯一夢!
這時,想起一位文學家的告誡:“文學只能是精神食糧常常來充實一下自己是可以的……”那么,就這樣繼續充實下去吧,咱就別提什么家了。
我的古典情結篇三
水,淙淙汩汩流出了生命;木,蓊蓊郁郁凝成了精神。在水的足跡里,在木的身影中,我聽到了自然和生命的真諦。
——題記
我的水木情結由來已久,不知不覺間已爬滿了我的整個心底。我愛水的溫婉堅定,也愛木的凝重熱情,愛河流的奔放豪邁,也愛森林的豐富寧靜。在這重重疊疊的喜愛中,水木情結便融入了我的血液,流遍了我的思想。于是,我學會了感激生命。
在時間的國度里,水顯得含蓄而深沉。長江、黃河從歷史中流出,帶來了五千年的自豪與艱辛,水就是它們的篇章;易水、汨羅唱徹了壯士忠臣的悲歌,水就是他們的寄托;湘江、西湖承載了多少佳人的悲歡,水就是她們的`化身。至今,珠江畔列強的炮聲仍回響在耳邊,烏江中楚軍的破釜殘舟依稀可見,浣紗溪邊卻獨剩一輪明月,伴著浮出水面的魚兒。千年的時光在歷史的河流里猶如一滴水,它隨著歲月的輾轉流進了水的靈魂里。水見證了千年文化中的每一瞬。
樹挺拔地聳立著,化為人們心中神圣的圖騰。古木參天的森林中,樹聽到了“砍砍伐檀兮”的悲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樹見證了“篳路藍縷”的艱辛;功名利祿的跋涉中,樹諷刺了南柯一夢的荒誕;廬江的土地上,樹成就了孔雀東南飛的佳話。樹在風霜雨雪中巍然屹立,默默無言,唯有在每年沉靜之后,在心里畫上一圈生命的烙印,慨嘆已逝的光陰。水的神韻就在性格迥異的樹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剝去記憶和時間,水木便顯出了本色的純粹。山林溪澗中,水頌唱著歡歌,嫵媚了山石的身影。冰山雪原上,水化為尊尊雕像,執著著沉睡千年的夢。碧海遠洋上,水釋放了全部的熱情,完成了一部偉大的交響。沉厚的地層里,水默默聚成了一個世界,執著著繼續流動的夢想。多少次,我俯身掬水時,為它的清秀明澈而折服,不知不覺間水又散作萬顆珍珠躍向地面。于是,我不禁要為水擁有的這份無與倫比的質地而驚嘆了。
木的生命始于一粒種子,泥土沙礫的撫慰中,春風化雨的滋養下,倔強的身軀就此挺起。木的成長中承受了多少苦難,才成就了頂天立地的偉岸。但它始終無語,擎起一頂婆娑的大傘,在風雨來臨時發出生命的吶喊。人的介入,把木的夢想嵌進了一架架鋼筋鐵骨中,糅進了一件件精雕細刻下,木的精神也就得以升華。我慨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塑造了怎樣完美的生命。
我無法說清,我的生命里是怎樣糅進對水木如此執著的愛,但我從水木身上看到了生命的神奇和偉大。我感謝造化創造了一個如此美妙的世界:有水的聲音、木的身影伴我一生。
于是,總想變成一棵樹,流動的水是我的血液,堅韌的木是我的身軀,根扎大地,背負青天,用我的整個生命去詮釋我的水木情結。
我的古典情結篇四
彩虹。
輕輕一敲,屏幕上又顯示出這兩個字。看來我是真的很喜歡彩虹呢!彩虹,已經出現在我生活的一切一切之中,或者肯定的說,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彩虹”這個字眼兒了。
天啊,我想我真的是太“忙”了,居然閑到這種地步——擺在我眼前的是一張我從小到大寫過的“長篇”文章統計表。{呃……雖然很少寫完,但是我是很愛寫的啦!)最早的一篇……居然是二年級寫的!等等,最讓我吃驚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天,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彩虹”?記得我在六年級的時候也寫過這樣一個統計表,還別出心裁的把帶彩虹的又拿一張紙寫上:彩虹天堂、彩虹天邊、彩虹在天邊、彩虹夢、彩虹晴心夢、彩虹同盟,然后又把它放在包里。可我沒想到在跑步的時候那張紙卻在這最不合適的時候掉了出來,還正好被老師撿到了,老師笑瞇瞇的對我說:“這彩虹對的可真夠整齊的啊!”“呵呵……”我傻笑著愣著不知該說什么。其實呢,就算題目沒彩虹,內容也或多或少跟彩虹有些關聯;像彩虹的顏色啊、彩虹的飾品啊,等等。怪不得每次表妹看了我的文章都會很“嚴肅”地拍拍我的肩膀說:“姐啊,我服了你了,你還真是三句不離彩虹啊”。
噠噠,我最愛的彩虹,你究竟還要在我心中住多久呢?
我的古典情結篇五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我人生的好朋友,愛書是纏繞我一生的情結。
我愛讀武俠小說。最愛讀金庸古龍黃易的小說,我喜歡在江湖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中尋找俠客們的另一面。看,《俠客行》中狄云怒殺花鐵干,這是正義;看,《碧血劍》中袁承志二刺皇太極,這是愛國;看,《血蝙蝠》中沈勝衣勇闖蝙蝠寨,這是勇敢;再看段譽妙破玲瓏棋局,這是武俠世界的智慧。我愛這武俠世界千變萬化,情仇糾結幕幕傳奇。
我愛讀文學名著。無論是中華古典亦或是外國名著,他們使我閱讀積累,充實自己。身處《海底兩萬里》,其中的'“我”在逃生時遇到漩渦,我會為阿隆納斯生死一線而緊張;神游《伊利亞特》中著名的“木馬攻城戰”時,我會為一舉破城而興奮。當讀到《駱駝祥子》中祥子三起三落,墮入黑暗時,我會為這個小伙子惋惜。而投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時,我會為一夜巧得十萬箭拍案叫絕。這些經典名著,讓我歡喜讓我憂,促我逐步成長。
我還愛讀歷史典籍。如果說“武俠”“名著”是一個泡沫,美麗而虛幻,那么歷史典籍就是一塊原石,初時平淡無奇,但是當你剖開細看就會在其中發現暗有光彩。
你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過許多令人感慨的故事:屈原不愿做亡國之奴,以身殉國,投身汨羅江。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三國鼎立之勢嘔盡了拳拳老臣心。岳飛精忠報國,征戰沙場,捍衛大宋疆土。袁崇煥戎馬邊疆,抵御滿金,千刀萬剮不改初心。還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無畏之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豪情。這些歷史人物的種種言行、品格,讓我時時感動,滿腔激情。
書籍,就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情結,纏繞著愛書的我,使我欲罷不能。它們促我成長,讓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