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努力提高作文水平,以便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優秀作文如珠子般閃耀著光芒,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篇經典之作。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一
來到烏鎮這水鄉怎能不坐船在小河上游覽一番呢?我乘上小船隨著船夫手中的槳上下起伏,愜意地開始了水鄉之旅。我一眼望去,靜謐的小河泛著清澈而又有點發綠的河水,一大群白色的鴨子悠閑地在水面游著,不禁讓我想起一句古詩: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河兩邊建滿錯落有致、白墻黑瓦的古老房子,很多房子的一邊都用石柱架空在水面上,幾乎每戶人家都有石階通向河水。隔幾戶人家就有一座石拱橋通向對岸。石拱橋都用大小不一、斑駁的石頭堆砌而成,橋底下長滿了厚厚的青苔。隨著船的前進,許多楊柳時不時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有的像是長在水中,柳枝低垂入河,微風吹過,輕輕拂過,水面不時泛起一圈圈漣漪。我從船尾向后望去整個烏鎮籠罩在一片薄霧中,多像一幅水墨山水畫。
到了一個小碼頭,我們下了小船,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向前走,突然一陣叮叮當當的響聲把我們帶進了一個銅鍋制造工坊,迎面看到的是一只巨大的銅鍋,號稱天下第一鍋。再進去就看到了冶煉鐵鍋的現場。只見師傅們先把生銅溶化成液體,然后用勺子把銅水拿出來倒入做銅鍋的模具。一眨眼,銅鍋就做成了。我們繼續向前走來到了烏鎮著名的染布坊,一匹匹藍白相間的蠟染布懸掛在竹制高架上隨風飄動,一個個藍花布猶如一幅水彩畫,精湛的設計,精美的圖案讓人不得不贊嘆烏鎮人民的心靈手巧。。
烏鎮景美、文化美、人更美,游烏鎮的這兩天我們借宿在一座民宿里,房東是一對烏鎮土生土長的中年夫婦,早上我們吃著他們自家養的土雞生的蛋,當我們想付錢時他們卻說值不了多少錢,就不用了。中午我們在那兒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房東夫婦照樣不收錢,媽媽堅持要付錢,最后他們才勉為其難地收了一點成本費。
烏鎮一座流淌美麗的古老水鄉,不但景美,人民心靈手巧,而最美的是烏鎮人的質樸心靈,讓我這個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久久難以忘懷!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二
在我眼里,烏鎮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只是在吃的方面有所了解。比如烏鎮醬鴨、白水魚、紅燒羊肉,還有粽香烏米飯,以及不是主食的三白酒。
都說這個三白酒是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俗話說“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聽別人說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入口綿甜,回味爽盡,余香不絕,可是我還未成年,沒有機會品嘗這酒了,不過在游覽過程中我與黃福倫,黃林杰,偷了兩小杯55°的酒嘗嘗。那辣從嘴延伸到喉,再一路延伸下去竄到胃里,真不明白為什么老人喜歡喝這么辣的玩意兒。不過還有一種酒,就是米釀的甜酒,喝起來還蠻好喝的,我還多買了兩碗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嘗嘗。
真是奇了怪了,雖說我們組是四女三男。但接到的一個有關三白酒的任務,更奇怪,我們的組長既帶我們喝酒,又帶我們買煙,這要讓齊老師知道了。不氣死,不過這煙確實很棒,聞起來很香,有一股巧克力的味道,回家我爺爺說這煙雖說是手工的,沒經過加工的純天然,可就是味道太嗆了,他也沒抽第二根。
我們組第二個任務就是去“江南百床館”。那里面擺放了許多古老的床,有近代的“鏤空天長地久雙喜床”和“雙錢花罩拔步床”,光聽這名,就夠讓人穿越一次。清代的“小姐床”真是雕工精湛,風格獨特啊!
在游覽過程中,有點可惜,沒有看到定勝糕。都說定勝糕的諧音,“定升高”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愿!看到有些同學買到了,自己沒買到心里還是有點遺憾的。
中午也沒有吃到什么,因為買東西把錢花光了,看到別的同學吃了豐盛的中飯,心里有點羨慕。不過沒關系,下次還有機會,而且我的大伯伯就在烏鎮那做老師,他常給我帶羊肉、醬鴨。
下午我們去了烏村,老實說烏村就像一個度假村一樣,啥都有。小動物樂園最有趣,里面有幾頭豬,正在睡午覺,還有一頭大牛,大,非常大,超級大。白羊和黑羊趴在樹底下,許多小兔子歡天喜地地跑,真可愛。然而,就在那幾頭睡覺的豬旁邊。嗯,黃福倫叫我給他錄視頻。結果我開了視頻之后。他大聲地對豬喊道“段佳男起床,段佳男起床,段佳男起床。”真的笑死我了。
愉快的上午就這么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去了烏村。
我覺得,這一天非常有趣,沒完沒了的有趣。比如啊,我們組的宗旨是什么?就是速度與激情,享受……我們一直在閑逛,并沒有把任務放在心上刻意尋找,然而我們卻一個個偶遇,很好地完成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老實說,我還遇到了一件很意外的事。在村委會里的商店內看到程老師在那里笑著拍同學,于是我付了錢,迅速走出商店,在商店外偷拍到正在喝水的程老師。嗯,真有趣。
下午我們還去了互聯網大會會址,參觀了互聯網大會國際會展中心。還在會旗下拍了集體照。在會展中心里面有一千多張椅子,仿佛看到當時開會的場景。真的好美,好壯觀呀!
回家后感覺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好滿足!希望還有下一次旅行。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三
今天我們來到了具有最美江南水鄉的烏鎮。這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的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的水鄉古鎮風貌和格局。陳運和的詩《烏鎮剪影》中這樣贊美烏鎮: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這里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以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矛盾故居等獨居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
到了這里,仿佛到了一個世外桃源,我都不敢大聲說一句話,仿佛怕打擾了這小鎮的幽靜。這里的絲綢也是歷史悠久,質地輕軟,色彩綺麗。導游說早在漢代,就已經通過絲綢之路遠銷國外。現代絲綢已經發展到綢、緞、綾、羅、錦、紡、絨、絹等十幾個大類,二百多個品種,二千余個花色,圖景新穎,富麗華貴。這樣的絲綢制作的旗袍,美不勝收。
江南水鄉,真是名不虛傳。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四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寒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烏鎮旅游,對于我這個生長在北方的孩子來說,第一次見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除了感到新奇,更被它吸引。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美麗的烏鎮啊,真讓我流連忘返!
一進入烏鎮,映入眼簾的便是樸實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古老的石橋,如詩如畫。白墻灰瓦,錯落有致的房屋依水而建;碧綠的小河穿流之中,像一條條盤踞的玉龍;形狀各異的石橋巧奪天工,有的雕著栩栩如生的威龍,有的雕著高大威猛的獅子……,偶爾有幾條載著游客的小木船在小河中穿梭,更為這美景增添了一份詩意。
除了這些醉人的美景,烏鎮還有很多歷史文化故事和名人傳奇,為它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爸爸說這就是人杰地靈!這里有古老的染布技術、鑄鐵工藝、釀造技術……這里還是著名的文學家茅盾和設計師木心的家鄉。我在欣喜地游覽著美景,美滋滋地吃著麥芽糖、姑嫂餅等各種美食的同時,更對這里充滿智慧的人民肅然起敬。
游覽了一天,雖然我們已經很累了,但仍覺得意猶未盡。最后,我們決定坐船再游覽一次烏鎮的夜景。坐在小船上,看著燈火通明的古街,我仿佛回到了古代,融入了這愜意的江南水鄉。
評語:語言生動流暢,刻畫入微,不僅描寫出烏鎮的美麗風景,也展現了它久遠的歷史人文,可以看出小作者在用心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個有意義的瞬間。
作者:汪恒(9歲)。
公眾號:二十小學語文天地。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五
江南水鄉烏鎮我一直很想知道,一個到處都是水的小鎮會是一幅什么樣子的畫卷。這不,我就來到了美麗的江南水鄉————烏鎮。進入烏鎮的東柵景區,我不禁被眼前這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色給深深吸引住了,一條條小河交叉在一起,通向景區的各個地方,水上時不時會有一位船夫搖著烏鎮特有的烏蓬船從我們面前飄過,船尾處,蕩漾起幾圈微微的漣漪。那景色,是我從未見過的一種美。那里的一座座小房子傍水而居,看上去,那房子十分古老,但又十分精致,房子到處都雕刻著各式各樣、與眾不同的花紋,讓歷盡滄桑的房子透露出一絲神秘的美。
最引人注目的,該屬于那些極具欣賞性的景點了。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江南百床館了。在江南百床館里,擺放著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床,有的是雙人床,有的是單人床,但相同的是,每一張床到處都是鏤空的花紋,而且每一張床還都像是一個小房間。在這么多的床里,我覺得,最有趣的該是那一對姐妹床了,為什么叫它們姐妹床呢?原來,這兩張床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只不過床的高矮不同,上面雕刻的字也不同,一張床是兩人年輕時睡的,另一張床是年老時睡的。
在百床館里,我看著這么多的床,心想:古代的人是不是有些太浪費了呢?光就這么一個睡覺用的床,竟然還要做這么漂亮,花費這么長時間!除了江南百床館,還有木雕館、茅盾故居、香山堂、財神灣等好多好多有趣但也別具風味的景點。看著這么秀麗的景色,我似乎忘了時間,只沉醉于景色之中了,久久不愿離去。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六
今天早上,我們一家、姑姑一家就去了,老爸開車。到了烏鎮,我們買了票先到了東柵。看到了百床館,里面有古代的好多床,各式各樣的非常漂亮。那里面旅游的人多得像螞蟻一樣,我們走了老半天才走出來。
到了中午,去吃了飯就坐船了。西柵比東柵大多了。我們去了茅盾紀念堂,看到了在水中茅盾爺爺,是茅盾爺爺的石膏像。而且我還看見了他寫的書,還聽見了他說話的聲音,可惜我一句也聽不懂。我們又來到了三寸金蓮館,那里的鞋子都很小,而且是大人穿的。那種鞋子我一個大腳趾穿穿就夠了。后來聽媽媽說像我們這么點大就要用布把腳纏起來不讓腳長大。我又看到一個婆婆在用布給一個像我這么點大的小女孩包腳的蠟像呢,真可憐。再后來我們到了刀館、鍋館、醬館、藥館、酒館,太多觀了我們都玩不過來。快五點鐘了,我們買了特產、禮物就回家了。今天真是有高興又開心啊!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七
浙江省嘉興市的烏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今天,我就帶著大家去歷史悠久的'烏鎮游玩吧!
我這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哦!不光有大家熟悉的姑嫂餅,還有敘昌醬園里的各種醬和熏豆茶哦!據說熏豆茶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熏豆茶是用來驅寒的。
烏鎮不僅有美食,那兒還有許多衣服呢!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些衣服的制作過程吧!首先把蠶繭外面的雜物用手給慢慢的撕掉。然后再放進鍋里煮,把它們煮到軟為止。接著就是織布了。織好布以后就可以送到染房那邊去了。
染布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首先要用刀把圖案雕刻出來,再用一種泥抹在板子上用布蓋起來。接下來就要染布了,先把布晾干,晾干以后就可以把泥給刮掉了。
怎么樣,聽完我的介紹,你想來烏鎮游玩了嗎?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八
像跨入新世界一般,走入烏鎮大門,拖著笨重的行李,打算在這里過一夜。我們不愿意走專用車道,硬生生拎著箱子上了船。
人會在特定的環境下,突然變得安靜下來,我想大概就是此刻。船上的人很多,但并不吵。那船槳撥動水面的聲響,絲絲柔柔蕩漾在心懷,搖搖晃晃中,也使心跟上了烏鎮的節拍。已經將至午夜了,大略感動過烏鎮的夜景后,便找到住處安頓下來,等著明日清晨再好好瀏覽這小鎮。
依稀聽見嘰嘰喳喳的鳥叫,欣欣然張開眼,簡單洗漱過后,拿上外套便出門了。太陽才剛剛露出半個身子,一切都是慵懶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份愜意致使我不愿邁開步伐,只想看這老街漸漸忙碌起來。在同行人的催促下我們開始沿著河邊漫步。狹長的古樸老街,堅實的青石板小路,一個個老店依次排列,好似在哪里見過,大概是夢里吧。遠處傳來縷縷桂花香,不由自主聞香而去,頭系藍印花巾的阿姨忙里忙外,熟悉的身影我究竟在哪里見過你?有人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相遇。”那么我與這小鎮的邂逅該是多源遠流長。我不是過客,是個歸人。
街前街尾都開始忙碌起來,同齡的玩伴都一起去上學,手拉著手,嬉笑著,奔跑著。鄰居的.阿姨捧著一盤桂花糕分給街坊鄰居,芳香延續了一個早晨。去工作的大人們拿著公文包,騎著自行車呼嘯而過,嘴里竟還叼著未啃完的肉包。河邊傳來木棒敲擊石板地的聲音,原來是婦女們在洗衣服,敲擊聲輕快有力,時而水花會迸濺出來,她們便微瞇著眼睛,卻依然是不變的笑顏,原來這就是南方姑娘。
小小的發愣后,桂花糕已擺在眼前,抬頭撞見阿姨的笑眼,竟也不經意害羞起來。輕輕咬了一口桂花糕,芳香溢滿口腔,小小的感嘆中繼續我的旅程。遠望去,太陽已完全生起,陽光灑向小鎮,石橋被裝飾的閃閃爍爍,毅立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原來這座小鎮承載著的不僅是一個時代而是靈魂,是我的故鄉。
我的旅程已經結束了幾個月了,最近知曉互聯網會議在烏鎮開展卻是莫名的開心。或許是在驕傲我去過那里,又或許慶幸那是我的家鄉,在這個承載著過去的小鎮上,進行著對未來的規劃,這就是中國的進步吧。
流逝的是歲月,予存的信念,信念使我們一往無前,再會,烏鎮。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九
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江南水鄉烏鎮,“古樸”是最好不過的詮釋了。
冬日里的烏鎮說個耐人尋味的地方。自駕游來到烏鎮,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棟東白墻黑瓦的房子。
來到烏鎮就仿佛來到了游人如織卻又黑白的世界。久久凝望,你會感覺眼前就如一幅壯麗的水墨畫,而你像畫中的游人又似乎身臨其境。
漫步于烏鎮街頭,熱鬧非凡。這讓我情不自禁想起沈家門晚上六七點時的街頭弄堂。路雖小,卻一直那么喧鬧。
可比起烏鎮,又似乎少了一分意境,少了一分古色古香。
亭臺樓閣總是讓人想入非非,置身于其,仿佛穿越回古,濃濃的古風氣息,烈烈發人家風味。
在烏鎮,我記得有一座拱形石橋,下面是清澈見底的湖泊,似明鏡,如夢如幻。更加襯托出了烏鎮獨有的氣質。素,也是烏鎮的一大特點,樂于吆喝的人們,特色的小店,裝綴于此,現在和古代相融結合,讓人流連忘返。城鄉,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風格,不一樣的意境。烏鎮,把它們展現得淋漓盡致。
環游烏鎮,領略不一樣的風采,感受不一樣的韻調,身臨其境的感覺,真好!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最北面,那里最多時有一百二十四座橋,至今還留下三十九座橋。
烏鎮的橋中,有一座是我最喜歡的,它的名字叫逢源雙橋,聽說有左邊走男右邊走女的習俗。還有一個傳說:如果你想升官就走左邊,如果你想發財請走右邊。它也是一座廊橋,因為橋上有個亭子。逢源名字的由來也正是因為左邊走男右邊走女的習俗。這座橋是用兩座橋拼成的,所以叫雙橋。最有趣的要數烏鎮的通濟橋、仁濟橋了,因為從通濟橋中看濟橋,形成了橋中橋。兩座橋旁邊都是人家,兩座橋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直角,而且石縫里還長著青苔、花草。代表著這兩座橋幸福在一起很久了,也在一起度過了很多風風雨雨。這兩座橋還能在這座橋上看到那座橋,在那座橋上還能看見這座橋。
還有一座我喜歡的橋,但叫不出名字,它的石縫里能長出,石欄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是土黃色的。而且上面還刻著象棋圖,是夏天乘涼、下棋的好地方,簡直是人間天堂。
烏鎮是橋的世界,那里有許多古代人民建造的橋。如果你到烏鎮一定會和我一樣喜歡烏鎮的橋的。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一
在一個夏日炎炎的暑假,太陽像一團巨大的火球向我們沖來。我們背著旅行包、戴著太陽帽來到了旅游集合地。我興高采烈地上了車,車上一共有二十幾個人,旅游車開動了,導游小姐在車上給我們講了一些烏鎮的旅游景點和一些烏鎮的神話,她還邀請我們唱歌,我們一路上歡聲笑語,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古代小鎮——烏鎮。
走進烏鎮,我猶如品嘗了一份古典大餐。一條條狹窄的弄堂和簡陋的巷子,房子對房子、窗戶對窗戶、排門對板門,親密無間又互不干擾。戶戶一開門,家家是店面。東家的藍布染坊,西家的布鞋作坊,張家的狼毫筆店,李家的古玩字畫……名匠名店,世代相傳。百年老店,結成老街的伙伴,朝夕與共,共生共榮。每當霞光射進小巷,古老的弄堂,頓時有了生氣和活力。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唯有這百年不變的石板路牢記著不變的諾言和老屋生死相依,不棄不舍,無論風和日麗還是酷暑寒冬,每天忙碌著迎來送往,續寫著烏鎮的輝煌。到了下午4點多我們大家一起上車,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二
烏鎮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水鄉小鎮,也是文學家茅盾的故鄉。秋假里爸爸媽媽就帶我去了烏鎮。
我最喜歡龍形田,那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像一個個小朋友向著太陽微笑呢!也有許多小蜜蜂左聞聞,右看看,可愛極了。我們看到這么好的風景也在這里拍張照,那里拍張照,爸爸呢,就成了我們的攝影師。
我也很喜歡水上集市,它是以前賣菜的地方,而現在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大魚塘,頭上是一個個五彩的燈籠,有小魚形的,荷花形的還有龍形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腳下是各種各樣魚,你一扔東西它們就爭先恐后地游過去,有時還有魚會跳出水面,樣子可愛極了。
烏鎮還有許多精致的手工小店,有蜻蜓點水,手工錢包,也有許多糕點店,有桂花糕,定勝糕,讓我們流連忘返,更是讓我這個饞貓大飽口福。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三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高高興興地一起去烏鎮游玩,那里的房子、工藝品都古色古香,真是引人注目。
首先,我們到了一片小竹林,小竹林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有的是嫩綠色的,像一個個剛出生的胖娃娃;有的是翠綠色的,像一個個青少年;有的是深綠色的,像一個個大人,照顧著自己的小娃娃。青瓦房,尖尖的角,灰色的墻,真讓我感到心情好!接著我們來到了百床館,里面有一張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一張清·拔步千工床、一張近·雙錢花罩拔步床、一張小姐床……看的我眼花繚亂,床沿上雕刻的花紋真是讓人贊嘆不已。
游覽完景點以后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了,我和媽媽、同學一起去了工藝品小店,我看到了:小車、秋千、小茶壺和小杯子、還有一些工藝繡品,其中我最喜歡秋千、小茶壺和小杯子,特別可愛。烏鎮的特產也很豐富,有姑嫂餅、三白酒、芡實糕……我買了各種口味的芡實糕,帶回家給大家分享。
如果下次大家要到烏鎮去旅游,我來給大家當小導游哦!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四
今年春節,我游賞了被世人譽為“水鄉之鎮”的烏鎮。“烏鎮到了――”隨著游客的喊聲,我急忙擠出車門直奔第一個景點――百床館。
隨著人流,我又來到了茅盾故居。呵!茅盾故居游人如織,一進茅盾家門,我仿佛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文學氣息,里面有兩尊茅盾雕像,一座是茅盾先生手中拿著一本書,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前方。我彷佛能感受到他正慢步向前,還不時翻動手中那本書的樣子。我自言自語道:先生真是個愛看書的人,不愧是大作家。另一座雕像先生手中握著一支筆,眉頭緊鎖著。那傳神的眼睛里滿是學問。我暗暗地想:大作家原來是這樣的。再往里走,看到院子里還保留著當年茅盾先生親手栽種的南天竹。
走出茅盾故居,我想:來烏鎮坐烏篷船是我最大的愿望,于是我大聲喊:“導游阿姨,我們坐船去吧――”
遠遠望去,一只只烏篷船不緊不慢地蕩著碧波,穿過小橋,緩緩而去……。
指導老師:王秀環。
烏鎮風景的小學生(通用15篇)篇十五
今天,烈日當空,我們一家子還有爸爸在深圳的一群朋友來到了浙江省的桐鄉烏鎮參觀。
我們到達了烏鎮后,吃了一些當地的特色菜,十分的可口。我們適當的休息一會兒后,就已經瀕臨晚上了,于是大家立即出發去景區參觀。烏鎮的兩個特色景點是西柵和東柵,西柵和東柵的區別就是:西柵是早開發的,而東柵是最近才開發的。我們因為要趕時間,所以只游覽了西柵。
我們先坐擺渡到了景點,我們先參觀了染布坊,看到了染布的過程和用染好的布做成的藝術品,那些藝術品不僅十分精美,而且各種各樣的都有,有儲錢罐、小鳥、老虎、龍……甚至連旗袍都有。我們接下來走遍了西柵的小道,十分幽靜,仿佛就到了仙境一般。在小道上,兩旁的花朵襯托著參天大樹,還有一旁平靜的小河,偶爾有村名的船只流過,給人帶來的感覺只有悠閑。我們接下來逛了街上的小店,走過許許多多做的橋,包了兩艘小船,回到了出口。
烏鎮的西柵,正式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美妙的仙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