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想法,還能夠給讀者帶來耐人尋味的閱讀體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啟示。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一
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我要去給人人都愛戴的毛主席掃墓。
那天早晨,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地起了床,在易校長的帶領下出發了。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同學們個個心潮澎湃。終于期待已久的毛主席故居——韶山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下了車。
首先我們來到瞻仰主席的故居,里面收拾得井井有條,每樣用品都是那么簡陋,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樣勤儉節約的主席怎能讓人不愛戴呢?想想自己平時的鋪張浪費,真讓人覺得慚愧呀!
懷著無比崇敬之情,我們又來到了銅像廣場。那兒早已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祭奠主席的人群,我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作為這次掃墓的主持人,我更是激動不已。“天空為今天垂淚,松柏為今天嗚咽。”我飽含深情地說著,眼前仿佛浮現出毛主席的光輝形象。在我的帶動下我們莊嚴地向主席三鞠躬,來表達我們深深的敬意。是啊,祖國也以現代化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您的英魂,您安息吧!隨著哀樂,我們全體默哀一分鐘。世界不會忘記您,共和國不會忘記您,我們更不會忘記您。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將中國推向了深淵,是您帶領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從此站了起來,走出了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為有您這樣的主席而驕傲。
我們還參觀了毛主席紀念館和遺物館。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韶山,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做貢獻。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二
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清明節的由來老師講過。
今天我爸爸媽媽就要帶我去祭拜我的親人,還有我的外公外婆也一起前去。我們一家踏上了祭拜親人的傷心路,來到了墳墓前,我與媽媽則將外婆和外公準備好的香燭、紙幣找了一個焚燒坑就地焚燒祭拜。一縷香茗兩柄紅燭,伴著熊熊燃燒的冥幣,親人熟悉的面容浮現在眼前。故人去如斯,心殤痛難斷。
然后爸爸又去買了水果,我想是給我們吃的嗎?哦!不是,也是用來祭拜我們的祖先的。
縷縷青煙,絲絲粉塵寄托的是對親人無邊的哀思,而那滴落得紅燭分明就是緬懷親人灑落的傷心淚。我們對著我們先人的墳墓叩首祈拜:愿天堂里所以的親人靈魂得到超生安息!愿親人在天堂過幸福!愿他們在天堂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幸福美滿。
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是那么的有意義,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于難忘的清明節作文400字左右四年級的相關內容,可圈可點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資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那一天,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好像老天爺都在為因祖國而犧牲的人們而感到悲痛。
的清明節是個跟以往不同的清明節。清明節現在不僅僅是祭拜已故親人表達我們的思念,我們還會去祭拜革命烈士來表達我對他們的敬佩。想想看吧,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想想看吧,我們如今歡歌笑語的生活的背后有多少革命先烈付出的鮮血和汗水,多少個夜晚他們沒有睡覺,而是為我們付出!所以我們應該獻出心中最珍貴的敬佩。
我們還要祭拜20過年時因那場大雪而送命的風雪烈士。他們不顧生死安危,去搶救電塔,但是誰知三位烈士因電塔倒塌而犧牲。
更重要的還是那些在3.14中逝去的無辜人士。一群****集團份子不知從何冒出來破壞拉薩的和諧。他們打、砸、搶、殺,無惡不作,殺了18位無辜人士。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四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托我們的思念。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四年級清明節。
作文。
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里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于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著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后親切地對我說:“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么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于是對我說:“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里,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么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有祭祀祖先修墳掃墓的風俗習慣,可是我卻不一樣,我在家里做清明餅,清明餅是一種令人風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尾味,到時候和米粉中攪捏做成餅.清明餅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餅.清明分青稞和白錁,青錁的餡多用芝麻紅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錁的餡多用咸菜豆腐,舔的吃膩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開始做青明餅了,我燒了一鍋水,把采來洗盡的艾草到入鍋中,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的艾草翻滾跳躍著,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了碧綠的新裝.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出水分,展碎后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干半濕的面團.面團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綠色花紋.準備餡料,甜的是紅塘,咸的是咸菜筍肉末.最后一小部做青明餅了.
我看著奶奶把面團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青明餅下放上一片葉子就成了.我也像奶奶做的過程一樣可是做好的薄園餅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青明餅結果是餅不像餅,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個小洞洞像被老鼠啃過的一樣,奶奶教給我把餡料弄下一點補到上面就行了,我照著我第一個做的,做了十幾個雖然很難看但是我覺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餅蒸了幾十分鐘,剛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揭開一看,鍋內一片蔥翠欲滴.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吃上一口味道美極了.
今年的青明節我過的十分愉快!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是,就掃墓這一件事初中作文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但是,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泛濫。在紙扎的冥器中,“別墅”和“奔馳”、“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后就盡情的享受吧!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祭祀。不破壞環境,有的在網上發表自己對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紀念碑獻花圈,學習偉人的事跡……讓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偉人的一代風采,還保護了環境,發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托我們的思念。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五
又是一年清明節,爸爸開著車,載著我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回老家的路。汽車在公路上疾馳,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們就到了那座祖墳的山腳下。
爸爸停下車,我突然想起自己來時忘了換一雙舊鞋。我看看自己雪白的運動鞋,惋惜地說:“我100多塊錢的新鞋今天要遭殃了!我怎么就忘了換一雙呢?”
“別擔心,上山的路全是水泥路,不會沾上污泥的。”媽媽邊說邊拉著我往前走。
“不要騙我,我記得二年級時我來過一次,回來時腳上的污泥差不多兩斤重,害得我抬腳都覺得困難。”
爸爸說:“沒騙你,快走吧。”
來到祖墳前,爸爸拿出蘋果、梨等許多水果,擺了滿滿一大盆,又拿出雞、鴨、魚等各種各樣的肉擺起來,嘴里還念念有詞。我真是迷惑不解,爸爸媽媽平常都不是迷信的人,今天怎么……可在那種場合下,我又不敢多說一句話。儀式結束后,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此刻,我多么希望祖先們地下有知,似迷信的人說的,祭拜他們的東西,他們都會來吃。”爸爸停了停,我抬頭看見他眼里閃著淚花。爸爸接著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家里多窮啊!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菜羹、玉米糊,能有稀飯喝,那就像過節似的。兄弟幾個常常肚子餓得咕咕叫,仍然在干活。爺爺奶奶常常為了孩子們,自己靠喝水充饑。爺爺生病了,因為沒錢買藥,不久就離開了人事。要是現在……”
爸爸的聲音都哽咽了。我突然間明白了爸爸為什么帶那么多吃的來祭奠。其實何止是爸爸那樣想,我想那一代人都這樣想吧。曾經的苦難與現在的幸福生活一比較,我們才知道現在的生活多幸福。
回來的路上,看看自己的新鞋依然亮白,我真是高興。我突然想起自己讀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短短三十年,爸爸這代人的苦難已是歷史,人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改革開放。來年清明節時,我們的生活或許又已上新的臺階。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六
我最喜歡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年的清明節非常有意義。4月5日中午天氣很好,太陽暖洋洋的。我們全體學生各自準備好零食和鮮花,在老師的帶領下,排成整齊的隊伍去鳳山烈士陵園。
一路上我們聽見小鳥在唱歌,看見綠樹發出了新芽,迎面吹來涼爽的風,走了十多分鐘,我們到達鳳山烈士陵園。同學們在英雄紀念碑前獻花、唱歌初中作文,敬仰十三座烈士墓。然后大家坐在樹下吃零食、玩游戲,我們開心極了。
感謝烈士先輩給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七
我的生活中經歷了許多事,但記憶最深的要算是夏令營中的一件事了。當暑假三天夏令營生活即將結束時,舉行的最后一個活動是評選優秀營員。怎樣評選,由大家討論決定。大家表現都很好,但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夠。討論來討論去,都沒有提出好的辦法。
最后程老師說她有一個好辦法,同學們一聽,都睜大眼睛看著她,程老.師說:“你們先游戲十分鐘,回來后誰在自己的床上找到小禮物誰就是優秀營員。十分鐘后大家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迫不急待地翻起床來。那亂勁就甭提了。趙元元第一個叫了起來:“我找到了,我有一個小禮物,還是一個紅帽子的!”她舉著一個小娃娃高興得手舞足蹈。
幾天來我第一次看到她那么興奮。接著劉查、周明也找到了,我的心坪坪直跳,腦門上沁出了汗珠。書包、枕頭下都找了,我真覺得有些失望了,我想以后再努力吧,我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打開了被子。這時,里面滾出一個小娃娃,我連忙拿過來,捧在手心里,情不自禁地親了又親。正當我沉浸在這幸福與歡樂之中,傳來了哭聲,原來是我們的“小豆豆”急哭了,同學都跑來勸她,有的給她擦眼淚,有的說:“你把我的拿去吧,我還不如你呢。”
這時我跑過來,勸她說再找找,我掀開她的被子,又掀開她的褥子,啊!找到了,這個懶娃娃,她主人都要急死了,她卻在這里睡大覺。我趕快把娃娃遞給“小豆豆”,“小豆豆”馬上破涕為笑,眼角上還掛著淚珠。大家都找到了小禮物,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成績而高興。三天不尋常的夏令營生活使我們得到了新的知識,獲得了友誼。這個小禮物我珍藏至今,它伴隨著我對那些最美好時光的回憶。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八
今天我一早就起床了,因為,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的人,我問媽媽:“今天怎么這么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的跟著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于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的墳。墳的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一看,我的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么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為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的時候還摔了一跤,把我的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和凄涼哀怨的氣氛。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九
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占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仿佛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后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走出陵園,我耳邊回蕩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尸還。”
我們作為一名中小學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著老爸媽媽到老家——溱潼去掃墓。
溱潼位于蘇北里下河地區,素有“蘇中明珠”的美稱,這里不僅有世界珍稀動物“四不象”———麋鹿,還有聞名天下的“溱潼會船節”。聽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說,會船節時這兒可熱鬧了!再過一天就是“會船節”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啊,可媽媽說,我當天回家,不能去看了,我覺得十分遺憾。
我們整一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了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了蘋果、飯團等供品,然后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爺爺讓我們一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松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抬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只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著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隨風飄蕩,姑姑隨手折了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了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一
清明,我沒有與別的同學一樣去掃墓,而選擇了到郊外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此時正是桃花的盛花期。遠看,蔚藍的天空下、蔥翠的小山旁,那一片片桃花,密密麻麻、高高低低,象天上的一朵朵云彩;偶爾有高大的松樹相隔、有清澈見底的溝渠流水相間,有兩三只山鳥飛過,簡直是一幅濃淡適宜的水彩畫。
近看,粉紅色的花瓣、金黃色的花芯、綠色的小萼片,形成了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的桃花;一朵朵、一簇簇,擠滿了整個枝頭。它那淡粉的臉蛋,細細的腰肢,引來了許許多多的蜜蜂在花間飛舞。枝條上偶爾有冒出的嫩芽兒,象捉迷藏的孩子,東躲西藏,把粉紅的花朵襯托得更加嬌艷。漫步于花海間,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叫人陶醉其中。
郊外的草地非常少有人踐踏,所以長得格外繁茂。人走在草地上,閉上眼睛,聽著山鳥“嘰嘰喳喳”地叫著,踏在比羊絨還柔軟的“綠色草毯”上,聞著葉子上還掛著露珠的草地特有的芳香,不睜開眼睛,還以為到了天堂勝地!草地上夾雜著的白色小野花,象點點繁星在微風中搖曳著,在陽光下閃耀著奪目的光點,頗為可愛。
在桃樹林旁,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歡快地翻著浪花。如果你撥開溪底的水草叢,會發現好多好多露著銀白色肚皮的小魚聚在一起,好像在說悄悄話呢!在沒有小魚的地方,捧一口水嘗嘗——哇,一股甘甜從舌尖一直流到心里,感覺全身一下放松了許多、心情舒暢了非常多。
這么美麗的地方,你想去親眼看看嗎?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二
4月5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傳統清明節”,今年我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去過“傳統清明節”。清明小假期的頭一天,太陽還是高高的掛在天上,我想起大人說的:“傳統清明節那天都會下雨的.”,就感到納悶,天氣這么好,明天會下雨嗎?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我們要去上墳,祭念我的太姥姥。一出門,就發現天空居然下著毛毛細雨!真靈啊!姥姥帶著我們先去市場上買了些祭祖的物品,我發現市場上到處擺滿了“清明餃”和“青年團”。大家都在爭著買這些傳統食品,有的買來是自己吃的,有的買來是用來上墳的。
我們撐著傘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山上。我在路邊摘了一些好看的鮮花,挷成一束,打算把它送給我的太姥姥。因為媽媽說,我若把它放在墳頭,太姥姥就會看見的,會很開心的!
路上到處都是來上墳的人,他們看上去都很傷心,我想他們肯定也像我一樣,很想念過世的家人。望著天空飄下來的小雨,我想起了一首從前學過的古詩: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現在似乎有點明白并能感受到這首詩的真正含義了!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三
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后,茂密的枝葉擋住了熾熱的陽光。我挨著爺爺厚實的胸膛,搖著爺爺的蒲葵扇,百般無聊的聽著爺爺念念叨叨的講著大道理,可我總是左耳聽完,右耳就出去了,爺爺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有沒聽懂,我只好裝模作樣的支吾點頭。這時爺爺就會板起臉,然后教訓著我,假如現在不好好學,然后長大就會沒出息,又或者找不到工作之類的等等。我小聲嘀咕著,不以為然,都什么時代了,那還會有那種“舊思想”,大道理跟我這一個渺小的人有什么關系!
雨越來越大,每一滴都狠狠打在我的心上,此刻心中竟五味交雜。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四
清明節回家,借著掃墓,重走童年的路。
爸爸是浙江人,以做松油,做香菇謀生。所以從小我們田里的活干的少,但是,山是我們最熟悉,尤其是熬山。那里到處留著念想,布滿回憶。
記得有一次在山上過夜,夜里醒來,聽到森林里傳來陣陣呼呼聲,一摸,爸爸不在。我頓時恐懼無比,哇哇大哭。我摸黑邊哭邊跑,最后發現附近有一盞煤油燈亮著,原來勤勞的爸爸看我睡著便起來挖菜地。白天要做松油,做香菇,還要幫助生產隊管理一大片的.地瓜,實在沒有空,于是爸爸常常利用夜晚摸黑種菜。
爸爸已經走了十多年,可是爸爸用身體力行傳給我們兄弟姐妹的一大筆財富——勤勞,所以時值今日,我們不敢懈怠,唯有勤勞對待生活。
此刻,滿眼望去,記憶中的筍廠早已拆除,松樹沒有了蹤跡,杉木,翠竹,板栗樹等經濟林取而代之。或許那些曾經的采田珠,采蘑菇,拾茶梨。故事也將漸漸老去。
寫難忘的清明節四年級(實用15篇)篇十五
今天是4月5日,是清明節,是我們祭祀祖先,緬懷革命先烈的日子。如果沒有先烈們的奮斗,就沒有新中國的建立,也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比如說劉胡蘭,她從小生活在鄉下,15歲參加了共產黨,她從小就懷著對勞動人民深深的愛和對日本侵略者強烈的恨,是一位堅定的革命戰士。一天,街上響起了敲鑼聲,邊敲邊喊:“快到觀音廟集合!”敵人問:“誰是劉胡蘭?”為了不連累鄉親們,劉胡蘭站出來,說:“我就是劉胡蘭。”敵人問:“還有其他的共產黨嗎?”她說:“沒有,就我一個。”敵人把劉胡蘭帶到觀音廟里面,敵人說:“你告訴我,還有誰是共產黨,你告訴我一個人,我給你兩百塊錢,你說還是不說?”劉胡蘭莊嚴的回答:“不說,就是不說。”敵人說:“好,有志氣,明日觀音廟前場子,鍘刀鍘死你和你的這些兄弟。”第二天,敵人敲起鑼鼓,讓全村人來看。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下慷慨就義了,鮮血染紅了土地。
我永遠不會忘記劉胡蘭,也不會忘記董存瑞、黃繼光等先烈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告慰前輩們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