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記錄我們在閱讀中的思考和體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回顧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寫得特別好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寫讀后感有所啟發。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一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書里面介紹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
蘇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陽鎮的小山村里。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供他上學,在他讀初中時,對數學并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但上初三時,他上了一節一位個沒東京留學歸來的數學老師的課,使他認識到,世界列強依仗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之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使他認識到,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并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
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降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算了上萬道數學題。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院,在那里他如饑似渴的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并于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數學系當講師,正當一個日本大學準備聘他去當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國任教。回到浙江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讀書,不是僅為了擺脫個人貧困,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給個人找出路,更是為了中華民族求新生。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才能保家衛國,才能使祖國更繁榮富強。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二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19――1985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后,因為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
不能上學并沒有阻擋華羅庚愛數學的勢頭,他從此以后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1930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圖書管理員,他一人干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于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干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那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三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不一樣的數學故事》。這是一本有趣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夢小得。
這本書主要講數學十分好玩,書中的人物有怪怪老師和他的一群學生。
書中的故事主要講,怪怪老師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數學老師,他講的數學課總是很好玩。他總是聲稱自己是從外星球來的外星人,他在上數學課時總會變一些魔法,比如,帶著他的學生去旅游,讓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學會數學。他還讓學生體驗做老師的感覺,還讓學生嘗試著變一些魔法。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學得十分快樂,也十分有效。
我讀完了這本書,體會到:數學特別好玩。我特別喜歡書中的怪怪老師,我覺得他講的數學課非常動聽。我讀了《不一樣的數學故事》明白了:學習是快樂的,是簡單的,只要你找對方法,就會學得好。我建議同學們讀一讀這本書。
從此,我愛上了數學!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四
讀了《李毓佩數學故事集》這本書,我了解到這本書一共講了四個故事,共196頁。每個題的做題方法都不同,有時需要利用逆向思維來解答,我十分喜歡這本書。
《巧遇數學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豬八戒,雖然他不會做題,但是他遇到了數學猴,每一次遇到不會做的題他都會請他來幫忙。
《被困聰明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丁丁和當當,他們來到聰明國遇到了麻煩,最后兩人用數學知識一起逃離了聰明國。
《愛克斯探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愛克斯,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偵探,與眾多犯罪集團打交道,解開了許多數學謎團,維護了和平城的安全。
《行俠仗義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武,他和花崎是好朋友。與他們作對的人是老狐貍,他們愛思考數學問題,發現老狐貍欺負大家,就教訓了他。但老狐貍不服氣,到老虎大王那里去告狀,結果他失敗了,還被老虎大王狠狠得懲罰了一頓。
每一個故事里都有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有不同的解題思路。我是一個愛動腦筋的男孩,所以我很喜歡這一本書。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五
數學是一門多彩的學科,不同類型的數學家,有著不同個性與不同的成功箴言。對于一個崇尚數學理論的學者(比如euclid),他可以不在乎現實中的一切,幾乎超脫;而對于實踐主義者(比如以趣題聞名于世的samuelloyd),數學的發明完全是為了實用。數學家hardy(哈代)說過這種話:“從實用的觀點來判斷,我的數學生涯的價值等于零。”他是euclid型的,而數學科普大師martingardner(我們暫且也把他歸為“數學家”)則關心數學的趣味性,他就是loyd型的——對不同類型數學家來說,數學可以是一片完全未被探明的真理之海,也可以是讓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戲水池。
euclid、newton、hardy等理論派是真理的追逐者,甚至連hardy的名字,意思都是“艱苦的”——在我看來,他們并非是很好的榜樣,euclid的《幾何原本》竟然連一個三角形面積公式都沒有——在他看來,除了理論之外,一切都是多余的。但他們為真理投入了自己的一生,雖然結果有些可疑,但是畢竟是精神可嘉。純實用主義者你也許不敢相信,暢銷智力玩具的設計人、著名的趣題專家samuelloyd拿不出大學文憑,甚至連高中學歷都沒有!他學習和研究數學僅僅是為了有趣——他沒有創造性的觀點,但是一道簡單的趣題卻可以讓理論派的數學家們頭痛不已——那些理論主義者們的“純數學研究”,竟不如一個沒有文憑的智力玩具設計人的靈機一動!中庸之道gauss也許是偏理論一點的數學家,但gauss他的理論似乎也談得上婦孺皆知。比如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3歲的娃娃也不難理解。事實上,gauss的成就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在數論、非歐幾何、微分幾何、超幾何級數、復變函數論以及橢圓函數論等方面均有開創性貢獻。同時,他也十分注重數學的應用,并且在對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他似乎找到了中庸之道。
也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成為像euclid那樣純粹的學者,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去鉆研數學趣題——中國的應試教育告訴我們,理論與實踐必須是平衡的——就像gauss一樣,有時投入純粹的數學世界,有時也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學學loyd一樣放松心情;偶爾也辛苦一下——euclid們的精神還是不得不學的。我想這是最符合我們中學生實際情況的解答了。
一天,陳景潤去理發,結果跑去了書店看書,錯過了理發的機會……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特別吸引人呢?你知道它出自哪本書嗎?告訴你吧,那就是我最喜歡的書——《500個數學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數學家的故事,一道道有趣而又需要動腦筋的數學題。它像一股清澈的清泉,流入了我的心田。它是一艘小船,載著我駛向數學的.海洋。它又是一只神奇的鳥兒,讓我飛進了數學的王國。
原來我一直很討厭數學,一看見數學題就莫名其妙地害怕,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對數學不討厭了。它給我很大的觸動,覺得學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要是以前,我一定放在一邊了。可現在,我毫不猶豫地拿出草稿紙,用心地做了起來。經過畫圖、思考,終于解答出來了,我高興得不知怎么形容。
我下決心要向書中的那些大數學家學習,體會學數學的樂趣,長大成為人人崇拜的數學家!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六
寒假,數學王老師向我們推薦《中國科普名家名作》系列,由于我十分漫不經心,所以大致選了一本就買了。
所謂的《故事中的數學》一書,我覺得應該有很多故事,故事中有或者夾藏著一些數學道理。等書來了,果不其然與我想象不相上下,只是公式一般比較簡明易懂。
書中主要分為七個部分,每個部分里有很多小部,每個小部的意義各不相同。
我讀了此書后十分驚嘆,驚嘆作者的智謀與創新,此書用一個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將數學引入,提高了人們看書的興趣與樂趣。
書中還自編了很多小故事以講述各種數學定理,例如:本書開頭的幾篇小故事,故事雖短小但言簡意賅,深刻地講述了很多計算方式與眾多題型,真是一舉兩得呀!
閱讀完此書,我不禁感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那些煩瑣的令人頭暈的公式竟然可以用小故事來講述,即引人入勝又方便人們記憶,可見作者用心良苦。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七
寒假我讀了《不一樣的數學故事5》這本書主要講了五年級下冊的數學內容,用故事的形式把數學講的既有趣又簡單,讓我又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
書中怪怪老師的'魔法失常,她把同學們帶到了窮山惡水的小山村,幸好聰明機智的`博多用體積原理把大家帶出了小山村。因此我知道了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物體的體積,任何東西都有體積,只是體積大小不同。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容積。
正方體的體積是:a讀作:a乘a乘a;長方體的體積是:長x寬x高,讀作:長乘寬乘高。
自從體育健將——十一收留了外星人貝魯克之后,他經常做噩夢,一天,貝魯克的外公來找貝魯克但同學們打不過貝魯克,必須穿上神奇斗篷才可以,可是大家不知道能做多少件斗篷。乖巧漂亮的甜美女生——蜜蜜利用分數計算出了一共需要做33件斗篷。從這件事中我又學到了一個知識點: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關鍵找準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單位“1”乘所求量占單位“1”的分數等于所求量。
霸氣外露的班長——女王,通過制作“瘦身麻花”發現:5與1/5是倒數關系。女王告訴大家:單獨一個數不能稱之為倒數,例如:6不是倒數,6和1/6互為倒數。也就是說兩個數相乘,乘積為1的這兩個數互為倒數。
《不一樣的數學故事5》這本書用各種小故事來講數學內容,真的很有趣。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八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不一樣的數學故事》。這是一本有趣的書,作者是夢小得。
這本書主要講數學十分好玩,書中的人物有怪怪老師和他的一群學生。
書中的故事講,怪怪老師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數學老師,他講的數學課總是很好玩。他總是聲稱自己是從外星球來的外星人,他在上數學課時總會變一些魔法,比如,帶著他的學生去旅游,讓學生們從中發現數學,學會數學。他還讓學生們也嘗嘗做老師的味道,還讓學生也嘗試著變一些魔法。同時,學生們在學數學時學得十分快,也十分好。
我讀完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數學特別好玩。我特別喜歡書中的怪怪老師,因為,我覺得他講的數學課非常好玩,所以,在我讀了《不一樣的數學故事》我就發現,學習是快樂的,是簡單的,只要你找對方法。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不但讓我讀了一些由重點要點編成的小故事,還讓我學習了知識,讓我覺得學習更加簡單了。
我愛數學!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九
《數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我在暑假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國著名作家孫劍的一本著作,我深深地被書中的一位數學家----熊慶來所吸引。
數學家熊慶來獲得法國馬賽大學理科碩士學位。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又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他在任清華算學系系主任的9年間,又辛勤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人才。其間,他利用假期前往巴黎繼續深造學習,于1933年獲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1934年,熊慶來返回清華大學,仍任算學系主任。1937年,出任云南大學校長。1949年,熊慶來出席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次會議期間,不幸患上了腦溢血,右半身癱瘓。
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熊慶來并沒有被打倒,他留在法國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并以頑強的毅力學會了用左手寫字。1969年2月3日凌晨,走過76年人生歷程的'熊慶來,用左手寫完最后一冊交代資料后悄然離世。熊慶來一生惜才愛才,誨人不倦,我國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數學家許寶碌,華羅庚,段學復等等均是他的學生。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熊慶來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勤奮。其實我發現勤奮最重要,它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只要勤奮,許多不足都可以彌補,許多缺點都可以改變。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
數學的真諦在于創新,而不在于死記硬背。
——題記。
“數學王子”高斯從小家里就窮,在他七歲的時候,小高斯上小學了。教師名字叫布特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數學家”。這位來自城市的青年教師,總認為鄉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他在發了一通脾氣之后,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孩子很都被難倒了,布特納很是得意。不料,小高斯卻算出了答案。原來,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一個數一個數地加,而是細心地觀察,動腦筋,找規律。他發現一頭一尾兩個數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個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這種細心觀察,樂于動腦的.精神我們也要學會,數學不只是紙上死氣沉沉的公式,而是一個個跳動的數字,我們要讓數學活起來,才能使我們的思維能力提高,才能攻略更多的`難題。如果我們的腦袋里只有各種僵硬的公式,而沒有半點活躍的思維的話,即使做再多的題目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要讓你的腦袋塞滿機械的公式。留出一點空間,讓數字活起來;讓思維活起來;讓數學活起來!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一
你認為數學枯燥無味嗎?如果認為,那么可能你沒有找到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建議你讀李毓佩教授寫的一套書――《數學故事專輯》。李老是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十分擅長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寫成有趣的童話。我很高興得到了這套書。我最喜歡《非洲歷險記》這本書,它主要講訴了酷酷猴和花花兔去非洲挑戰黑猩猩和大猩猩,又去了獅王梅森的領地,指揮領地保衛戰,幫梅森趕走敵人,保護家園。
《非洲歷險記》中有一個故事我覺得十分有趣:獨眼雄獅要霸占獅王梅森的領地,結果酷酷猴用聰明才智幫梅森出謀劃策,領導梅森的部下建立了一座城墻,用僅有的12只獅子(圓圈代表獅子)讓獨眼雄獅認為有12只(如圖1)、16只(如圖2)、20只(如圖3)。獨眼雄獅又用禿鷲、鼴鼠、烏鴉、鬣狗對梅森進行上、中、下聯合襲擊。最后鬣狗過不去,禿鷲和烏鴉被俘,鼴鼠更慘,被踩成了“鼠餅”獨眼雄獅又想了一個辦法:我親自去找梅森,他還中著毒呢!卻不知梅森毒性已解,結果又被打敗了。一場戰爭結束了。這本書的故事也結束了。隨著故事的結束,我明白了:
聰明來源于學習,所以我們為了使自己更聰明,必須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并學著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一個王國的命運。
李教授將枯燥難懂的數學知識,寫成有趣的童話。我以后寫童話要增加童話的趣味性,努力使其立意更深遠。
酷酷猴不畏艱險,努力的領導獅子們保護自己的家園。我明白了不論發生什么都要勇于面對生活。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二
以前總覺得數學對我們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對數學總是提不起興趣,特別是一遇到難題就放棄。暑假無意中看了《數學家的故事》這本書后,讓我改變了對數學的看法,并讓我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數學家的感人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數學的發生與發展,感受到了前輩們的鍥而不舍、勇于追求的探索精神。其中,笛卡爾的成長經歷和對數學的追求,尤其令我敬佩。笛卡爾出生在一個下層社會的家庭,從小失去了母親,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比同齡人更加勤奮好學,甚至躺在病床上也不斷地思考著老師教過的內容。正是因為這種勤奮與善于思考的優良品質,讓他成為了一代偉大的數學家。笛卡爾認為,科學的本質是數學,所以他在生活中就特別注重數學的應用,他根據蒼蠅在天花板上的位置和棋盤的結構,把數和形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奠定了解析幾何的思想。
原本我也覺得數學是抽象的,枯燥無味的,但笛卡爾卻把數學與生活無縫對接起來,把原本刻板的數學一下子變得鮮活、形象起來。以前我對數學僅僅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多少上,從而對數學的很多概念模糊不清。看了笛卡爾坐標幾何的概念后,才知道原來數字不光有大小,還有方向、位置。有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數學上原本我很多弄不明白的問題都豁然開朗、迎刃而解了。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質,更是激勵我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不再一味的畏懼和半途而廢,也讓我對數學逐漸產生了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本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其他偉大的數學家的生平與成就,他們的成長經歷與成就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著勤奮、善于思考、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我們現代小學生必不可缺的,并且要將它發揚光大的。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三
“數學王子”高斯從小家里就窮,在他七歲的時候,小高斯上小學了。教師名字叫布特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數學家”。這位來自城市的青年教師,總認為鄉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他在發了一通脾氣之后,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孩子很都被難倒了,布特納很是得意。不料,小高斯卻算出了答案。原來,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一個數一個數地加,而是細心地觀察,動腦筋,找規律。他發現一頭一尾兩個數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個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這種細心觀察,樂于動腦的精神我們也要學會,數學不只是紙上死氣沉沉的公式,而是一個個跳動的數字,我們要讓數學活起來,才能使我們的思維能力提高,才能攻略更多的難題。如果我們的腦袋里只有各種僵硬的公式,而沒有半點活躍的思維的話,即使做再多的題目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要讓你的腦袋塞滿機械的公式。留出一點空間,讓數字活起來;讓思維活起來;讓數學活起來!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四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后,因為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
不能上學并沒有阻擋華羅庚愛數學的勢頭,他從此以后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1)1930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圖書管理員,他一人干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于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干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那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五
愉快的國慶宛如一條唱著歡歌的小河,不時涌出令人心曠神怡的浪花,而《數學家的故事》這本書則是其中最大最美的浪花。
這本書的作者叫孫健,也是一個厲害的特級教師。他在《數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講了阿基米德用數學戰勝羅馬戰艦,牛頓在干農活時沉迷于數學問題,歐拉巧思妙想幫爸爸擴大羊圈,高斯10歲時就能應用等差數列求和……這本《數學家的故事》帶領我們在數學故事的長廊中,讓我們愛上數學,也讓我對數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在《數學家的故事》中,我認識了歐幾里得、笛卡爾、費馬等多個偉大的數學家,更是發現了牛頓的萬有引力有多么的奇妙。在以前,有人說沒有萬有引力,他們只認為地球是正方形,是空氣讓物體自然墜落,如果沒有牛頓,可能我們幾百年后都發現不了萬有引力。而牛頓由于對科學有著嚴謹的態度,又有著求實的好習慣,經過不斷的仔細研究,發現了牛頓三定律。讓我們的科技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話說數學是科技之母,所以大家要像這些偉大的數學家學習,將來科技才會越變越發達!
當我讀到阿基米德的故事時,我仿佛看到了阿基米德正在聚精會神的思考要解決的問題,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的`圖,絲毫沒有注意到,城池已經被羅馬人攻破了,雖然有這么大的動靜,可是阿基米德太過沉迷于自己的問題,絲毫沒有察覺,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他的專研精神令我佩服!
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像阿基米德一樣的數學家,他們熱愛數學,沉迷數學,才有了如今的輝煌。所以讓我們好好學習數學,讓這份輝煌,永遠傳承下去。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六
“遠古時代的人們一開始是過著群居生活的。為了生存,他們四處捕獵動物,晚上再回到居住的洞穴享用白天的勞動成果。他們靠一些模糊的語言和簡單的肢體動作互相傳達著信息。比如,結繩記事,在獸骨上刻符號等等。最初在他們的頭腦中只有‘有’和‘無’的初步概念,再后來,他們的群居生活慢慢發展成為由家庭組成的部落,這樣他們就知道了‘多’和‘少’,再后來他們慢慢地會區別‘一、二、三和多’了。”數字原來是這樣來的呀!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七
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書《馬小跳玩數學》,里面教了很多巧算數學題的方法,現在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有一天,馬小跳和爸爸去看花博會,導游介紹一個最大的郁金香花園,長18米寬14米,馬小跳對這個漂亮的花園產生了興趣,想知道它的面積,可馬小跳沒帶紙和筆無從下手,爸爸一下就算出是252平方米,因為他用了速算的方法。爸爸告訴馬小跳十幾乘以十幾的計算規律是:個位數相加,再加10;最后的和再乘以10;個位數相乘;把兩個積相加。馬小跳按照爸爸的方法來計算花園,18×14就是:8+4=12,12+10=22,22×10=220,4×8=32,32+220=252。
同學們,你們也可以試一試這個方法,真的很簡單也很方便,你們學會了嗎?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八
數學是一門多彩的學科,不同類型的數學家,有著不同個性與不同的成功箴言。對于一個崇尚數學理論的學者(比如euclid),他可以不在乎現實中的一切,幾乎超脫;而對于實踐主義者(比如以趣題聞名于世的samuelloyd),數學的發明完全是為了實用。數學家hardy(哈代)說過這種話:“從實用的觀點來判斷,我的數學生涯的價值等于零。”他是euclid型的,而數學科普大師martingardner(我們暫且也把他歸為“數學家”)則關心數學的趣味性,他就是loyd型的——對不同類型數學家來說,數學可以是一片完全未被探明的真理之海,也可以是讓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戲水池。
euclid、newton、hardy等理論派是真理的追逐者,甚至連hardy的名字,意思都是“艱苦的”——在我看來,他們并非是很好的.榜樣,euclid的《幾何原本》竟然連一個三角形面積公式都沒有——在他看來,除了理論之外,一切都是多余的。但他們為真理投入了自己的一生,雖然結果有些可疑,但是畢竟是精神可嘉。純實用主義者你也許不敢相信,暢銷智力玩具的設計人、著名的趣題專家samuelloyd拿不出大學文憑,甚至連高中學歷都沒有!他學習和研究數學僅僅是為了有趣——他沒有創造性的觀點,但是一道簡單的趣題卻可以讓理論派的數學家們頭痛不已——那些理論主義者們的“純數學研究”,竟不如一個沒有文憑的智力玩具設計人的靈機一動!中庸之道gauss也許是偏理論一點的數學家,但gauss他的理論似乎也談得上婦孺皆知。比如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3歲的娃娃也不難理解。事實上,gauss的成就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在數論、非歐幾何、微分幾何、超幾何級數、復變函數論以及橢圓函數論等方面均有開創性貢獻。同時,他也十分注重數學的應用,并且在對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他似乎找到了中庸之道。
也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成為像euclid那樣純粹的學者,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去鉆研數學趣題——中國的應試教育告訴我們,理論與實踐必須是平衡的——就像gauss一樣,有時投入純粹的數學世界,有時也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學學loyd一樣放松心情;偶爾也辛苦一下——euclid們的精神還是不得不學的。我想這是最符合我們中學生實際情況的解答了。
一天,陳景潤去理發,結果跑去了書店看書,錯過了理發的機會……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特別吸引人呢?你知道它出自哪本書嗎?告訴你吧,那就是我最喜歡的書——《500個數學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數學家的故事,一道道有趣而又需要動腦筋的數學題。它像一股清澈的清泉,流入了我的心田。它是一艘小船,載著我駛向數學的海洋。它又是一只神奇的鳥兒,讓我飛進了數學的王國。
原來我一直很討厭數學,一看見數學題就莫名其妙地害怕,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對數學不討厭了。它給我很大的觸動,覺得學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要是以前,我一定放在一邊了。可現在,我毫不猶豫地拿出草稿紙,用心地做了起來。經過畫圖、思考,終于解答出來了,我高興得不知怎么形容。
我下決心要向書中的那些大數學家學習,體會學數學的樂趣,長大成為人人崇拜的數學家!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十九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故事專輯》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故事專輯》的作者李毓佩教授巧妙地利用了童話與數學相結合的形式,讓我們既增加了語文的好詞好句,又提高了數學的思維能力,使抽象變成形象,讓內容更生動地展現在兒童的面前,讓數學這門枯燥無味的學科知識顯得更通俗易懂,使兒童們愛不釋手。
數字專輯一共有6本,其中《荒島歷險》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中國代表隊準備去和美國華盛頓參加競賽,羅克和隊員們乘上了飛機,可是很不幸,飛機在途中墜毀了。但是,羅克并沒有死,他被島上的.居民醫治好了。島上有許多沒有解開的秘密,如選首領,捉內奸,抵御外敵入侵等等。羅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如選首領用一筆畫的原理,捉內奸用十進制方法確定內奸洞口,而抵御外侵是由十進制、九宮格、方程式揭開了外敵團隊有多少人,怎么打開房門等問題。最后,羅克在島上居民的帶領下造了一艘船,漂洋過海,終于到了美國華盛頓參加競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感恩幫助過你的人。更要多學數學,因為數學對于我們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多閱讀,多思考,成為小小數學家吧!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二十
自從我讀完了《數學家的故事》,腦子里就會時不時地跳出幾個數學家,比如高斯、牛頓、阿基米德、華羅庚。
我最崇拜的是約翰·伯努利,他1667年8月6日出生于巴塞爾。他不僅自己厲害,還成功教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數學家,其中包括18世紀最著名的瑞士數學家歐拉、瑞士數學家克萊姆、法國數學家洛必達,以及他自己的兒子丹尼爾和侄子尼古拉二世。
我也崇拜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與牛頓、高斯并稱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在羅馬士兵攻打自己的國家時,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急著逃跑,因為他還在桌子上聚精會神地解一道數學題。一個羅馬士兵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命令他到馬塞勒斯去,遭到了阿基米德的嚴詞拒絕,他表示除非解答出問題,并給出證明,否則是不會去的。這句話把羅馬士兵激怒了,就這樣,阿基米德喪生在羅馬士兵的刀劍之下。
我還崇拜牛頓呢!因為他曾經說過一段經典的話:“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么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于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在遙遠的1643年1月4日,在英格蘭林肯郡小鎮沃爾索浦的一個自耕農家庭里,牛頓出生了。牛頓是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3磅重,接生婆擔心牛頓是否能活下來,沒想到這樣弱小的一個小家伙會長成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
除了蘋果砸在頭上發現了地心引力,牛頓還制造了磨坊的模型、小水鐘等。他還發現微積分,對光的研究也有貢獻,還構筑力學大廈呢!真是牛呀!
讀完這本《數學家的故事》,我感覺自己全身充滿力量。有一次奧數小考試,我被三道難題給難住了,我怎么想都提不出解題方法。這時腦海中似乎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潘晨熙,你一定要用盡全部力量,來選取咱們應遵循的道路啊!”哦!原來是笛卡爾爺爺呀!好的,我會盡心盡力做完它們的。“你一定要冷靜!”他又說。“我一定會的。”我說。我繼續認真審題,啊,我做完了!我要感謝數學家給我的啟示,我長大了一定會成為數學家的。
數學故事讀后感(熱門21篇)篇二十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張秀麗,書里寫了這幾個主要的人物,它們是:怪怪老師,皮豆,蜜蜜,女王,十一,和烏魯魯(它是怪怪老師從外星球帶來的一只狗狗)。這本書每章都有數學知識。我來給大家說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吧!
這本書講了怪怪老師回到阿瓦星球充電,皮豆他們還是在數學的世界了遨游,又一次,皮豆是東西是在零食包里發現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集齊10000張卡片就可以得到宇宙飛船的船票,于是皮豆他們向烏魯魯要了40000張,因為他們有四個人。所以要了40000張,。第二天他們和烏魯魯一起出發前往宇宙飛船,當他們見到宇宙飛船時個個都很興奮。就在這時烏魯魯卻在一邊大聲地叫著說:“這不是真的,這是3d電影“。大家一下子就沒有了興奮勁,感覺上當受騙了。
他們一起回到家打電話給了報社,把工廠騙人的事情和報社的人說了。之后關于工廠騙人的新聞就上了頭條。他們雖然是上當受騙了,但是他們卻從中學到了計數單位。他們也和怪怪老師學到了四則運算。他們在打假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我突然很想很想能成為皮豆他們這樣子。這樣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