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書籍的思想和觀點的分析和闡述,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中的理念和主旨。以下是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激發大家的寫作靈感,幫助大家寫出更好的讀后感。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一
《登天的感覺》這本書,記載了岳曉東博士在哈佛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實習期間經手的十個咨詢案例。岳博士像講故事一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娓娓道來。讀完此書,回味無窮。
1
岳曉東博士在乘飛機去美國波士頓大學求學的途中,和一位美國心理咨詢教授偶然間進行了一次簡短的談話,從談話中,岳曉東第一次聽到了關于心理咨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覺。“感到在騰云駕霧”“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頂”“自我感覺良好”等。我讀到這里的時候,激動不已。因為我也特別喜歡這門有意思、富有生命力的專業---心理咨詢。它不僅能使自己成長、活得通透、有智慧,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而且還能讓飽受心理病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來訪者自己悟通了,理順了,認情問題的本質并知道該怎么做,達到人們常說的心理平衡、社會適應,讓他們過上正常甚至幸福的人生。助人自助,幫助別人,也成長自己,擁有的將是“登天的感覺”!
2
另外,我們都知道心理咨詢常常也是咨詢師讀懂自己,并逐步走向成熟,豐富的過程。其中,咨詢師要了解自己有哪些情結非常重要。比如在學習適應性不良的案例中,岳曉東老師通過鼓勵麗莎,并為她制定了周密的學習計劃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于是岳老師倍受鼓舞。在莫妮卡的例子中照搬自己的經驗,卻大受挫折。當他學會傾聽,理解了莫妮卡的內疚感的緣由后,咨詢才有了巨大的轉機。由此,岳老師認識到了自己的一個情結:他在國內讀外語學院的時候,曾經一度學習落后,是通過自己發奮努力之后,才提升了自己的學習成績。受自己的生活經歷影響,所以遇到類似問題,他就習慣于從自己的固有經驗出來來看待,理解問題,所以才在處理莫妮卡的案例時,一開始一度出現偏差。所以,心理咨詢不僅僅是幫助別人成長,也可以幫助我們從更廣闊,更深刻的角度來認識自身的各種情結,更好地了解自己。古代的先賢老子說過:“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了解你自己”是古往今來的圣哲智者所頭疼的一個命題。學會心理咨詢大概能夠幫到我們一點吧。
《登天的感覺》雖然篇幅不長,但在十個案例里卻已經涵蓋了心理咨詢的許多方面,包括人本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現實療法等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釋。岳博士將這些理論通過一個個真實具體、形象生動的案例巧妙地貫穿在一起,更讓我領會到心理咨詢的神奇技巧和無窮魅力。今后我將不斷學習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能夠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詢師。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二
這兩天在公司偷著讀完了《登天的感覺》這本書。發現自己與其中的幾個個案都沾點邊,但沒有他們那么嚴重啦。
讀完這些“故事”,我也同事釋放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心里的問題。不是世界錯了,是自己錯了。當你覺得不舒服,不愉快,其實,是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不正常了。
最后第10個個案,那個人格分裂的。呵呵,其實我也有點。
我是以自我為中心太嚴重了。而且很封閉,不參與社交活動。
說話也老跳躍性的。而且不管別人怎么想,自己舒服了就行。
難道我們沒有受到過傷害?那種傷害就真能一揮手就溶解掉了?不會的。如果是這樣,人的自我保護能力也太差了。受過傷害的人永遠都會記得那個傷害。他只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緩解了傷害在意識中的作用。
心理學幫助我們學會找心理平衡,只要天平歪了,我們就會去找平衡。
但,這世界上的苦難能夠這樣就一筆購銷嗎?
別讓心理咨詢麻痹了自己。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三
首先說一下我對美國心理咨詢的看法,從他的案列中,我也發現,美國的心理咨詢是發到達多么偉大的境界。他在書中說道,美國記錄在冊的專業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方法就有300多個,而且在不斷的增加;在第一個案例中,為了幫忙麗莎小姐的新生適應不良,美國哈佛大學校內有很多資源,例如哈佛大學寫作輔導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學生熱線電話等等,我想,一個有效的心理治療,不僅僅僅依靠于咨詢師本人的技術,也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社會所帶給的硬件。
上培訓班的時候老師常常說,咱們中國的心理咨詢落后人家發達國家70到80年不等,的.確如此啊,且不說我是否能在一些小城市看到心理咨詢室,就算有了,在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咱們有這么多協會給咱們受傷的學生們帶給用心地幫忙嗎?顯然沒有。再說到更基本的一點問題,咱們中國人真的有那么重視心理問題么?人們往往會感到苦悶、煎熬,但是幫忙咱們的最多的還是父母老師尋常人,專業人士真的很少。我是在高中的時候接觸心理咨詢的,咱們高中三年都有心理健康課程,但是到了大學我不知道是我太宅了還是學校沒有重視,我就沒見過大學有心理咨詢室。
美國的大學發現學生心理有問題之后,是用心地引薦治療,而中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心理咨詢是心理有了重大問題見不得人。我期望這本書的出版與銷售,能夠更大程度上引起大家對心理學領域的重視,也期盼中國心理學領域的發展,而不僅僅僅是把人力資源留在學校里教教書說說空話,忽略他們的社會職責。那些在社會上已經開始著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士們,我覺得也就應向岳曉東博士那樣,把心理咨詢辦得更加人性化一點,一個簡簡單單10平米的房間,就應有更多的人性的溫暖,而不僅僅僅是兩把椅子一張方桌一把紙巾,嚴肅的布置反而讓人覺得壓抑。
這本書涉及了很多尋常的問題,例如“麗莎”小姐的自卑,領悟壓力過大;“莫妮卡”小姐的轉學想法;“嘉慧”小姐在自我的愛好與家人的職業選取之間的矛盾等等諸如此類,這些咱們尋常人都會碰見的事,或者換一種說法,這本書的案例很具有典型性。咱們此刻也處于一個青黃不接的年齡。大三了,開始要為之后畢業的生活作準備,是考研,還是考編制,此刻的戀愛關聯怎樣處理等等。
透過這些人性化的案例,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但是尋常人往往忽略,當人們遇到困難時,往往會陷入自我的區域內自行想象,例如麗莎小姐覺得自我是全哈佛最自卑最糟糕的人,例如嘉慧小姐以為他的父親只是想讓她能夠賺好多錢,這些人都陷入一個誤區,就是他們的“以為”。
其實問題真的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么?只是自我愚蠢的想法罷了。因此,當遇到這些問題時,我覺得大家就應抓住問題的關鍵本質,拿出一點勇氣和決心突破它,自我畫地為牢做困獸之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人在社會上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咱們能夠尋求幫忙,也能夠透過溝通、明白來解決問題,我期望大家遇到問題的時候都要理性一點。
另外,這本書里有一個“tom”先生的關于同性戀的案例,雖然案例的本質并不是說他的同性戀情節,但是,在那里我對同性戀有一點想法想分享一下,同性戀這個詞在現代社會來講并不陌生,有些人并不是真的同性戀,他們只是覺得不嘗試一下不枉費自我青春一場,就像夜店的毒品,僅僅一克還是有那么多飛蛾撲火,我期望大家重視的是,他們這些人的行為,多多少少是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因此我在想,是不是咱們的教育制度在這一塊兒上不夠完善,性取向問題本身被賦予了許多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含義,這反而增加了同性戀的神秘感和誘惑力。我個人認為,假如你真的是同性戀的話,這根本就不是病,我期望這個社會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明白,畢竟戀愛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繁衍。
當然,在這本書的10個案例中,岳曉東博士也整理了他對每個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處理技巧,在那里不做贅述。心理咨詢不是簡單的一碗心靈雞湯,而是助人自助。在領悟的過程中,我很鐘愛榮格先生的一句話,“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愉悅狀態,而是幫忙他們樹立一種應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與堅定。”看完這本書,我也無法說明書中“登天的感覺”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也許是人發自內心的自由與放松?不知道。我想這個問題還是留著我考上證以后慢慢實踐慢慢探討吧。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四
作為一門學科,怎樣進入其內?這本書提供了一條入門之徑。它的構成分為三個板塊:案例、反思、心理學小知識。入選的案例,真實地呈現了哈佛學生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人性的相通,人們完全可以從其間看到之自己的影子,得到啟示。每個案例之后還附有對咨詢者對這個案例的反思,其間介紹了咨詢者的咨詢思路和所運用的心理學理論,從理論的高度認識前面的案例,便于有興趣者深入研究。最后的心理學小知識可以作為掃盲之用,讓人們了解相關的很多小知識。
可以說,作為心理學的普及本,作者可以說是獨具匠心的。作為一名資深的心理咨詢師,他的關懷不僅體現在對他對他的受訪者上,還體現在了對于他的讀者上,他對于讀者的關懷是細膩而溫暖的,一如他文中所涉及到的咨詢。
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放下書,深思一會兒,以往,總以為真有很嚴重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去接受心理咨詢,現在,我明白了,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讓我們每一個人更加清楚地認清自己,在遇到某些繞不過的暗礁的時候,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挖掘潛力,讓自己能夠越過困難,更好地成長。
生活之中的問題千千萬萬,不同的人遇到都會有不同的反應。生活中的強者和弱者的分水嶺在什么地方?是金錢?權利?能力?看了此書,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對自己以及周圍世界的理性認識。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往往是自己。我們常常因為非理性的情緒被遮蔽了雙眼,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好的咨詢師總能在一片混沌中幫助你厘清思路,讓你在一團亂麻中理出一個頭緒來。在文中,咨詢師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始終是一個理智的受眾,他在認真地傾聽來詢者的述說,幫助來詢者看到事物的本質,從而來做出理智的抉擇。正是這種客觀理智是咨詢者最基本的素養。同樣的,對于生活中的我們來說,只有客觀理智的態度才能屏蔽情緒(情緒本身對于解決問題是什么有害的,它能在干擾你思維的同時,讓你的敵人抓住你的小辮子),認清事物本身,從而做出理智的判斷。
在這10個案例中,在每一個中,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咨詢師的解決辦法也是有著相通之處的。例如,咨詢師都在引領來詢者理性地分析和看待自己面對的問題,從而幫助來詢者找到解決的辦法。很多的理論也有相通之處,都是本著人本主義的認識,盡量去體察來詢者的內心,讓來詢者說出更多的信息,從而讓咨詢者看到問題所在。
最后一個案例,我的收益最大,它是用了行為療法來解決一個具有自閉癥的患者的問題,對于人際交往具有諸多的啟示。
人際交往并不難,注意幾點關鍵點就可以了。一是注意傾聽,更多地了解別人,體察別人的感受。在與人交談中,盡量地少談自己。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可以為你怎樣與別人交往打下基礎。
二是多交朋友,并懂得基本禮儀。討論完一件事情后再談論另一件事情,說話要有條理。在談話中,不能總是把握話題的主導權。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五
今天終于看完《登天的感覺》這本書了,這是老師的作業,剛開始的時候,我并沒有抱有很大的希望,會覺得自己會對心理學產生多大的感想。看完想象自己以前的想法,覺得真是可笑!
我是零散的把這本書看完的,每次停下來的時候,我都有種想哭的沖動,原因很復雜,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在書看完的時候,我決定做一個快樂的人,用正能量武裝自己和感染別人。
我對一開始作者岳曉東與阿靜的對話很感興趣,心理學就是使人高興,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雖然我們也許不會運動心理學的很多知識,但是我們最起碼讓自己過得快樂,擁有一個輕松的心態。在過去的某一段時間內,我很消極,因為某些事情,我覺得人生向著計劃外的另一個方向前進,而我卻無能為力。困在一個走不出去的牢籠里,總是在兩個極端游走,要么充滿希望的困獸猶斗,要么窩在角落,等待命運的裁決。現在想想,當時我只是一味的改變外在,覺得做著同樣的事,就會有一樣的結果。卻忽略了,沒有心的人,是不會發光的。現在我明白了,心就是我的引航燈。
在課堂上,老師也講過,心理咨詢場所的布置是需要有一定的注意點,上次參觀的心理咨詢室也是進過精心布置的,在這本書中,岳曉東也強調的這一點。“我把它布置得很溫馨也很具藝術特色我要讓人們一進到我的屋子里就情緒放松精神舒暢這對于充分發揮心理咨詢的暗示作用十分重要”。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喜好布置自己的房間,對于我自己而言,現在我希望自己能夠每天都微笑。所以我在我宿舍的床頭貼著兩張畫,一個是一所學校,我的目標;一個是陽光,我要學會對著陽光微笑。
我對里面感觸最深的一個是,佳莎因為室友自殺而萬分內疚,作者幫助她擺脫自責對她的精神折磨。在中國,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不會發生的吧,不過需要關注的是佳莎,她因為沒有發現周圍的異樣,阻止她們的自殺而感到內疚。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個人主義被推崇的時代,我們只關注自身,不關心別人的同時,也讓我們自身處于孤立無援的地步。雖然現在已經是網絡社會,我們很多時候,會尋求陌生人傾訴,可是在我看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有擁抱,可以有溫暖,這種真實的感覺更有助于我們的健康。
十個案例一口氣讀下來,我也終于慢慢明白為什么此書的名字為“登天的感覺”。因為那些長期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問題的人們,在別人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從自卑自憐的地獄當中走出來,邁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時候,心中升騰的不就是一種登天的感覺嗎?作者親身感受著這些來訪者一天天的開心起來,一天天成長起來,不也是一種登天的感覺嗎?而我們從本書中不也是體驗到一種像飛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覺啊。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六
登天的感覺是種什么感覺呢?讀岳曉東的這本《登天的感覺》就會從中受益!
岳曉東心理界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士,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目前國內唯一畢業于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寫的《登天的感覺》一書,深受讀者喜愛,使國內成千上萬的人對心理咨詢開始有所了解,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書中沒有用空洞、抽象的術語來講解心理咨詢的原理,而是記載了作者在哈佛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實習期間經手的十個咨詢個案,每個故事后面都加入了一段個案分析,還有一些有關心理學或心理咨詢方面的小知識。
書中的內容通俗易懂,在引人入勝的情節中展示了心理咨詢的目標和原理,一個對心理咨詢一無所知的人也能看得懂,只要看了就會想看。一本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好書。
我們國家比起發達國家和地區心理咨詢的發展很緩慢。在美國學校會有心理咨詢中心為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服務,而中國近幾年才開始有,發展滯后,國人的心病似乎多數可以自醫。
作為一名老師,會自然的想起青春期的學生,他們當中很多人會有考試焦慮、厭學、人際交往困惑、親子間產生矛盾等棘手的問題,如果能及時的得到心理咨詢,問題就會良性的發展。
心理咨詢在中國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它是增強人們心理健康和精神快樂的重要手段。
哈佛大學是非常有名的學校。多少人向往那里的學習生活,而這里有快樂也同樣有各種各樣的憂愁煩惱!
書中作者寫得第一個案例就是——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能在哈佛求學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而麗莎在很多人羨慕她的時候感到的是自卑!
麗莎“過五關斬六將”步入哈佛的殿堂,這足以證明他是優秀的,而哈佛這樣的學校從來就不缺優秀,在高手如林的競技場麗莎看到的全是別人的長處自己的不足,與人比較當中讓她從自信的頂峰跌入自卑的深谷,她甚至想要把自己多年辛勤付出得來的這張入場券退掉,他要退學!來到哈佛麗莎的心理平衡點被徹底打破,她看不到自己在新環境中的生存價值,他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自卑,無法適應新環境!
麗莎的案例讓我想到自己,上大學時曾因為學校不是理想的院校與別校相比壞境、師資相差甚遠也是在比較中產生一種不如人的感覺!還好自己及時醫治了,因為父母常說在哪都得靠自己,好好學都一樣!也便“既來之,則安之”!
剛調回萬正小學,那時候自己少言寡語,沉默了許多,不愿說話,自己都發現自己像變了個人似的,快樂少了憂郁多了,常常懷念以前的學校,那時的我可能也是處于新環境適應階段表現出的不適應吧!也還好不知不覺當中我戰勝了困難,開始喜歡我的學校!
有一次與美霞、小鄧吃飯,小鄧聊起剛來的時候面對新壞境,陌生的一切,快要堅持不住撐不下去了,但現在看來他已完全沒有撐不下去的可能了,新的心理平衡點找到了!
與麗莎相比我們產生的新環境不適應很輕,可以自我治愈,不能痊愈那還了得!
麗莎在哈佛的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接受了曉東博士的咨詢后,他最終跨越自卑重拾自信,學會了與自己比較,在曉東博士為麗莎咨詢的過程中,他沒有教誨過麗莎一句話,也沒有為她指點過任何迷津,但它所有的提問與分析都在啟發推動麗莎說出曉東博士內心想讓她說出的話。這,即是心理咨詢的藝術——助人自助!
心理咨詢是人之心靈溝通的藝術,使人開心的藝術,讀此書是對陌生世界的了解,也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智慧、快樂、思考!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七
不是小鳥,我們始終無法感受飛翔的感覺。腳踏實地,我們卻能有登天的感覺。
一開始看到“登天的感覺”幾字,想不出與心理咨詢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只有慢慢讀下去,跟著作者的節奏,漸漸的似乎明白了那一種飛翔在云端般美妙的感覺——登天的感覺。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所追求的就是這種精神上的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我們的需求已經不再停留在單一的物質上的滿足,而是更多的走向精神上的追求。而在此,我們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困擾著我們,使我們久久不能走出心里的小黑房中。通過閱讀書中的相關實例和分析以及有關的心理學專業知識,我對自己的了解也更深了一步,也更加體驗到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想法來改善自己的心靈狀態。
“自卑”一詞,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我們卻很難從中走出,更好的活在平衡的世界里。或許有時候,我們連自卑的原因,都不知道。
其實我們大家在新生入學的時候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難以適應新環境與舊環境的對比和轉變,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卻又因人而異。書中的第一個案例——《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便是我們身邊的一個普遍的例子,環境的轉變使得她無從適應,漸而學習成績走向滑坡。倘若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些問題,大多不會在意或者把他歸結為簡單的日常小事,不會認為他是一件與心理咨詢相關的問題。其實不然,書中提到“人是活在相互比較的感覺中的,這種比較可以給人帶來自信,也可以給人帶來自卑”。案例的女主人公便是把比較的焦點落在她與身邊同學的差距以及受關注度下降帶來的落差,漸而感覺自己無法適應新學校中的生活。作者通過與她的交流中,慢慢發現她存在的心理障礙和問題,通過實際可行的方法改善她目前學習狀況的同時對她進行心理輔導,慢慢引導她跟“原來的自己”比較而不是跟身邊的同學、朋友作比較。
在這個案例中,作者詳細的了解案例女主人公的狀況并循序漸進的實行自己的行動步驟。不僅只有單一的心理輔導,還有對她的學校、生活等各方面進行改善,引導她盡快的適應大學生活,融入大學的節奏。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注意聆聽咨詢者的談話,并不是靠自己的主觀去判斷而是盡量體會咨詢者的內心感受。不僅如此,還就在與咨詢者對話過程中,盡量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打斷對方說話,以達到促進其獨立思考的目的。
這樣一整套完整的行動步驟看下來,似乎只是簡單的朋友在交流和鼓勵一個受挫的同學。其實不是的,如果沒有完善的知識體系和積極向上的引導方法,或許作者從一開始就無法獲得咨詢者對他的信任,使得咨詢者難以對他敞開心扉,也更加不會去執行作者與她制定的計劃。
其實書中分析的案例很多都貼近我們的生活,閱讀之后不僅對自己個人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我們正面的認識自己的心理問題,更加提高了我們對心理學方面的興趣與發展的方向。
看完整本書的案例和分析,我深深的感受到,心理咨詢,這個聽似簡單的名詞。背后卻又無數的力量在支撐著,我們一直在努力著,不管是心理咨詢專家還是咨詢者,我們都在努力的尋找,那一種——登天的感覺。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八
岳曉東老師有一本很通俗的心理學讀物,叫做“登天的感覺”,當時讀過之后特別有同感,而早兩天,張怡筠博士關于選擇和目標方面的微博讓我覺得真的很有必要為從事的工作和職業做一下小小的描述,跟大家一起分享登天的感覺。
接觸心理學其實在大學就開始了,讀大學的時候,因為接觸的是教育心理學,所以在選修讀物的時候,把弗洛伊德的書找過來看了一下,當時對心理學應該說還是一種敬畏,因為當時的學識還達不到對弗洛伊德的理論理解透徹。
但是因為從小語言表達和溝通方面的天賦,所以畢業工作后,在經歷了一些選擇和學習后,很偶然進入了婚戀咨詢領域,因為工作效果的不錯,促使自己去大量充實和豐富自己,去學習婚戀心理,情感課程,在中間自然也涉及到了心理學。
其實我們的工作當中,每天都在涉及到心理學的方方面面,只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像我們一樣把心理學的運用當成一個職業在運作,因此不能很快看到心理學的巨大能量,而我們作為從業者,在工作和實踐中,通過各種手法和心理知識的運用,幫來訪者在婚戀,情感,夫妻關系以及親子關系中找到解決之道和方法的時候,那種滿足的感覺真的可以用登天來形容。我經常跟朋友們分享,雖然世界上我們能看到的驚濤駭浪是海洋的壯闊,但是當你進入你的心理領域,你看到人內心的驚濤駭浪,并知道用何種方法讓他人和自己的內心平靜祥和的時候,那種幸福感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和形容。
從一個心理方面的入門者,從做個案咨詢到現在的講座分享,一直是作為一個學習者在路上,喜歡和享受這樣的過程和經歷,我想,我會在心理學這條路上繼續行走,也會在這個領域繼續努力,讓自己和帶領更多人體會到這種登天的感覺。
很喜歡張博士在微博中的分享,心理學真的是非常有意思和讓人過癮的學問,盡管每個人接觸到她的機緣和時間不同,當我們內心所能體會到的喜悅感是一樣的,也希望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同學和朋友們多了解一下這個領域,你會發現她能幫到你的方方面面,婚戀情感,家庭和諧,親子教育......我們都能看到她的影子。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九
《登天的感覺》是謝倩老師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推薦給我們的書本。由于種種原因并且并沒有去過多的關注。只認為一本普通的書而已。長期處于同時看幾本書的狀態的沒有去過問。不過,幸好小川通過網購買了此書。但是還是到了學期末才拿起這本書。
只讀書名,會認為會是一本很高深的書。讀過之后才了解到本書介紹的是心理咨詢方面最淺顯的一些知識。個人認為這類書籍非常有利于心理咨詢在中國的普及。希望有更多的此類書籍流通在市場,放置在你我的書桌。因為書本能夠改變人的知識和認知結構。本書用了十個非常簡短的故事將心理咨詢的一些基本要領講述給讀者。下面我簡單的解說一下。
心理咨詢室的布置,溫馨、舒適、亮光、絕對保密、隔絕外部世界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而關鍵性的一點,咨詢室能夠給人一種人生感悟。在咨詢過程當中很有可能進入一種僵持狀態,雙方無法進行語言交流。來詢者這個時候視線會隨處飄逸,以求緩解這種緊張情緒。有一個有發散意義的場景布置能夠使來詢者得到很好的啟示。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注:本人于5.20去心理咨詢中心親身體會。
助人自助。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咨詢師的。他們能夠很簡單的將我們不能解開的心結輕而易舉的解開。使來詢者回到那種身心愉悅輕松的狀態。殊不知,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的心結,還需自己去解。心理咨詢師不是權威不能替你拿主意做決定。他們能做的只是傾聽、開導、啟發、使來詢者頓悟。你才是你命運的主人。格式塔治療認為人是有足夠的`潛質去解決任何困難危機的,只是這種能力尚未覺知,需要咨詢師予以引導。人是最為偉大的產物。
善于傾聽。業內有一句話,咨詢師便是出租自己的耳朵,做一個傾聽者。這絕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是無法將自己多余的情感懸擱的。只有將自己的所有多余的情感懸擱,去傾聽來詢者的心聲。感受此時此刻。才能做到洞察,判斷。幫助來詢者認識真實的自己。
移情、反移情。絕非不可能。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心理咨詢很大部分時間是在與阻抗和移情和反移情做斗爭。咨詢師擁有高尚的節操、極強的定力、自我覺察力便能較好地化解這種咨詢危機。切記不要主觀,走出自己的內心看世界。把感情懸擱。
啟示。心理咨詢師如那大海般深奧、天空般無盡。他們是端坐于云端的智者。得到上帝點化的先行者。我要說的是你也可以達到那種高度。深吸氣、呼出一切凡塵。仰望天空走出心牢。閉上雙眼跟著感覺、乘風而起。你也能體會登天的感覺。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十
以前讀的一些關于心理學的著作都是理論性很強,枯燥乏味,難以讀懂的,但岳曉東先生卻高人一籌,他的書寫的如小說般生動,有趣,易懂,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領會到心理咨詢的魅力與重要作用。
作者以其經手的十個心理咨詢個案,告訴我們何為心理咨詢。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句:心理咨詢就是助人自助的。這句話簡明扼要地點去了心理咨詢的要旨。而何為登天的感覺呢?登天的感覺就是心理咨詢給人的感覺。那心理咨詢何以個人登天的感覺呢?書中如是說:心理咨詢不求教訓他人,而求開導他人;心理咨詢不是要替人決策,而是幫人決策;心理咨詢的首要任務是思想溝通,而非心理分析;心理咨詢是現代人的精神享受,而非見不得人的事情;心理咨詢確信人皆可自我完善,而非人是不可自我逾越的;心理咨詢應增強人的自立能力,而非增強其對他人的依賴;心理咨詢不僅可以幫助他人成長,也可以幫助自己成長;心理咨詢使人更加自我,而非更加迷信別人;心理咨詢使人學會多聽少言,而非少聽多言。這一段話詳細的講述了心理咨詢是怎樣助人自助。讓我對心理咨詢有了更深入和正確的了解,也激起了我對心理咨詢的興趣。
岳曉東先生也就是秉著這樣的原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機智耐心,善解人意去給人做心理咨詢的。讓10個心中充滿自卑、困惑、不甘、委屈、憤怒的來訪者,克服心理障礙,走出自卑陰影,摒棄厭世念頭,重新找回了自己,從自卑自憐的地獄中掙出,邁向自尊自信的天堂,心中升騰起一種登天的感覺。
讀完十個案例,我覺得登天的感覺就是指那些長期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問題的人們,在別人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驅散了心中的陰霾,從自我的囚牢中走了出來,走進自信的天堂,心中升騰起登天的感覺,簡而言之那就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咨詢師看著來訪者一天天地好起來,找到了自我,心中的喜悅之情也是登天的感覺。
《登天的感覺》不僅在心理咨詢上給予我啟發,也讓我懂得在與人交往中要真誠以待,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讓我們在與人交往中取得成功。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十一
《登天的感覺》這本書,記載了岳曉東博士在哈佛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實習期間經手的十個咨詢個案。岳博士像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生動講述了他所做的這十個案例。
岳博士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說了心理咨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把這些理論和方法巧妙地貫穿在各個案例中,同時還把自己在心理咨詢中常遇到的問題與處理技巧融會在其中,令人深受啟發。每個個案都描述得很細膩,也著重描述了來訪者和作者的內心體驗變化過程。
書中的這十個案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第一個案例“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來訪者是一位大一新生,她不能很好地適應哈佛大學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覺得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這位來訪者表現出了典型的“新生適應不良綜合癥”。岳博士針對她的狀況,采用了“現實療法”,幫忙她從自卑的漩渦中走了出來,重新擁抱自信的陽光。
從這個案例中,我學習到了岳博士提出的自信與自卑的關聯。即人是活在相互比較的感覺中的。這種比較能夠給人帶來自信,也能夠給人帶來自卑。當一個人在與人比較中盡獲自信時,他要學會與自己比較來獲得自謙;而當他在與人比較中盡獲自卑時,他要學會與自己比較來獲得自信。自信與自卑是人自我感覺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則是平衡產生美。
從這本書中,我領悟到了心理咨詢的三個方面知識。
第二個是心理咨詢追求的目標是什么。心理咨詢要使人從挫折中認真反省,總結經驗教訓,增強生活的智慧,以便能夠更好地應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愉快經歷,也就是要使人更好地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激勵自我。
第三個是心理咨詢之高明所在是什么。心理咨詢之妙,就在于它幫忙了一個人,卻讓那個人感到是自己幫忙了自己,即助人自助。
我很喜愛這本書的基本構架。岳曉東博士在每個案例的后面,都加入了一段個案分析。對個案的性質、特點、咨詢方針及操作方法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盡的討論。在個案中,岳博士也寫了一些自己對留學美國八年的感悟和體會,并就一些資料、詞匯及心理學專門術語做了相關的注釋。在個案分析的后面,岳博士還加了一條心理學或心理咨詢方面的小知識。
這樣的構架,增添了我們讀者對這本書的閱讀興趣,也加深了我們對心理學知識更多的認識和明白。雖然該書的篇幅不長,但是在十個案例中卻已經涵蓋了心理咨詢的很多方面,包括現實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格式塔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精神分析、認知領悟療法、交互分析法、行為療法等心理咨詢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釋。
日常生活中許多困擾我們的問題實際上都是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妨礙著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在處理這些心理個案的過程中,岳曉東博士展現了心理咨詢熟練的技巧和高明之處,給人以“登天的感覺”。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十二
《登天的感覺》是謝倩老師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推薦給我們的書本。由于種種原因并且并沒有去過多的關注。只認為一本普通的書而已。長期處于同時看幾本書的狀態的沒有去過問。但是,幸好小川透過網購買了此書。但是還是到了學期末才拿起這本書。
只讀書名,會認為會是一本很高深的書。讀過之后才了解到本書說的是心理咨詢方面最淺顯的一些知識。個人認為這類書籍十分有利于心理咨詢在中國的普及。期望有更多的此類書籍流通在市場,放置在你我的書桌。正因書本能夠改變人的知識和認知結構。本書用了十個十分簡短的故事將心理咨詢的一些基本要領講述給讀者。下方我簡單的解說一下。
心理咨詢室的布置,溫馨、舒適、亮光、絕對保密、隔絕外部世界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而關鍵性的一點,咨詢室能夠給人一種人生感悟。在咨詢過程當中很有可能進入一種僵持狀態,雙方無法進行語言交流。來詢者這個時候視線會隨處飄逸,以求緩解這種緊張情緒。有一個有發散好處的場景布置能夠使來詢者得到很好的啟示。從而到達意想不到的效果。注:本人于5。20去心理咨詢中心親身體會。
助人自助。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咨詢師的。他們能夠很簡單的將我們不能解開的心結輕而易舉的解開。使來詢者回到那種身心愉悅簡單的狀態。殊不知,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的心結,還需自己去解。心理咨詢師不是權威不能替你拿主意做決定。他們能做的只是傾聽、開導、啟發、使來詢者頓悟。你才是你命運的主人。格式塔治療認為人是有足夠的潛質去解決任何困難危機的,只是這種潛質尚未覺知,需要咨詢師予以引導。人是最為偉大的產物。
善于傾聽。業內有一句話,咨詢師便是出租自己的耳朵,做一個傾聽者。這絕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是無法將自己剩余的情感懸擱的。只有將自己的所有剩余的情感懸擱,去傾聽來詢者的心聲。感受此時此刻。才能做到洞察,決定。幫忙來詢者認識真實的自己。
移情、反移情。絕非不可能。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心理咨詢很大部分時刻是在與阻抗和移情和反移情做斗爭。咨詢師擁有高尚的節操、極強的定力、自我覺察力便能較好地化解這種咨詢危機。切記不好主觀,走出自己的內心看世界。把感情懸擱。
啟示。心理咨詢師如那大海般深奧、天空般無盡。他們是端坐于云端的智者。得到上帝點化的先行者。我要說的是你也能夠到達那種高度。深吸氣、呼出一切凡塵。仰望天空走出心牢。閉上雙眼跟著感覺、乘風而起。你也能體會登天的感覺。
登天的感覺讀后感登天的感覺讀后感(專業13篇)篇十三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登天的感覺》一書。我非常喜愛這本書,也十分崇敬這本書的作者。
這本書是岳曉東博士在哈佛大學作心理咨詢的一本咨詢案例集。他精選了10個在哈佛大學期間做的、較有代表性咨詢案例,來告訴我們自己對心理咨詢的方法理論和體會,及在咨詢中常遇到的問題,利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介紹了心理咨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雖然這是一本非學術專著,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可以糾正非心理學人士對心理咨詢的誤解以及引導一般咨詢者咨詢過程中走出常見誤區,又可以讓心理學工作者對心理咨詢有更深入理解。該書的篇幅不長,但在10個案例里卻已經涵蓋了心理咨詢許多方面,包括對人本療法,分析方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現實療法,格式塔療法,交叉療法等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釋。而且岳曉東博士把心理咨詢的理論巧妙地貫穿在各個案例中,顯得具體形象生動易懂,同時他還把心理咨詢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融會其中,令人深受啟發。它被稱為所有心理咨詢愛好者的入門首選書,使國內成千上萬的人對心理咨詢開始有所了解,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它的長期熱銷,證明了人們對真正優秀的心理學圖書的渴求。
在書中,最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岳曉東博士在乘飛機去美國波士頓大學求學的途中,他和一個美國心理咨詢教授談話的內容。從談話中,岳曉東第一次聽到了關于心理咨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覺。“感到在騰云駕霧”,“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頂”,“自我感覺良好”……而也正因為這種描述,使人不由想一步步了解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的心理咨詢的真正面目。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禁不住被岳曉東博士那種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所打動,同時也深深的感動與他那種幫助別人疏導心理,帶來幸福,助人自助而擁有的“登天的感覺”!
例如在《萬般內疚為了誰》中,本來岳曉東博士運用的是現實療法,但是后來發現來訪者還是無法調節自己的心理問題,后來運用分析療法終于發掘出問題的根源。在《問你是否還愛我》中作者主要運用了認知療法但是在咨詢的過程中,作者穿插了分析療法在《我想從哈佛大學轉學》中,岳曉東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了一個反移情傾向的問題,這是咨詢者比較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也是咨詢中較難處理的一個問題。他很坦白地告訴讀者他在心理咨詢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犯的一些錯誤。
一顆助人的心是最寶貴的,看到別人心陷牢籠時,幫助他(她)找到鑰匙重獲自由。如作者對慕賢。看本書的時候,正好實話實說在播一期《姐弟》,弟弟在邁出找姐姐的那一步時,拯救了自己的心靈。現在看gcdf技能,貫穿其中的何嘗不是助人自助的理念。在行動上助人簡單,而在心靈上助人卻不簡單,真是需要智慧,否則適得其反,就像咱們父母對孩子有害的.“愛”。
十個案例一口氣讀下來,我也終于慢慢明白為什么此書的名字為“登天的感覺”。因為那些長期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問題的人們,在別人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從自卑自憐的地獄當中走出來,邁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時候,心中升騰的不就是一種登天的感覺嗎?作者親身感受著這些來訪者一天天的開心起來,一天天成長起來,不也是一種登天的感覺嗎?而我們從本書中不也是體驗到一種像飛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