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人們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些優美的日記片段,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閱讀的樂趣和啟示。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一
清明節下午,我與爸爸約好去濕地公園放風箏。
到了濕地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不計其數的車,馬路兩頭、馬路兩邊,停車場全是。爸爸花了好長工夫才停好車。離開公園門口,哇!都成菜市場了,到外都是擺小攤的人。商品是美不勝收,讓我看得是眼花紛亂。有賣燒烤的、有賣水果的、有賣風箏的、有賣花草的、有賣帳篷的……人來人往都快擠不過來了。擠過人群我們離開了一塊大草坪。草坪上摩肩接踵,四處是休閑與放風箏的人。我與爸爸好不容易找了一團體少點的中央,裝起了我的風箏。開端放風箏了,風箏有點難放我怎樣也放不上去。后來爸爸教我了放風箏的一點技巧:要邊跑,邊放線,風箏才會上去。我試了好多遍,終于成功了一次。我想做任何事其實都是無方法的,只需不時練習,一定會成功。
往年的清明節真是意義特殊。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二
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我去了老家,我還學會了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媽、母親、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著美景。在小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我們來到菜園里,看見各種蔬菜都長出來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綠綠的,滿地都是。
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鮮的空氣。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就是清明節,所以這首詩一直回響在我耳朵邊,雖然我沒去踏青丶掃墓,可我也能感覺到人們急切的.心情。
我們回老家,開車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燒紙的人,他們很悲傷的樣子,大概是回憶已故的親人吧!今天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不過我還是快快樂樂地,因為清明節是個節日,過節不能高興嗎?清明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四
又是一個清明節,老師帶領我們去張家浜戰斗英雄紀念碑掃墓。大家的胸前都別著一朵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黃花,注視著車上那個代表我們湘城小學全體師生一份心意的花圈。
同學們將花圈恭恭敬敬地獻到紀念碑前,老師讓大家默哀三分鐘,悼念著這里的先烈們。同學們低著頭默默地為他們祈福。我思緒萬千,1940年12月13日下午,奉命為開辟陽澄湖抗日游擊區而進駐湘城西張家浜村的新四軍江南抗日救國東路指揮部二級隊二支隊,與據密報前來侵襲的80多民日偽軍激戰于蜻蜓堰,敵憑其優勢裝備,且不斷增兵,瘋狂進逼,“江抗”不畏強敵,奮起反擊。至傍晚,“江抗”二支隊在駐東張家浜村的一支隊火力掩護下及當地群從支援下撤出戰斗。這次戰役用了兩小時多些,殺死及受傷敵人有數十名,“江抗”十九名干部戰士及四名支前群眾為國捐軀。
老師讓我們繞紀念碑一圈。我們將胸前的小黃花放下,放在了碑上。英雄們哪,請收下這些花兒吧!這42朵花是全班42個同學用心折起,我們將對你們的祈福和無限的敬意,一點一點地折進了這一朵朵小黃花!
“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動聽的歌聲縈繞在紀念碑前,大家正為烈士們表演節目,真心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那一份心意,感受到我們為他們帶來祝福。
烈士們,安息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不屈不撓,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完成你們的遺愿,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英雄們,你們為了后人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會永遠將你們銘記在心。安息吧,英雄們!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五
清明節前一天,吃過晚飯我和哥哥就早早地去睡覺了,為的是養足精神,明天早上和舅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和哥哥就早早地起來了,連早餐都顧不上吃,就想和舅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可是舅舅說,剛下過雨,路不好走,要我們留在家里,下午再去。
到了下午,太陽終于露出了笑臉,我們心想:“下午一定能去山上上墳。”
到了2點左右,舅舅說:“路干了,我帶你們去上墳吧!”
我們走著走著,一位大哥哥騎著摩托車過來了,說:“我也要去上墳,我送你們一程吧。”
很快,我就來到了目的地,到了那里,舅舅教哥哥和我“掛親”,我心想為什么家鄉的人把上墳稱作“掛親”呢?“掛親”大概就是牽掛親人的意思吧。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六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劃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后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祖父,我們把一些美味家肴擺放在太太祖父的墳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祖父,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祖父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七
清明這天,我和媽媽、奶奶還有“茶茶”,一起去農村老家挖竹筍。
一路上,桃花、犁花、油菜花、杜娟花早已競相開放,春色美不勝收。我們說說笑笑,連“茶茶”都高興地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
來到竹林,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景象。竹筍已經破土而出,露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腦袋。“哇,好多春筍呀,我們要大豐收啦!”我興奮地叫道,“我來挖,我來挖!”
我迫不及待地接過奶奶的大鋤頭,使出了吃奶的勁,卻怎么也掄不動。只好合理分工,我找筍,奶奶挖筍,媽媽負責收集和剝筍。
我和“茶茶”滿山亂跑,果然找到了不少筍,可不是太老了,就是太“苗條”了。一會兒,奶奶發現了一個,那筍剛探出頭,殼黃黃的,嫩嫩的,扒開周圍的枯葉,除去表面的泥土,就可見它碩大的“肚子”。奶奶輕松地舉起鋤頭,三下五除二就把它連根挖起。我見了一蹦三尺高,那竹筍的“腰圍”足足有湯碗那么粗呢。
在奶奶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很多大筍,收獲了滿滿一堆。“脫掉”了竹筍的.“外衣”,裝了整整的一麻袋。
背上我們的“戰利品”,帶著豐收的喜悅,伴著歡樂的歌,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竹林。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八
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中午吃過飯,我問祖母:“祖母,我們掃墓了沒有呀?”“沒呢!”祖母應聲道。“我們準備下就去。”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隨著家人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掃墓呢?”于是我詢問起父親來,父親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是農歷三月的第一個節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父親頓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后才開始的。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九
今天,媽媽爸爸帶我去掃墓。這座山很高,我好不容易才爬上去。天上下起毛毛雨,我們點香上拜,放起鞭炮嚇的我連忙把耳朵擋住。鞭炮中我慢慢地走下山去。在回家的路,我心情十分沉重。
更多相關的文章: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里、籃子里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后,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后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里,一陣陣悲涼涌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愿,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一
清明節到了,我跟老媽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老媽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姥姥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姥姥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老爸老媽,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二
4月4日清明節,放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掃墓。一早起來,就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坐上了33路公交車,我在靠窗戶旁邊坐下了,一路上我東張西望,感覺什么都很稀奇。哇!路邊的田野里到處都是黃燦燦的油菜花,美麗極了。還有綠油油的稻田,還有開滿粉紅花的桃樹,雪白花的梨樹,風一吹,滿車飄香。鄉下的風景真美空氣真清新啊!
不一會兒,到了老家,我和爸爸一起到小賣部買了一些花燈,紙,假錢,鞭和親人們一起到墓地,一路上真熱鬧,都是一家一家的人,他們手里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爭先恐后的來到墓地。墓地里遠遠的看去燈火輝煌,像夜上海。來到墓地里,有的人在給離開我們的親人們燒香,有的人在燒紙,有的人在放鞭,有的在磕頭許愿。他們都是在懷念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們,跟他們說說自己的愿望和思念他們的心情。
我們祈禱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里能夠生活得開心,希望他們能為我們活著的人帶來平安,幸福,健康。這個風俗習慣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三
今天,我特意觀察了螞蟻。
正當我想走的.時候,剛才那只螞蟻又回來了,而且帶來了一群螞蟻。它們圍著米飯團,利用自身的觸角一個一個把米團頂了起來,然后慢慢地往著洞口方向爬去。嘿,你別小看,它們能抬起比自己身體重幾倍的東西,而且前進的速度還挺快哦。它們憑著集體的力量,終于把米飯團搬進了洞里。看到這情景,我不禁自言自語道:“螞蟻真是太有團結心了!”
通過這次觀察螞蟻,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齊,泰山移。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四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弟弟一起去給祖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了老家,只見老家回來祭祀的人特別多,人來人往,車站非常擁擠。下車后,我們來到了祭品專賣店買了一些祭祀用的物品,就去祭奠祖父了。
到了祖父墓地的時候,我們都很傷心,因為祖父一生都是泡在苦水里面的.,沒有嘗到一絲甘甜。祖父生于1912年6月,如果現在還在世的話,就已經有一百周歲了。我的祖父那個時代,只能吃草根,吃樹皮,想吃一頓肉都要等過年。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祖父還是挺了過來,沒有向困難低頭。
我們一邊給祖父燒著紙錢,一邊在心里默默地問候著祖父,悄悄地流下了眼淚。
這次掃墓,我體會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向老前輩學習,學習他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五
清明節到了,我第一天準備回我爸爸的老家去上墳,因為媽媽給我說:“清明節有一個傳統,就是要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用來紀念去世的親人”。我姥姥、姥爺也都去我媽媽的老家上墳去了。
第二天,我就準備去摘草莓了,到處玩一玩,去公園轉一轉,順便叫幾個同學來一塊去玩耍,尋找春天的蹤跡。
第三天,是星期一,我就想問了:“今天是星期一,應該去上學,怎么放一天假呀?”哦原來最近是清明節要放三天假,原來是這樣,我覺得今天真是個特殊的一天,我們準備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再歇一歇。
我的清明節計劃很好,我覺得一定會是一個快樂的假期,你的清明節怎么樣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六
今天,4月5日是清明節,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坐火車去潛江給我爺爺上墳,等到了那,爸爸媽媽和我分別給爺爺磕了三個頭,然后,爸爸把紙錢放在地上,準備給爺爺燒紙錢,爸爸把火點燃后,我們就開始燒了,我們把紙錢一張張地放到火里燒,想起爺爺在世時對我的好,我忍不住落淚了。
爸爸點了幾根香插在墓前,我問:“爸爸,你為什么要把香插在墓前?”爸爸說:“因為壞人要偷爺爺的錢,所以點幾根香,壞人就進不去,就偷不到爺爺的錢,”最后,爸爸拿出鞭炮,把鞭炮點燃后,我們就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家去了。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回老家給奶奶上墳,一路上好多人與我們同行。
到了上墳的地方,我先把花放了上去,再給奶奶燒香。然后我又把獻給奶奶的東西獻了上去,再放鞭炮。有噼哩啪啦的連放炮,還有只響兩聲的沖天炮。最后把土堆上放點白紙,我問爸爸這是為什么?爸爸說:“這代表我們已經上過墳了,也代表對奶奶哀思,今天我懂得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我、媽媽、爺爺全家都去山上掃墓了。
然后,我們一家一起回家去了。
今天是清明節,各家各戶都回家鄉去掃墓了。因為下了一場雨,所以路很滑,但是我們還是上了山。
走了一陣山路,我們來到“太爺”墳墓前,爸爸和叔叔把墓上的雜草割掉,媽媽把上等美食擺放在墳墓前,奶奶點了幾根香在“太爺‘的墓前不知說了什么話,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默默地在心里念著:“老太爺啊,您一定要保佑親愛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之后,奶奶燒了一疊金黃金黃的紙,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我們把東西收好,高高興興地下了山,回家了。
雖然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我們大老遠回鄉下掃墓,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節又到了,這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去范筑先紀念館掃墓。
到了范筑先紀念館時,涼風輕輕地吹過,這讓我感到一絲神圣而莊嚴的氣氛。站在范筑先的墓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因為這些革命先烈都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時,讓我想到了很多革命烈士,如: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這些烈士都為我們的祖國奉獻出了珍貴的生命。
從此以后,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我們的祖國爭光。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回老家去給已經死去的老爺爺老奶奶掃墓。清明節也是紀念烈士的日子。比如說孔繁森這樣的人,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獻出寶貴的生命,值得我們紀念。
在老家掃完墓回來,看了今天的報紙,了解了今天有許多交警、軍人和一些領導人去了革命烈士陵園悼念我們可敬的革命烈士,為他們獻上了花籃。
這個清明節,我又長了許多知識。
4月5日——清明節。爸爸說,清明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媽媽說,天清地明,春暖花開,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
這一天我們學校組織的去牛莊掃墓,一路上太陽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在牽掛著我們。
就算現在我們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我們大家還是不要忘了,我們的紅軍英雄們!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爺爺、爸爸一起去上墳。我們帶了點水果和酒還有紙錢就出發了。到了上墳的地方,我們把水果擺在墓碑前,之后我分別把酒倒在墓碑前和把紙錢在墓碑前燒了,然后我們在墓碑前插了柳樹枝,行了禮后,我們就回家了。
星期六下午,我和媽媽去伊克昭公園烈士塔掃墓。
來到烈士塔,烈士塔前已擺滿鮮花,我和媽媽買了兩枝鮮花。將它們放在烈士塔前,然后我和媽媽去烈士碑上刻著的烈士資料。
一看到這些烈士的資料,我大吃一驚,因為這些烈士最小的只有十六歲!比起我們,他們才大了五六歲!
帶著對烈士無盡的欽佩,我離開了烈士塔。
學校清明節放假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一起去“掃墓”。
那天早晨,爸爸開著車奔跑著,眼看著快到目的地的時候,車子一不小心陷入了泥里面了,我們只好下車走,這會,老爸的手機響了,原來是姑爹:“你們怎么還沒到”?老爸說:“我們的車子掐入泥里了,需要你來幫忙”。姑爹說“好的”。說完,姑爹急忙忙地就趕過來了。再姑爹和老爸的齊心諧力下我們的車終于開動了。我們在親戚家里休息了一會,吃完飯就去掃墓。
我們走過了一條很長的彎曲路,終于到了,周圍有好幾個暮,只見爺爺從包里拿出了許多的假錢、和紙,和香火,還有一些水果和吃的擺在一個墓陴前,我問老爸是誰的墓,老爸說“是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墓”,接著老爸把那些假錢和紙,和香火一起點燃了,然后我們就一個接著一個磕頭,奶奶站在一邊說著祝福的話......當我們開始走了的時候,老爸把所有的楩炮點燃了,到外都是“噼噼啪啪”的聲音。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國人民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敬意與懷念。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著外公也來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著紙錢、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東西來到太外公墳前,首先我點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墳上,接著我們就燒開紙錢來了,這是什么味道啊!我不由自主咳嗽起來,沒辦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會吧!到了最后,我們掛上了兩盞幡,放了一掛鞭炮便回到了在鄉下親人家中。到了吃飯時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問過他們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飯時候要先“請”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動筷。這樣便顯出后生晚輩對前人尊敬與懷念。
吃完飯我們就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在回家路上我給外公說出了我疑問:“為什么以前清明節都不放假,而今年卻定為法定節日?”外公微微一笑說:“唉!由于現在一些年輕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么圣誕節,愚人節,失去了我們自己文化節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子孫后代都不知道什么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了!為了讓我們文化長久下去,國家把他們也定為法定節日,所以才會放假。孫子,你長大后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節日啊!”聽完外公話后,我感覺到我們這一代任重而道遠,長大以后絕不能讓我們傳統文化喪失,絕對不能!
清明節日記二年級(專業18篇)篇十八
星期六那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掃墓,在爬山的時候我看見了許多的油菜花,它們開得金黃金黃的非常漂亮,到了我們掃墓的地方,爸爸就拿著鋤頭把墓旁邊的泥土和長草的地方,給弄了干凈,被風吹下來的樹葉,我爺爺就把那些樹葉掃干凈了,直到沒有一點點垃圾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在燒紙錢的時候我一直在把紙錢往火里面放。燒完紙錢,我們還要放鞭炮,我們在放鞭炮的時候草都被鞭炮炸爛了,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的手來到墓前讓我說一些保佑我和爸爸媽媽的'話,說了之后我們就下山了,下山之后我和媽媽又要到外婆那里去,外婆也要去掃墓,我和媽媽還有外婆和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的墓前掃墓,就這樣我和媽媽一天都在掃墓,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在回柯橋的路上都很累,只好托我舅舅開車到柯橋的時候已十一點多了舅舅回家之后,我爸爸就開車回家了,第二天在家里我全身都有點痛,寫作業的時候還有點頭暈,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生病了,后來吃了一點藥就好了,看來我的體質還不好連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我和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看到了和我同歲的鐵樹,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的根部乘涼了,而且爺爺奶奶家還多了好多的植物,吊蘭、郁金香還有很多很多但有一些都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