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體育教案篇一
1.探索紙袋的多種玩法,增強創造思維能力和表現力。
2.練習手腳著地爬,掌握其要領。
3.樂于參與活動,體驗活動樂趣,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紙袋若干、螞蟻頭飾、口哨。
一、介紹材料
1.出示紙袋,介紹紙袋。
2.幼兒每人拿一個紙袋。
二、自由探索,玩紙袋。
1.引導幼兒用紙袋游戲,看哪一個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別人不一樣。
2.幼兒玩紙袋,老師注意觀察幼兒的玩法,及時表揚玩得有新意的幼兒,并鼓勵幼兒想辦法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三、交流分享
1.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法并進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學做,如當扇子、夾在腿中間跳等。
2.幼兒繼續探索。
提醒幼兒圍坐休息。把紙袋當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紹新玩法。
師:老師有個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師一樣把紙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兒跟老師一起爬一爬,指導幼兒手腳著地。
游戲《螞蟻覓食》。
1.廚師螞蟻頭飾,介紹游戲規則。
師:現在老師是螞蟻媽媽,小朋友是螞蟻寶寶,對面的的草地上有很多的彩虹糖,寶寶們想不想吃呀?我們一起爬過去吧。看看哪只小螞蟻爬的最快。
2.幼兒聽口令游戲。
3.師小結
六、放松活動。
幼兒跟老師一起捏捏手臂,捏捏小腿。
本次教研活動我收獲很多,在活動中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體育活動”和“體育游戲活動”的區別。本次活動,活動材料比較簡單,但是玩法很多,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因為天氣比較熱,所以我縮短了整個游戲活動的時間。幼兒自主探索紙袋的玩法時,由于時間較短,幼兒玩的不夠盡興。幼兒在練習手腳著地爬的時候,我沒有過多的指導,導致游戲環節時仍然有幾個小朋友是手膝著地爬。
小班體育教案篇二
1、通過多種玩法,引導幼兒發展爬、滾等墊上動作,鞏固幼兒雙手同時進行跳的技能。
2、讓幼兒在體驗游戲中歡樂的同時,培養幼兒要動腦筋的好習慣。
墊子若干塊鋪成一片草地,錄音機、磁帶。
1、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小兔,師生一起聽《小兔跳跳》音樂,模仿兔子跳和舞蹈,突出小兔活潑可愛。
2、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操節動作。
(1)伸伸臂,除了向上伸還可以朝那個方向伸?(側平舉、后振、上舉等)
(2)彎彎腰,還可以向什么方向彎?(向后、向兩側)
(3)踢踢腿,誰能和老師做的不一樣?(后踢、側踢)
(4)蹦蹦跳,可以怎么做的和別人不一樣?(單腿跳)
3、帶領幼兒跳過小河,來到草地,復習鞏固雙腳進行跳的技能,鼓勵小兔們想出許多辦法在草地上玩兒,然后分散到草地上玩耍。
(1)爬:雙手兩膝著地向前、先后、向兩側爬,注意動作連貫。
(2)滾:象皮球一樣在草地上向兩側翻,要求動作輕巧連貫。
5、小兔分散到草地上自由進行爬、滾動作練習。
6、小兔躺在草地上,跟著兔媽媽做系列放松動作。
7、以小兔拔蘿卜、回家吃蘿卜結束游戲活動。
小班體育教案篇三
1、能夠使用各種材料打扮雞蛋寶寶。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3、激發幼兒熱愛雞蛋寶寶的情感
4、發展身體協調性。
5、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1、熟雞蛋一個
2、各種裝飾材料:油泥、顏料、蠟筆、彩色紙片等等
一、出示打扮好的雞蛋寶寶,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這個雞蛋寶寶與你們平時的雞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二、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2、說一說自己的設計。
師:“你們打算怎樣打扮雞蛋寶寶?”
三、幼兒選擇所用的`裝飾材料,開始動手為雞蛋寶寶打扮。
幼兒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四、觀看幼兒的作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雞蛋寶寶,并為雞蛋寶寶取名字。
師:“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雞蛋寶寶的?”
師:“請你為你的雞蛋寶寶取個好聽的名字。”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體育教案篇四
1、練習跨跳、鉆圈、平衡、投擲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激發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體驗運動的挑戰和快樂。
自制梅花樁,呼啦圈,流星球,跨欄、灰太狼等。
一、隊列隊形訓練。
踏步入場——走圓圈——切斷成六隊——口號——變三隊——變六隊。
二、熱身運動。
樂曲《向前沖》,師生一起活動身體。
三、探索練習,教師指導。
1、介紹幾項運動。
a、“大家看,這是什么?”(呼啦圈)
“它可以怎樣玩?”
請幼兒嘗試,教師指導講解要領。鉆圈的時候要先伸進去一只腳,再蹲下來鉆,等身體過去了才能站起來。
c、“這些是怎么玩的呢?”請一個幼兒嘗試。
“這是練習跨欄的,要先跑起來,才可以跨跳過去?!?/p>
2、探索練習。
“讓我們一起練習練習吧”
“這條線是起點,大家從起點開始,到那頭再跑回來站到隊伍的最后,練完一個,也可以到別的隊上去練習別的”。
3、提高要求,繼續練習。
四、比賽:快快取回流星球。
“剛才你們練得很好,想不想來一場比賽?”
“有信心能取勝嗎?”
預備——開始。
為慢者加油,為勝者祝賀。
五、游戲:大戰灰太狼。
“這是流星球,它有很多的玩法,我們還可以用流星球打灰太狼?!笔痉叮骸澳煤们颍e到肩膀上,后退一步,身體由后向前推著胳膊向前把球扔出去?!痹囈辉?。
“如果灰太狼來了我們怎么辦?”
“你們不怕嗎?”
(灰太狼出現)
“勇敢的小羊準備好流星球,讓我們一起去趕走灰太狼?!?/p>
跨過欄、鉆過圈、走過梅花樁、打灰太狼。
六、交流放松。
小班體育教案篇五
1.練習雙手持物走和跑。
2.發展躲閃的能力。
3.體驗碰碰車互相碰撞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用紙箱制作的"碰碰車"(見資源包)若干,鈴鼓1個。
☆導入創設情境,請幼兒做走、跑等動作活動身體。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游樂場去玩,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開"碰碰車"
1.出示箱子,讓幼兒把箱子套在身上模仿開車,自由地在場地上四散跑。
教師:請每個小朋友選一輛車上車,一起來開碰碰車吧。
2.引導幼兒用箱子輕輕碰撞,并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幼兒也可以及時躲閃。
教師:碰碰車不怕碰,我們都來碰一碰。
☆"碰碰車"大賽根據幼兒能力可以選擇以下不同難度的游戲。
1.在指定范圍內游戲:在場地上畫一大圓圈,讓幼兒在指定范圍內躲閃。
2.聽口令游戲:聽教師的口令碰撞、躲閃、原地休息等。
3.追逐游戲:將幼兒分兩組,聽到鈴鼓聲后,一組幼兒要快速鉆出箱子去追另一組幼兒。
☆結束活動:
幼兒"開車"離開場地。
教師: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天快黑了,我們回家吧。
活動《碰碰車》結合了幼兒已有的玩碰碰車的經驗,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在模仿碰碰車的時候,必須兩只手拿著紙箱,通過玩"碰碰車",來鍛煉幼兒雙手持物走和跑的技能。
活動前教師要根據資源包中介紹的碰碰車的制作方法,制作"碰碰車",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將制作方法傳授給家長,讓家長給幼兒制作"碰碰車"。在制作"碰碰車"的時候,一定要在紙箱上端系上繩子,繩子的長短可視幼兒的身高來定,便于幼兒雙手拿著箱子。在開"碰碰車"的游戲中,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持物的方法,兩只手要手尖朝下、手背朝上,握在身體兩側的紙箱面上,要握牢。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在走和跑的時候,一定要握住紙箱,不要松手。幼兒在練習開"碰碰車"的時候,教師也要提醒幼兒輕輕碰撞,不要太用力,在撞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要及時躲閃。在最后的"碰碰車"游戲中,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能力水平,選擇相應難度的游戲,使幼兒得到適當的發展。
資源包小制作碰碰車將廢舊紙箱裝飾成汽車形狀,大小以幼兒身體能鉆進去為宜,在紙箱上端系上繩子,幼兒可以把繩子掛在脖子或雙肩上。
小百科:碰碰車是一種機動游戲設施。設備包括碰碰車車輛及一個室內的場地。天花板上有通電的電網。場內有供乘客駕駛的小型電動碰碰車。碰碰車的四周有由橡膠做成的圍裙,并由接到天花板的垂直電桿取電。車上一般最多坐二人,有加速用的腳踏,和轉向的方向盤。
小班體育教案篇六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3、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小孩子在這次活動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戲規則 ,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個游戲之中,大家興致很高,從活動中學會了雙腳向前跳的技能,鍛煉其腿部力量。設計教案時,緊緊抓住幼兒年齡特點,以游戲為主,通過讓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拓展思維,讓他們在盡享學習成功的喜悅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華,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種屬于袋鼠目的有袋動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袋鼠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小班體育教案篇七
樂意嘗試用布做各種游戲。
能肢體協調的做各種動作。
喜歡集體活動。
好玩的布塊
長方形布人手一塊、《我最棒》、輕音樂、鋼琴曲、清晨、拱門兩個
帶領幼兒熱身
放《我最棒》音樂,帶領幼兒手拿布塊進行熱身。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么?大家要跟我一起做哦。
走步、點頭、擺臂、轉身、彎腰、蹲、踮腳、跳。
請幼兒探索布的玩法。進行交流并帶領幼兒一起玩。
1、“小朋友,請你來看一看,我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布)
“布的用處可大了,你都在哪兒見過布?”(衣服、窗簾、布娃娃等幼兒自由回答)
“下面我們來試一下布有什么玩法,好么?”(輕音樂)
2、“剛剛小朋友玩出了好多種方法,誰愿意把你的玩法教給大家?”
“請xx來說一下,剛才你是怎么玩的?”
“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p>
“誰還有不一樣的方法?”
師給予小結。
3、播放音樂,師帶幼兒玩。
“簡簡單單的布也會有這么多的玩法,我們一起來運動吧!”
(1)劃船。
a、師依次帶領幼兒將布放平,坐在上面,兩手抓住前面部分,用腿撐地前進。
b、將布對齊短邊對折,雙腿跪在布上,用手撐地前進。
(2)蹦蹦跳跳。對短邊再折一次,用腳踏一踏,跳前跳后跳左跳右。
(3)獨木橋。再對齊短邊折一次,從一頭走向另一頭。
(4)長獨木橋。引導幼兒將橋組在一起,組成長長的獨木橋,一起走。
(5)波浪。小朋友兩手握起布條的兩頭,站成一隊,彼此蹲起不同,玩波浪。
(6)火車。一只手握住自己的與他人的布相交處,另一只手空出。引導幼兒鉆山洞。
放輕音樂,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
這是一堂小班的體育活動,整堂課的氣氛很好,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基本實現教育目標,從小班開始,幼兒有游戲伙伴并愿意關注伙伴的行為,活動中有幾個部分是集體完成的,讓幼兒看到集體的力量并喜歡集體活動。這也是活動中的亮點。難易適度,也稍稍具有挑戰性。
本活動是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進行的,課堂上老師的表情豐富、教態很好,尊重孩子,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并主動表現,活動中老師的條理清晰,各環節銜接的很自然。環環相扣教育目標,但又不被教育目標所牽制。符合《綱要》的基本規程。
小班體育教案篇八
溧水縣實驗幼兒園張婷
綜合活動課程中的原教案
體育《小青蛙跳荷葉》
一、活動目標:
1、能立定跳遠(雙腳立定跳出一定的距離)。
2、初步學會與同伴游戲。
二、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上數量不少于幼兒人數的荷葉,荷葉的大小、距離視幼兒能力以及場地大小而定,荷葉中畫一小圓。
2、自制荷葉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夏天到了,荷葉長大了,小青蛙出來跳荷葉玩”的情節引出。
2、幼兒兩人一組,自由選一荷葉站立。一人跳。另一人數所跳荷葉的數量。
3、游戲開始,兩人相對拍手說:“小青蛙,本領高,可是從來不驕傲;跳得遠又準,多把害蟲捉。你來跳,我來數,互相幫忙齊進步?!币挥變弘S即從原來站立的荷葉想另一荷葉跳(立定跳遠),另一幼兒數,當跳完五片荷葉后,就可到老師處領取一朵荷花作為獎勵。然后,兩個幼兒互換角色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