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城南舊事】寫的是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故事,作者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英子的媽媽或者奶媽——宋媽都對胡同里惠安館里的瘋女子有所提防,他們不讓英子管瘋女子的是,可他們卻到處打聽關于瘋女子秀貞的事。秀貞是因為失去了孩子——小桂子才瘋的。有一天,英子發現他的好朋友妞兒就是小桂子!她馬上把妞兒給秀貞送去,可是后來得知兩個人因為趕火車去找妞兒的爸爸被火車壓車底去了。
英子昏迷了十多天,醒來后就和爸爸媽媽去了新家。英子在新家對面的綠草叢里和一個小偷成了朋友,一天,英子在草叢里看見了一個人,她把剛從地上撿到的一個小佛像給了那個人,不久后那個人抓住了小偷,正是因為有英子的佛像。
一天,英子的宋媽要走了!她的丈夫——被英子他們稱為“黃斑牙兒”的人,來接宋媽了,宋媽一直想著她的孩子,后來宋媽才知道,她的兒子掉河里淹死了,她的女兒被買了,他們想把女兒找回來。
德先叔拉到了一起。
英子的小學畢業典禮開始了,英子要代表全體畢業生領畢業證書。可是爸爸生病了,不能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了。英子回想起六年前因為起晚了不想上學被爸爸打的事情,并且花了五大枚坐洋車去上學,坐洋車到學校后,爸爸又給了英子花夾襖和兩個銅板。英子的畢業典禮完成后,他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馬上跑回了家?;氐郊?,英子準備給爸爸看小學畢業文憑,卻發現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個枝子,石榴樹掉了好幾粒小石榴。這時候,廚子老高說她爸爸已經死了,她需要馬上去醫院。英子把畢業文憑收起來,坐上了老高雇的車子,她默念著:“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九泉之下的父親。.。他們都和英子玩耍過、談笑過、生活過,但他們都一一悄然離去。
英子的童年一去不還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從不會想到,我會為一本書,蘊積下這么多感動;從不會想到,有那樣一段往事,讓已逝的童年又重浮于心頭。
我一直以為,名著都是復雜難懂,語言拗口,讓人難以理解的作品,但林海音讓我記住了一個孩子和一段往事,這個孩子叫英子,這段往事叫“城南舊事”。 全書通過英子的視角向我們講述了老北京大雜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濃濃的詩意和天真中不乏幾絲淡淡的憂傷,卻猶如清新的花香,久久彌漫心頭,散之不去,讓我隨書中的人物同歡樂,共哀傷。
于是,經歷了這么多事以后,英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是小小的大人——
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英子等你長大了,有出息了,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臨走之前說,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能再惹你媽生氣了;
宋媽騎著毛驢和黃板兒牙回鄉下時說,英子,弟弟還小,別老告他的狀。
一句句話語,一幕幕場景都隨著“我”的長大沒了影子,他們是隨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答案似乎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又似乎不言而喻。
但是生活的軌跡就是這樣,誰也無能為力,我們不是已經聽到英子那堅定的心語,“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于是當我們種滿花壇的蒲公英開花時,當那種子隨風飄散結出累累碩果時,我們已長大,安安靜靜的長大,所以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歲月的流逝,時光的變遷以及我們的成長,但童年卻永遠是一段動人的旋律,一個奇幻的魔方,一顆記憶的珍果,被永遠珍藏。無論是英子還是我們,將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也許在某個寂靜的黃昏,我們會憶起英子的“城南舊事”,當然還有我們的明媚童年。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還停在上面……”每當聽到羅大佑的這首歌,我就會回憶起我那快樂的童年,也會想起我讀過的一本書《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書中寫了在二十年代末的舊中國,小女孩英子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北京。北京的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惠安門前的瘋子“秀貞”;身上全是鞭痕的好朋友妞兒;出沒在草叢,有著一副老實樣兒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英子都為此著迷。
小英子的童年讓我著迷,讓我浮想聯翩,常常想著想著就過去了半天。童年啊,多姿多彩!我的童年也不例外。
記得那是一年暑假里,一天我做美術作業時需要用到粘性特別好的膠水,就問奶奶要。奶奶一邊拿出一個小塑料瓶,一邊說:“這個膠水效果很好的,你用的時候必須得特別注意,碰到手指上,能把手指都粘住,到時候會分不開的?!焙俸?,哄誰呢?我心里暗暗發笑,奶奶真是把我當小孩看了。“知道了!”我邊應著奶奶,邊接過了奶奶遞過來的膠水。
“502”,膠水的瓶子上寫著這幾個數字,嘿!這名字挺有創意的?!罢承院?,速干”真的嗎?這粘性到底會有多好呢?我感到很好奇。做好了美術作業,我忍不住擠出一滴膠水滴到大拇指上,然后用食指去揉。不好,瞬間有種被粘住的感覺。我努力把兩根手指往兩邊使勁分開,可是不管我如何努力,還是無法分開兩根手指。怎么辦?我開始著急了,后悔沒聽奶奶的話。媽呀!兩個手指上的皮會不會被扯下來呀?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奶奶,不好了!”我哭著大聲喊。“怎么啦?怎么啦?”奶奶著急地從廚房沖出來。“我手指頭被膠水粘住了!”我向奶奶投去了求救的眼神?!白屇阈⌒狞c,偏不聽。”奶奶看到我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道,“別急,別急!我去拿點熱水,你手放里面泡一下就會好啦!”“真的行管用嗎?”我望著奶奶端過來的一盤熱水,半信半疑。不管了,試試看再說,我把手伸進有點燙的水中。咦,真神,沒一會兒,膠水融開了,我的雙指終于得救了。那一刻,整個人感到特別的輕松。
讀著《城南舊事》,又想起了那些像“502”一樣的日子。哦,多么快樂!可是,快樂的日子卻像小河里的流水,一去不復返了,短暫的童年就在這一天天里悄悄溜走。哦,我的童年,我要把你好好地珍藏起來,藏在記憶的最深處。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描寫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四合院所看到的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時代的變遷。
在英子的童年里,有很多人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種種黑暗現象和凄涼:
秀貞:秀貞與一個從外地來的大學生思康相愛,后來思康一去不復返,自己的女兒也被扔到了城外,秀貞從此變成了人們眼中的“瘋子”。她一心只想找到自己的女兒,“小桂子”就是妞兒,妞兒被找到后,和秀貞一起去尋找思康。但卻慘死于火車下。在別人眼中,秀貞就是個瘋子,但在英子眼中,她卻是一個思念愛人、關懷兒女的平常女人。
妞兒:英子的朋友,妞兒在養父母的打罵下,下定決心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后來,英子發現妞兒很像“小桂子”,就帶她與秀貞相認,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認后,立刻去找父親,但卻雙雙慘死。英子無憂無慮的幼年隨著他們一同消失了。
“厚嘴唇”:英子在草叢中認識他。他為生活所迫做了賊,養家糊口,供弟弟上學。他身上有光彩的一面:要培養弟弟成才,為人和善、淳樸;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敗光了家產,“厚嘴唇”反映了窮苦人民迫于生活而做出違法事情的一類人,也反映了社會的黑暗。
蘭姨娘:英子很同情她,蘭姨娘為了哥哥的病,三歲就從蘇州被賣到北京,二十歲就當了有錢人家的姨太太。英子為了媽媽,把她和不愛跟小孩子說話的德先叔撮合,最后一同離開北京。在英子眼中,她是一個聰明美麗、敢愛敢恨的新型女性。
宋媽:拋下自己的兒女、家庭到英子家當保姆。每篇文章里都描寫了她,她也給英子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命運悲慘但很堅強,她的兒子淹死了,女兒被丈夫賣了。最后她被丈夫接走,英子再一次感到了離別的悲傷。
在這本書中,小英子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他們有的是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真生命;也有虛偽、黑暗的偽生命??傊麄兌冀o英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奶奶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以童年在北京的生活為素材而創做的經典‘懷鄉’作品。主人公是一個女孩,她的名字叫林英子。林海音奶奶借英子的童年,把自己的童年給寫了下來。
《城南舊事》共分了五個故事,這五個故事把英子七到十三歲發生的事:《惠安館》、《我們看海去》、《驢打滾》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書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極深的是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在英子住的胡同里,有一個‘瘋子’,就住在惠安館里,胡同里的小伙伴都很怕她,都叫她‘瘋子’,只有英子不怕她,跟她說話。從她口中,英子得知了她的名字叫秀貞。她的孩子小桂子一生下來,就被秀貞的媽媽給扔了。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后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可她們卻慘死在火車輪下,英子十分傷心,于是,為了忘記往事,英子一家搬到了新簾子胡同。
妞兒不是她爸爸媽媽的親生女兒,所以妞兒的爸爸媽媽老是虐待妞兒,總是打的妞兒遍體鱗傷,鼻青臉腫,妞兒也從他們的對話中知道她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下決心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爸媽,當我知道妞兒是秀貞的女兒時,我不由得為妞兒高興起來,因為妞兒終于不用受他們的虐待了。
和英子的童年比起來,我們的童年必然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我們夏天的時候,可以在空調屋里美美的寫作業、玩電腦或看電視。英子在夏天連風扇也沒有,熱的大汗淋漓。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而且現在是義務教育,不用交錢,有些人還不好好珍惜這美好的學習環境,不好好學習。英子的學校卻是破茅屋,得交錢才能上學,所以,英子很珍惜這難得的學習環境,努力讀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童年,猶如一道七色的彩虹,赤。橙。黃。綠。青。靛。紫,使我們的童年變得多姿多彩!
童年,就像黑夜里滿天的繁星,一閃一閃的亮晶晶,點綴著我們的童年,使它變得生氣勃勃!
童年,像一條絡繹不絕的小溪,緩緩地流在我的心里。
讓我們好好珍惜童年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边@是在小學課本上那篇《冬陽·童年·駱駝隊》里的話,長大后的英子想象著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然后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心頭,于是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就這樣,有了一本《城南舊事》。
惠安館里,癡癡等待心上人的秀貞,她是那樣的執著,深信著她的幸福就在不遠處。一年又一年,為她不知身在何處的小桂子做新衣裳,春去秋又來,都呆呆地看著老槐樹,靜靜地等那心中的愛人。所有的人都管她叫瘋子,英子卻愿意跟她做朋友,愿意聽她講著思康三叔,講小桂子……聽得糊涂,聽著聽著,英子就分不清現實與夢境了。醒來時,一切卻也成為了過去。
后來英子就搬新家了。在新的地方,英子又和誰定下了約定說“我們看海去”。那篇英子很喜歡的課文,我也很喜歡,于是會輕輕念著“藍色的大海上,揚著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英子把課文念給草地里的那個人聽,那人也喜歡。英子說她分不清好人壞人,但她真的很怕離別,那人是好是壞,英子不在乎,她喜歡聽他講家里的老母親,出色的弟弟,還有一些美好的想法……當知道那人要走時,英子的眼淚就控制不住地掉下來了。
《城南舊事》,彌漫著的是離別的傷,英子的淚落下來,打中我心中的那根弦,使它久久顫動,不能平靜。遙遠的童年,不管時光如何飛逝,往日一幕幕,還是能清晰浮現。
我的童年里,沒有惠安館,沒有秀貞,但是有瘋子。善良的英子很勇敢,她敢靠近被稱為“瘋子”的秀貞,而那時的我可能也很善良,但是不勇敢,沒敢接觸鄰家的瘋子,每次她經過我家時,會沖著我笑,就像秀貞對著英子笑那樣,然后我就害怕地躲開。童年的勇敢也許更多地來自好奇,我沒有英子那么勇敢,可能也就因為我沒有她那么大的好奇心罷了,我們或多或少地也有著相同之處吧,那就是對人對事會有自己的判斷,即使那時的我們依然稚嫩。和陌生人許下約定,忘了自己有沒有做過這類的事,可是我相信小小的人兒也會懂得離別,懂得承諾。慢慢地長大,似乎開始懂了很多事,有時會想起那些別離后就沒再見的人,想起他們曾送自己一顆糖或為自己折了千紙鶴,思緒胡亂飛著,沒來由地猜測遠方的他們現在是什么樣子,在做著什么事。童年很美好,因為我們很單純;童年很快樂,因為我們很善良;童年很自由,因為我們很無知……老是在不斷地盼望著,于是我們長大了,突然就懷念起童年了。
也許,《城南舊事》只是想告訴我們:讓真正的童年過去吧,心靈的童年會永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今天,我把《城南舊事》給看完了。
在這本書里我喜歡英子——林海音的小名因為,她的善良,她一般到北京就惠安館里有個瘋子——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別人都不跟她玩,只有英子跟她一起玩。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希望大家可以去書店看看!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但要看你能否快樂的渡過。
英子看待問題總是那樣樂觀,總是那么善待別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生活中,我沒有英子那樣樂觀,會把一些事往壞處想,為自己著想的多,為別人著想的少,不總是能夠善待別人,這樣,別人不快樂,自己也不快樂。
今后,我要學習英子的樂觀精神,善待別人的精神,這樣,別人自己都快樂!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城南舊事》的大語文叢書。這本書是中國的林海音女士的經典自傳小說。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小英的女孩兒的成長經過,全書共5章長篇文章,一共是177頁。我覺得宋媽是一個能吃苦的人,還有小英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女孩兒。
文章寫了城市在英子的眼中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英子的朋友傷心的時候,英子陪她傷心,在英子的朋友快樂的時候,英子陪她快樂。我覺得英子很關心人,但是我有一點不關心老人,有一次我下午要上課,我有爺爺三點叫我,但他卻三點半叫我,我怕時間不夠,罵了爺爺一頓,但是后來我覺得錯了,并跟爺爺說了一聲:“對不起”。我覺得我們要關心老人,尊老愛幼。我們要不斷的糾正自己的錯誤,做個好學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讓我們難以忘懷的往事。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城南舊事》,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就是作家林海音回憶自己小時候所經歷的一些事。
英子的爸爸用他的言行舉止為英子做了個榜樣,英子是個善良有愛心的女孩。這本書教會了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的去面對。
《城南舊事》分為五個故事:《惠安館》,《我們去看?!罚短m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主人公小英子用自然的筆調,寫出了自己對童年的懷念,悠然的詩意中透露著悲哀和留念。
英子用孩子純潔的眼睛來看北平。住在惠安館里,被大家稱為瘋子的秀貞;小伙伴妞兒;躲在草叢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可是隨著英子的逐漸長大,這些人都一一離開了她,直到最后,她的父親也英年早逝,英子的童年就此結束了。從13歲起,她負起了不是一個小孩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的童年雖然過得無憂無慮,但和英子比起來,她的童年比我更精彩。她的童年淳樸,但卻非常的真實。英子的童年里有許多人,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善良的小偷。英子和小偷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圍墻后的草叢里。小偷給英子講他弟弟的故事,讓她覺得小偷很老實、善良。雖然小偷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卻為了生活和家人做著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和英子的交談中,小偷也后悔過,想開始新的生活,但由于生活的迫切需求,不得不繼續以偷竊為生。不久后,小偷被警察抓住了,英子很傷心也很疑惑。年幼無知的她分不清天和海,分不清好人和壞人。
時間是挽不回的水,一去不返,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最近幾天我讀了臺灣女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看完以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剛拿起這本書,我只看了一章,就被作者所表達的童年的快樂的感受深深熏染了,對這本書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是一本作者從不懂事到長大后的成長史,語言中透著淡淡的悲傷,童年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在記憶的腦海里逐漸褪去顏色,卻怎么也忘不掉。
這本書分為四章,講述了四件不同的故事,每一件故事都會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大人們眼中的瘋子,可在作者小時候的眼中卻是那么的純真,大人們的心靈已被世俗蒙上了一層灰塵,用孩子的眼光看這個世界,會發現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陽光,作者小時候善良,媽媽給自己買的糖果,作者卻悄悄留著給自己的好朋友,是?。 叭酥?,性本善”,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這樣的純真無邪,童年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快樂的,心中裝不下什么,卻稍縱即逝,童年一去不復返,再也回不來了!
人世間所有的人并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充滿邪惡或充滿善良,這一切在作者小時候的眼里卻都是一個樣,作者小時候不知道海長什么樣,課文上說太陽是從海面升起來的,作者卻認為太陽是從天空升起來的。作者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和壞人。一個為了供弟弟上學而去偷別人家東西的壞人,和作者許下承諾,等作者長大了,一起去看海。作者和壞人交朋友,和壞人談心,是壞人唯一一個朋友,因為作者還小,壞人將自己所有的事都告訴作者。當壞人被警察抓住的時候,作者雙眼還噙著淚水,不愿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孩子們頭上的那片天空是很藍很藍的,純凈的賞心悅目,童年就是這樣,失去一個人就會傷心,我們的思想和心靈都是純粹的,有很多事情我們都搞不懂,所以童年都是快樂的。
“等你長大了,我們看海去?!眽娜苏f。
“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能惹媽媽生氣了?!碧m姨娘說。
“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能和弟弟吵架了。”宋媽臨走時說。
當童年熟悉的那些人都漸漸離開時,我們才漸漸的長大,隨著時光的飛逝,等我們再想起時,一定會深深的懷念和感激,因為他們教會了我們成長一些必要的道理,是我們生命的一次轉折點。
童年一去不復返,即使長大后,我們也不會忘記童年的歲月和時光,讓童年永遠在我們腦海里永存,記住這段美好的時光,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九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前不久我看了《城南舊事》,結尾提到的畢業歌給了我很多感觸。如今細細聽來,心中悲喜交加,英子的經歷像電影般一幕幕舒展在我眼前。
《城南舊事》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她五歲就隨父母來到了北京城南,她就是在這里度過了她的美好童年時光。后來,林海音返回了臺灣,把她在北京生活的美好都寫進了這本書里。
故事的女主人工是小時候的作者,英子。那時的她住在北京城的一條小胡同里,一次在胡同里偶然認識了“瘋”女人秀珍,把她當成朋友,全然不顧母親的反和旁人的閑話,和秀珍呆在一起,后來還幫她找到了失散的女兒。秀珍在成人眼中是個瘋子,但是在英子眼里,秀珍卻是一位思念著愛人與女兒的平常女人。英子還在家附近的荒原里遇到了一個小偷。他迫于生計,不得不去偷東西供弟弟上學。但就是這樣一個旁人眼中萬惡不赦的賊人,在英子眼中卻是善良的化身。
林海音把秀珍、妞兒、蘭姨娘……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展在了我眼前,深深嵌入了我的心里。正是由于作者的傳神描寫,正是由于作者心中對童年的那一份懷念與眷戀,才使得她能寫出這么一本廣受歡迎的佳作。我很欣賞書中的主人公英子,她是個極其敏感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她雖然是個分不清好人壞人、不懂什么是瘋什么是賊的小孩,但她還是能不斷地感知著這個世界的人與事,具有一雙屬于女性的善于同情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感知人性的心。所有人世間的美好或不如意、愛或恨都在一個叫英子的孩子的眼睛里映射出來,而映射出來的世界,似乎是一個善良真誠的人世。因而這部作品既籠罩著純純的美好,又有淡淡的哀愁。悲喜交加,這感覺似曾相識。而能把這種感覺寫出來的林海音,應該是繼承優秀的文學傳統并在其中不斷探索的結果吧。
我曾在初中讀過這本書,不知是什么原因,我竟覺得這本書太幼稚,提不起閱讀興趣,現在想想,是我年紀太小,讀不懂它,而當我現在真正讀懂的時候,才發現,它已在一個角落靜靜等了我很久,期待著 “破土而出”。我在慢慢長大長大,年少的時光越來越顯得彌足珍貴,童年的記憶更是讓我格外珍惜。每每與朋友談論起童年的趣事,我的臉上總是掛滿了笑容。
我喜歡在閑暇的下午時光手捧《城南舊事》細細品讀,總感覺能穿越時光,敞開心靈面對天真,每次捧起,就不忍放下,似乎把書放下就會把童年記憶丟失,就會在心靈上失去英子這個朋友。
也許在英子心里,存在著一片圣潔的土地,踏進來的每一個人都是善良而又可愛的。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卻一個又一個地離她遠去。當她經歷了朋友的離開、父親的病逝之后,她才真正地體會到自己的責任,真正的長大了。
喜歡《城南舊事》,喜歡英子,更佩服林海音?!冻悄吓f事》這本書就像一支樂團,林海音就像是樂團的指揮者,她汲取文學傳統,指揮著整個樂團的演奏。樂團演奏出的曲子,飽含了文學傳統的一點一滴,閱讀《城南舊事》的蕓蕓眾生,更是有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腔熱血啊!我慶幸這本書教會了我保持善良、真誠與童真,教會了我勇敢面對世間的悲歡離合,更教會了我要有一顆堅強面對生活的心。這些難道不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嗎?是的,一定是的。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抄篇十
書籍簡介: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該作品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述了一段關于英子童年時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
心得摘要:
這本書加上后記一共六篇文章,講述主人公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童年生活——那段在北京老四合院里的時光。孩子的視角,看大人的世界。說不出的天真,卻是道不盡的復雜。
《惠安館》里,大家都認為秀貞是瘋子,放她一人自言自語,不理睬她甚至刻意遠離。只有英子對她表示了友善,盡管有不止一個大人提醒甚至警告,英子還是和秀貞成為了朋友。孩童時期我們總聽從大人的話,很少能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勇氣。英子能這樣做,一部分是出于孩子的童真無懼,一部分也是內心純樸的真實體現。這樣的英子,也就不令人驚訝她之后會為了幫助秀貞和妞兒團聚認親而偷偷從家里拿出媽媽的金鐲子了。
秀貞和妞兒的命運令人唏噓不已:一個失去丈夫和孩子,被人當做瘋子;一個出生后便被拋棄,被人撿去后也還是被當做賣唱掙錢的工具。一家人就要團聚時,兩個生命的美好希冀又被無情的火車碾得粉碎。英子得知兩人死訊的時,“她那又濕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淌過淚坑流到嘴邊了”。世事無常,個體的無可奈何在此刻只換得一聲長嘆。唯一能給人希望的,就是還有這樣善良的英子了吧。
英子遇到一個奇怪的人。他經常躲在草叢里,守著一個布包。他有厚敦的嘴唇,英子覺得是個老實人相。他給英子講他弟弟、他自己的故事,他跟英子說自己也是好人。可是英子想不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他偷竊東西,有愧于失主;但他卻也是一個好哥哥,一心想著供弟弟讀書,希望能讓弟弟實現到海外讀書的理想。他不是好人嗎?英子搖頭。他不是壞人嗎?英子還是搖頭。是啊,好人壞人誰又分得清呢?但我們總是習慣給人貼標簽,非此即彼,自此指揮著我們對一個人的種種看法。而一個人活在世上,需要扮演多少種角色,承擔多少份責任,隨之而來會有多少無奈。局外人會說無論如何不可做偷雞摸狗的勾當。當然,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要求我們如此??僧斪约荷钕萦谶@樣的生活困局,又當如何選擇,那樣的辛酸與無力,不曾親歷,無法體會。每一個靈魂,都會有一次緊咬牙關的時候啊。
看完英子給蘭姨娘和德先叔做媒我不禁啞然失笑??匆娮约旱陌职趾吞m姨娘親近,英子一下子反應過來媽媽之前的酸味是怎么回事,心下也不禁深深地難過。精靈古怪的英子想出一個主意:撮合蘭姨娘和得先叔??从⒆拥挠媱澮淮未纬晒?,蘭姨娘和德先叔越走越近最終真的走到一塊,我心下真是十分佩服英子的。可仔細想想,這該是令人心疼的。孩子內心是多么渴望家庭幸福和諧,多么希望爸媽恩愛和睦。所以英子會在撞見爸爸和蘭姨娘的親昵舉動后對蘭姨娘的好感大打折扣,然后不斷動腦筋撮合德先叔和蘭姨娘,以讓爸爸和蘭姨娘之間不再存有可能。天底下數不清的兩口子,有多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顧著自己發泄卻看不見一旁孩子恐懼的雙眼,淚水盈眶又迷茫懵懂,擔驚受怕卻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做錯什么惹得爸媽又吵。也有的人為人父母,卻不忠于婚姻不忠于家庭,也罔顧背后孩子委屈怨恨的目光。這些經歷,又將給孩子留下怎樣的心理陰影,給他們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影響?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均當謹慎。呵護孩子的心靈,也守護他們健康成長。
《驢打滾兒》講的`則是宋媽的悲慘命運,同時也折射時代的荒亂。宋媽生下小軒子和丫頭子兒后因不滿丈夫的家暴而離家出走,來到英子家里當奶媽。四年沒回家,卻總是念叨著小軒子和丫頭子兒,年年寄錢回家,還捎上棉襖和鞋??删驮谒螊屝男哪钅钕胍娮约旱暮⒆右幻娴臅r候,那個黃板兒牙——宋媽的丈夫,送來的消息卻讓宋媽傷心欲絕。原來就在宋媽離家那年,黃板兒牙就將丫頭子兒送給了別人家,換做錢自個兒耍去了。而小軒子也在一兩年前掉河里死了。后來宋媽就讓英子帶著她去哈德門找丫頭子兒,最終無功而返。宋媽個體的命運無疑是凄慘的,而她又能怎么辦呢?最終也只能無奈跟隨丈夫回家,想再生一個兒子。另外,宋媽重男輕女的思想也顯露無疑而且在那個年代還無可厚非。除此之外,城鄉差距也是引人注意的一個細節。從鄉下來的宋媽家里貧窮,孩子無法上學,而像英子便能早早接受教育。這樣的差距直到現在的中國,也依舊未能徹底改變。而不受教育,很大程度上又導致了個人思想的愚昧和落后,限制了發展,家庭便富裕不起來。如此惡性循環,實在可嘆!
最讓我感懷的當屬《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爸爸生病最終離世,這成為籠罩整篇文的一層烏云,讓人讀來傷感滿懷?!伴L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每每讀到這詞我都會有落淚的沖動。盡管是畢業離歌,卻更像是英子和爸爸的告別曲,是英子童年生活的裊裊尾聲。以后的日子里聽起童聲版的《送別》,都會想起小小的英子,和她的童年。
有人評價說,《城南舊事》是一部純美的散文式電影,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確實,書中的真誠和溫度讓人感動;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讓人傷懷;它帶我們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結果讓人發現看得更清楚,更透徹。感謝林海音女士寫下這樣一本書,讓人能時刻夢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