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一
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學校,一所專門收“特殊的學生”的學校。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的“壞學生”,文章第一篇就講了小豆豆的媽媽和老師的見面,老師說小豆豆在上課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屜,就是對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然后請他們表演,好不容易等藝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經下課了。這么一來,老師就不能講課了。媽媽也覺得實在不好意思再麻煩同學打擾老師了。最終媽媽領著豆豆到了另一所學校。
小豆豆的校長,規定一個班的孩子不能超過三十個。還注意全面地培養孩子,招來的老師也不用一定的學歷,而只要學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可用的知識,就可以成為巴學院的老師,比如說巴學院有一次請了一位農民來為學生們當老師,教導學生們如何除草,插秧。
而巴學院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而且對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給予特別愛護,這種愛護不是溺愛,而是適當地用一些方法幫他跨越一些自己因為身體缺陷而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癥的孩子,校長為了他舉辦了學校的運動會。在他根本無法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候在背后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贊嘆。這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后來這個男孩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還在一家公司擔任了專門融洽同事們人際關系的職位。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和壞家長。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動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較大大咧咧。但是不管他們因此犯了錯誤還是怎么樣,都不可以叫他們“壞學生”。他們也需要尊重。而巴學院就是這樣,比如說,巴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聽她講了四個小時話,不打斷,知道她想停的時候才停。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夠溝通。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二
在一個寒風凜凜的冬日里,我看了一本充滿溫暖和歡樂的書,它的名字叫《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所著,書中講述了她上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為在學校很調皮,上課總是影響同學而被學校勒令退學。慈祥的媽媽沒有責備小豆豆,而是把她帶到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與眾不一樣的學校,一共僅有五十多名學生。教室是由六輛廢棄的電車車廂改造而成的。在那里,小豆豆沒有因為退學的事被拒之門外,學校不僅僅愉快地接納了她,并讓她在巴學園里度了過她一生都無法忘懷的歡樂時光。
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是一位有耐心、尊重學生、且十分懂得呵護孩子天性的校長。他能夠連續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聽到精彩部分時,還會問“然后呢”讓小豆豆感受到了尊重,同時也增加了對自我的信心。當小豆豆把糞坑里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他只說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哦。”這一句話沒有責備,僅有理解。小林校長還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雖然這是一句十分簡單的話,可它卻一向是鼓舞著小豆豆前進的動力。
在這所不一樣于其它學校的學園里,上課沒有固定的課程,所有的學生能夠從自我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讓學生們的興趣自由地發展出來。上午上課表現出色的同學,午時還能夠自由散步。學校一向以這種鼓勵和自由的方式在教育著孩子們,讓孩子們不僅僅學到知識,還完整了心靈的成長。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小豆豆從一個不聽話的小豆豆變成了一個讓大家都理解的小豆豆。
巴學園是我們學生心中夢寐以求的學校,因為我們也向往著自由的學習空間,期望能和教師和校長成為好朋友。期待有一天,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處處都是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三
“一日無書,百日荒蕪。”愛讀書是我們小學生吸收知識營養的途徑。
我在寒假里讀了一本好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讀了這本書讓我很感動。
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林校長的教育方法。在放回原處一章中,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進了廁所里。為了找回錢包,她把廁所掏口里的東西都掏了出來,大糞堆的像一座小山。小林校長看見了,他并沒有說:“太危險了!”或者“太臟了!”“你為什么要這樣干?!”的話。他只讓小豆豆在找完錢包后,把掏出來的大糞放回掏口里。
在生活中,我做得很多事情也經常被家長否定。比如,有一天,我想下樓去取報紙。媽媽說:“你別去,一會兒我去取就行了!”但我還是想去。媽媽又說:“不行,如果樓下有人販子怎么辦?你要是被抓走了怎么辦?”我說:“小區里有監控,有保安的!”媽媽還是不同意,我多么希望媽媽能向小林校長學習,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啊!
另外,巴學園運動會的獎品也很特殊,是牛蒡、大蔥類的植物。正當同學們都在議論紛紛的時候,小林校長說:“把你們努力得來的獎品做成全家人晚飯的佳肴,肯定很好吃!”而我們學校運動會的獎品是筆記本、書夾類的。我們學校的獎品只能自己用,但巴學園的獎品可以和全家人分享!這體現了巴學園同學們的團結和親情!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和校長要向小林校長學習,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我一定要多讀好書!讀好書真快樂!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四
于教師而言,幸福就是獲得成長。能在促進孩子們發展的同時讓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那么幸福感就會在教師的內心油然而生。職后研修正是努力幫助教師獲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加入教師成長課程隊伍。我們開展不同的研修活動。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過:“如果你要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陪伴學生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教育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我們積極探索有效的研究模式。我們讀不同的專業書籍。希望真正促進自己幸福成長的共同愿景。
巴學園的孩子們上課可以從自感興趣的學科開始,這樣做的好處是“隨著小學生們年級的升高,老師就能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師能夠清楚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于老師而言,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上課方法。”
校長先生鼓勵學生光著身子游泳,借此來告訴大家“每個人都一樣”的道理,通過試膽量活動讓學生不再害怕妖魔鬼怪,韻律操的學習去開動學生的心靈,利用吃飯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說話,讓學生向旱田老師學習耕地,……
這本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很平常,但是平常并不等于平凡,樸實并不一定無華。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叫“巴學園”、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更讀到了一個兒童成長的旅程。這個旅程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現在的教育更重要。作為教育者,我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環境,但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也是人與人之間試探著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過程。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五
“黑柳徹子,你站起來!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你就喜歡看著窗外。”講臺上,老師發出嚴厲的喊聲,班上的同學全都扭過頭去,看著那個叫黑柳徹子的人。
你聽到老師叫你,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眼睛還不時的瞥向窗外。
你上小學二年級,什么東西在你眼里都是新奇的,你都要觀察個不停。那位老師已經將她媽媽喊到學校好多次了,可是毫無作用。放學了,你蹦蹦跳跳地往校外走,媽媽說要給你換一個學校。其實,媽媽沒敢對你說:你被學校開除了。
媽媽帶你去了一所名叫巴學園的學校。你第一眼就愛上了它:操場四周有小樹,小樹上的葉子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你張開雙臂高聲地歡呼著,在操場上歡快地奔跑起來。
你歡快的笑聲吸引了操場上的一位老伯伯的目光,他用手在你的頭上撫摸了一下,說道:“你真是個好孩子!”你聽了老伯伯的話,愣愣地望著他,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老人吃驚地問道:“小姑娘,你怎么哭了?”你抹著眼淚,哽咽道:“我第一次聽人說我是好孩子,在以前的那所學校里,老師都叫我傻丫頭,總是罵我,一點也不喜歡我。”老伯伯拿下你的手,慈祥地說:“不哭了,我說你是個好孩子,你就一定是個好孩子。走,我帶你到新班級報到去。”
從此,你在巴學園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你感到快樂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你在巴學園度過了難忘的少年時光,漸漸長成了大人了。
在一個溫暖的午后,你又伏在窗前,眺望著窗外的精致,忽然,你的眼前閃現起了在巴學園學習的情景,一種靈感直沖腦際,你提筆寫下了一行字:《窗外的小豆豆》,將自己的故事都通過一個叫小豆豆的孩子寫在了書里。
后來,這本書一經發表立刻引起轟動。成為了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
教育并不復雜,有時候僅僅“你真是個好孩子”就能徹底改變一個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50字篇六
這幾天,我看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他講述了作者在上小學時的親生經歷。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的是小豆豆是一個淘氣的女孩,小豆豆在大家的眼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怪孩子”。在原先的學校,小豆豆就因為淘氣被學校退學了。之后,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這個新的學校,她遇到了一個愿意和她聊天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要明白這之前可沒有人愿意和她聊天哦!在那次以后,小豆豆便喜歡上了這個校長。小豆豆自我都不敢相信,她講了整整四個小時,小林校長居然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貌,還時不時地問:“之后呢?”小豆豆雖然很淘氣,可是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在小林校長的愛護、鼓勵與引導下,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
這本書給我的影響很大,比如小林宗作校長,他是一位與眾不一樣的教師,他認為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給了巴學園的孩子們必須的自由時間,在這一時間里,孩子們能夠盡情做自我喜歡的事情。
小豆豆是一個十分愛巴學園的孩子,有一次,巴學園外面突然傳來幾個孩子的“齊聲唱”:“巴學園,破學校!走進去一看,還是破學校!”小豆豆氣憤極了,于是便唱起來:“巴學園,好學校!走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同學們聽見了,都跟著小豆豆一齊唱起來,在這種情景下,孩子們的大合唱,對小林校長來說,是比什么都珍貴的禮物。
起初,我一向不理解為什么書名是《窗邊的小豆豆》,而不是《調皮的小豆豆》,或是《淘氣的小豆豆》呢?之后,我才明白,原先,在日本,窗邊族在教育領域,意味著被排除在外圍,不是處于主體地位,意味著有一群被人冷落的特殊群體,有人叫他們“窗邊族”,也有人叫他們“問題學生”。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黑柳徹子她來到新學校后的一段真實經歷,這段時光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而黑柳徹子也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贊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