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信守承諾教學設計篇一
一、認知
1、知道誠實守信的基本含義。
2、懂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人要誠實守信。
3、懂得現代社會更需要誠實守信。
二、情感
1、愿意做誠實守信的人,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的行為。
2、對自己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為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行為
1、努力做到說話做事實實在在、表里一致,當著人和背著人一個樣。
2、做到學習、評比、競賽不弄虛作假,考試不作弊。
3、做到承諾時實事求是、講原則,作出承諾后努力兌現。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六年級第一單元第二框的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編寫的。本課教育是在的中年級“誠實守信”的基礎上,從觀點的外延“對個人、對他人、對社會”這個廣泛意義上認識對教育內容的深化和拓寬。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從小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將來才能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適應時代的要求。
一、課文主要是從四個方面講明觀點的
1、“誠實守信”的含義。
2、誠實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誠信為本。
3、 現代社會更需要誠實守信。
4、 要從小培養誠實守信的品質。
二、本課共有四個欄目
欄目一“述說”(課文前)意在讓學生首先回顧以往學過的關于誠實守信的內容,再聯系一些自己的具體實例,將所學的內容作一概括,使學生對誠實守信的表現有一總體認識,由此引出本課所學內容。
欄目二“述說”(課文后)意在鞏固本課所講觀點 。學生在聯系正反兩方面實際的同時,全面認識誠實守信的意義。
欄目三“討論”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讓學生分辨、評議,明辯是非對錯。
欄目四“評議”安排兩個題,用意有兩個:一是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補充,本課教學在行為目標上提出要引導學生說話、做事表里如一,當著人和背著人一樣,承諾時要實事求是,并努力兌現。課文中對這方面沒有詳細講解,在此有一個明確認識;再一個就是,通過評議使學生從感情上體驗,人們喜歡什么人,厭惡什么人,使學生產生努力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的愿望。
1、課前,請學生搜集有關誠實守信方面的實例,課上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加深學生對誠實守信的理解。
2、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的資料要盡可能的生動直觀,使學生覺得真實可信。如:如報刊上,電視中報道的實例。
3、教學中,一定要利用誠實守信方面的正反實例教育學生。使學生體會個人或企業誠實守信的好處以及不誠實守信的危害。
4、課上,教師、學生在介紹資料時,可以將資料制成網頁,用網頁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資料。
請同學們聽故事《立木為信》。(見課前準備中閱讀材料)
你們佩服商鞅嗎?你們覺得他變法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季布是一個特別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別人的信任是他變法成功的關鍵)
小結:象商鞅這樣,說話、做事表里一致,不虛假,不隱瞞,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就是的表現。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誠實守信》,從而使我們懂得:對于我們有什么意義,怎樣才能做到。
1、 請同學們聽一個真實的故事《五毛錢丟掉的信譽》(見擴展資料)
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一個人不是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的。是立人之本。)
對!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誠實待人,說話辦事講信用,就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
出示投影片:課文第三小節
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
請同學們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段話的。
板書:為人之本
小結:看來一個人,只有能做到,才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2、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故事》
提問:在許多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同仁堂藥店銷售卻直線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這樣做會是什么結果?
(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信譽,產品的質量,是贏得顧客信任的基本保障。也是一個企業興旺發達的重要條件。)你還能舉出類似這樣的例子嗎?
老師講:飛機送面團
提問:用一架飛機送一些不值錢的面團值得嗎?(學生討論)
小結:的確送貨物的價值還不及飛機運輸費的十分之一。弗爾塞克總裁說:"我們寧可賠償高額的運輸費,也不可中斷小供銷點的供貨,飛機給我們送去的不僅是幾百公斤的生面團,而是多米諾皮公司的信譽!信譽!
該公司視信譽為生命,世界公認,有一年,多米諾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爾發生了一次中止供貨事件,公司買回了1000多個只在悼念死者時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體員工都佩戴了好長一段時間,以此表示對這類不幸事件的哀悼。
投影課文第四小節第一句話,請大家齊讀這句話。
小結:在我們現代社會,對于小到一個人也好,大到一個企業也好,是立足根本。既是做人應當具有的基本品質,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穩步發展,立于不敗之地的保障 。
板書:現代社會的需要
2、 小組活動,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關于"只有,才能贏得市場;反之就會失去信譽,最終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組匯報。們為什么不這樣做?使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加深認識。)
3、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 ,也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下邊請聽歷史故事《誠實的晏殊》。
小結:這個故事說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把作為一個人起碼的道德品質。
板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 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方面的體會嗎?
(學生結合自己個人實際,或自己的生活實際,講一講對觀點的體會。)
2、 請同學們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1:課后討論題1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到,不抄別人的答案,雖然成績一時不理想,但是一種誠實的表現。成績是可以改變的,人的品質最可貴;抄襲別人的答案,即使一時取得好成績,也不光彩。不僅不利于彌補學習上的漏洞,而且還養成了自欺欺人、不誠實的壞品質,最終害了自己。)
板書:從小時候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2:課后討論題2
(使學生懂得"講信用要有原則"的道理。學生由于年齡所限,看問題容易絕對化。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講信用一定要與誠實聯系在一起。)
板書:在小事上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3:課后討論題3
(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復雜的。關心、體貼他人,靈活處事,善意的謊話,也是可以諒解的。)
小結:通過討論大家都認識到,是一個人重要的品質,在原則問題面前,必須以誠實為第一位。同時不能與善意的謊言混為一談。
3、 夸一夸我們班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同學。
(為同學們樹立身邊學習的榜樣)
1、 看錄像 1 (課后評議1)
你喜歡和誰交朋友?你會對小華或小明說些什么?
2、 看錄像2 (課后評議2)
如果你是張濤或方申,你會怎樣做?
3、 學習這課后,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
(引導學生說一說真實的心里話,談談自己在這方面有什么真實的想法。)
4、 學習這課后你有什么新的認識?
好品質,是為人之本,需要從小培養。市場競爭信譽第一,無往不勝。希望大家在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信守承諾教學設計篇二
設計理念:較高質量的傳美課堂生活,必須拓展教學目標,不僅要考慮學生獲得道德認識、道德評判方面的收獲,也應包括態度價值觀的改變,豐富與提升學會合作交流等隱性教學目標的追求,那么傳美課的教學目標不應該只局限于學生對道德認識的掌握,而應體現品德培養,回歸生活,客觀地認識自我,評價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生活環境與空間,生活方式的不同,決定了他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傳美課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多樣化,生活角色的選擇,把時間和空間放手給學生,打破傳統觀念,讓學生到生活中、社會中、網絡中去學習,再回到課堂中經過教師的教學有機指導,相信會更加充滿活力。
設計特色:樂于參與,主動匯報
教材簡析: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小學高年級組的一課。本課列舉了古今往來名人們誠實守信的事例,并且對這一美德進行了比較細致的闡述,為培養學生的修養提供了很好材料。
教學對象分析: 現在的小學生由于種種原因,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思想,做事不踏實,缺少責任感,在人際交往中不能與人為善,做事情缺少誠信等。針對這些情況,我選擇了這一課目。
1、指導誠實守信的基本含義,懂得誠實守信是一種美德。
2、懂得生活中怎樣做到誠實守信,做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真正理解“誠實守信”的含義,引導如何真正做到“誠實守信”。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布置同學們到生活中、網絡中、社會中去做調查,挖掘同學間、鄰里間、商家中的典型事例;
2、從多種渠道(聽到、看到書報中、網絡中的)古代、近代、現代社會中名人的誠實守信的典型事例;
3、收集反面事例,分析原因及后果,談感想;
4、收集值得討論的事例,
(誠實守信與哥們義氣的區別是什么?)
5、收集有關公益廣告、名言警句、兒歌。
注:以上可自己完成也可小組內完成,自由選擇,匯報時可制作課件、圖表、表演等方式。
教師準備:
1、 深入到各組中了解收集情況,指導歸類整理,
2、 設計匯報環節。
同學們,上次課結束的時候我們布置了本次課的內容那就是“誠實守信”。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理解這四個字的?(可結合資料談、可查字典、可以從字面、從自身經歷談。)
教師:看看書中是怎樣說的?(誠實守信,就是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偽裝、不虛假,說話辦事實事求是講信用。)
教師:那么誠實守信有哪些意義呢?(匯報收集的資料)
信守承諾教學設計篇三
在上課前,我對學生對本節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
調查的結果表明,農村初中學生有相當比例對于誠信在塑造道德人格方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偶爾撒謊或在小問題上撒謊的行為不以為然,沒有意識到這樣會發展到說謊成性,形成難以改正的惡劣品質;有的學生沒有認識到向他人許諾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輕易許諾,不重視兌現,缺乏信用意識。因此加強對學生的誠實守信的思想教育,使他們從思想上牢固樹立誠信意識,從行為上踐行“拒絕謊言,重視承諾”,對學生的成長來說相當必要,也十分緊迫。因此,無論是問題的難度、重點和難點的確立都力求與這一實際相符合,這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所在。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設計在選用事例、漫畫等材料的時候在符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力求新穎;問題的設計也不流于俗套。給學生一種鮮活生動的感覺,易于激活思維,易于展開聯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習還給學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因此,在進行教學組織的時候力求讓學生的身體動起來、思想也動起來,讓他們在體驗中學,在學中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課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有興趣才會關注,才會參與,才會認真學習;因此在設計環節、選用材料的時候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用小品、漫畫等形式來引起學生高度的學習注意。
思想品德課是通過思想的觸及,靈魂的觸動來轉變學生的錯誤思想觀念,進而促使其在行為上發生好的變化。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當中,我力求使設問能夠問到學生心靈深處,力求使事例能夠觸動學生的靈魂,因此我選用《投資論壇a、b劇》、《小菊的三個遭遇》、誠信宣誓等材料,使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誠信”體驗和理解。
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人對課改存在錯誤的認識,以為搞一些“花樣兒”讓學生玩就是課改,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又高興就是課改。其實不然,課改不是拋開教育規律的“造新”,更不是不注重教學效果的表演。本節課的設計力求使學生多一些對誠信感受,多一些誠信知識,多一些對踐行誠信的理解,多一些誠信收獲,多一些對誠信的理性的思考。
目前有人把公開課和表演等同起來,以為師生表演得精彩的課就是好課。其實不然,衡量一節好課的標準在于對課程標準的落實程度,而教材是貫徹課標的重要工具和材料,因此,我在教材的處理上,通過齊聲朗讀和預習等方式,力求使學生熟悉教材,重視基礎。
我們一直反對單邊的教學,對教師來說,一節課的引導和組織是以了解學生為前提的,這就需要必要的教學反饋,反饋的實質是通過及時的交流溝通達到師生互相了解、生生互相了解,從而使一節課在有針對性的組織中和諧有序地進行。所以我設計了課前的調查,使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點撥;在課后發放學習反饋表,及時調整和反思,使教與學良性互動,相輔相成。
信守承諾教學設計篇四
《守信》這篇課文敘述的是古人講究誠信的故事。范式和張劭重承諾、講信用,他們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讀好人物對話.
3、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能夠為別人著想的高貴品質.
理解小珍失約,宋慶齡空等一天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平靜的心態.
教師準備cai,關于宋慶齡生平資料。
學生收集關于誠實守信的小故事。
1、這節課繼續學習《守信》,齊讀課題。
學習之前,重溫這些詞語:幻燈示詞。一起讀,讀好“情不自禁、興奮、倔強”
2、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看著板書,誰來說一說?
3、指名說主要內容。
一品“倔強”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宋慶齡答應教小珍折紙花籃時,表現是——板書“興奮’的,那么在她第二天堅決留下等小珍時又是怎樣的呢?默讀3——10自然段,你能找到一個詞語概括一下嗎?
學生默讀思考。
板書“倔強”,請你把倔強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2、倔強什么意思,課前有人查字典了么?倔強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性格剛強不屈,堅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為外力所改變。那課文中宋慶齡的這股倔強勁指的是什么呢?我們還得聯系前面她做的說的才能明白。
先來看看她第二天早上是怎么做的?一起讀第三自然段。
3、課件示句,“急著”說明什么?帶著這種急切的心情,誰來讀?指名讀。評:我們仿佛看到宋慶齡已經迫不及待了。
師:課文讀到這,我們似乎還感受不到宋慶齡的倔強勁對吧,繼續往后看。課件出示對話。
4、這是宋慶齡和爸爸媽媽的一段對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她們都說了些什么。
這些話分別是誰說的、怎么說的,我們根據提示語能很快判斷出來,何為提示語呢?比如說:“媽媽走過來,不解地問”,來,趕緊把這段對話的提示語在書上找出來并劃下來。
學生劃提示語。
指名交流。
5、她們的對話該怎么讀呢?看看這些點紅的詞語,這些詞語有的抓住了說話時的神情,有的抓住了說話時的`動作,抓住這些詞語,我們就可以讀誰像誰,讀誰是誰了。
誰來扮演媽媽?宋慶齡?爸爸?
邊讀邊評。
6、師:媽媽的勸說有沒有讓宋慶齡改變心意?爸爸的勸說有沒有讓宋慶齡動搖?宋慶齡堅決地說:大家接著讀。
爸爸媽媽的勸說都沒能動搖宋慶齡堅決留下等小珍的決心,難怪說爸爸媽媽拗不過——接下去讀。
可是宋慶齡等了一天也沒有等到小珍的到來,傍晚,爸爸媽媽回來了,她們表現出的是——出示“關切 惋惜”
誰能分別給這兩個詞找個近義詞?關心、可惜,師:有些詞語,咱們就可以用上這種換詞法來理解。放到句子中來讀一讀,師讀提示語,指名讀說的話。
爸爸媽媽表現出了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替她惋惜,宋慶齡呢?她這時的表現是?
板書平靜。
出示句子,平靜是說宋慶齡表現得——不急不躁,不慍不火,說話時心平氣和,誰來平靜地說一說。指名讀。
她在等待的過程中也是這么平靜嗎?默讀11自然段,用筆畫一畫,
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宋慶齡內心不平靜?出示段落。
誰來說一說?
將重點詞句點紅。是的,從這些動作,這些想法,我們能感受到宋慶齡內心猶如波瀾起伏,那你能讀出她內心的焦慮嗎?
我們配合讀。
就是在這樣的等待之后,面對爸爸媽媽關切地問話,宋慶齡卻平靜地說,出示句子,接下去讀。
師:她為什么會這么平靜呢,請你讀。
這只是原因之一,宋慶齡為什么如此平靜呢?答案還在這里。出示句子。
根據宋慶齡說的做個填空。想象你就是宋慶齡,來說一說為什么沒生氣,沒抱怨,會這么平靜?
她的回答有兩層意思,她之所以這么平靜是因為——既然答應了別人的就一定要做到,還因為如果說到做不到,以后就沒有人會相信了。
師:“我明白了,我們的慶齡是個守信的好孩子”,媽媽笑著說。
故事讀到這,你一定想對宋慶齡說:——
信守承諾教學設計篇五
1、學會10個字,認識9個字。學習運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宋慶齡為什么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理解小珍失約,宋慶齡在空等一天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能保持平靜的心態?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關宋慶齡生平的有關資料。
一、談話激情,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地讀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
3、學生互相評議、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強”的讀法,“鐘”、“齡”的讀法。
5、再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6、設疑解惑,主體感悟。
7、再自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三、課堂練習:
學習練寫課后的生字。教師相機指導寫字的姿勢和格式,以及運筆要領。
一、顧課文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守信”兩字的理解。
二、演讀結合感悟朗讀。
1、我們已經讀懂了課文,你們想不想把課文內容用自己喜歡的語言表演出來?
2、自由選擇課文3-10自然段多演讀幾遍。(在四人小組中進行),思考相關問題。組內討論交流:當爸媽剛剛離開時,宋慶齡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11-1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思考:
宋慶齡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沒有來,你怎樣看待這件事?
4、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歸納。
三、教師小結。
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標準,宋慶齡從小就重諾言、守信用,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四、課外積累:
將你收集的有關“守信”的故事讀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